首頁 > 資訊 > 白話解讀 > 攪弄全球央行風云,“鯰魚”Libra背后的法定數字貨幣們
歐洲正在謀劃央行數字貨幣?
2019-10-21 11:19:53作者:一棵楊樹來源:白話區塊鏈
03
歐洲——未雨綢繆,開放積極
歐洲在區塊鏈和數字貨幣領域向來都是持開放態度,一直對此敞開懷抱:
1、被稱為“加密谷”的瑞士楚格已成為了以太坊等多種區塊鏈系統的搖籃,當地政府也推出了以太坊區塊鏈數字 ID 計劃等相關政策;
2、馬耳他 2017 年 5 月,將“區塊鏈”定位為國家發展戰略,旨在建立一座“區塊鏈島”,吸引了幣安等一眾行業 TOP 公司入駐,2018 年 6 月馬耳他議會分別通過了三項關于加密貨幣、區塊鏈和分布式賬本技術(DLT)的法案;
在央行數字貨幣領域,歐洲也未曾缺席。作為世界第一家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早在 2016 年初便提出要發行數字法幣,同年 8 月發表工作論文《中央銀行發行數字貨幣的宏觀經濟學》,首次從理論上探討了中央銀行發行數字貨幣對宏觀經濟可能帶來的影響,瑞典也隨之公布電子克朗(e-krona)計劃。
自 Libra 推出后,歐洲主要的貨幣政策負責人亦相繼做出表態:
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總裁、候任歐洲央行行長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Lagarde)在公共場合談到“我們應當考慮發行數字貨幣的可能性”;
8 月,英國央行行長馬克•卡尼(MarkCarney)在美聯儲年度研討會上強調了當前以美元為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風險,并勾勒出一種替代方案——推出由多種國家貨幣支持的新數字貨幣;
德國財長強烈反對 Facebook 的 Libra,敦促政策決策者不要接受 Libra 穩定幣等替代貨幣;法國經濟與財政大臣 Bruno Le Maire 也重申了對 Libra 的批評,稱他不能容忍 Libra 的存在,并稱應考慮按馬克•卡尼(MarkCarney)的提議,共同推出一種”公共數字貨幣”;
歐洲對央行數字貨幣的定位,可能更像是在美元體系下關于歐元(英鎊)的補充加持:“美元不會一夜之間失去地位,(但)銀行家們現在應該考慮一個后美元世界,而不是等待下一次危機迫使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