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白 / 來源:白話區塊鏈
2014年啟動對數字貨幣的研究,2016年成立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2017年央行宣布在五年計劃中推動區塊鏈發展,2019年8月穆長春公開表示DCEP已經呼之欲出,9月DCEP開始“閉環測試”,12月基本完成頂層設計、標準制定、功能研發、聯調測試等工作。進入2020年,DCEP在深圳、蘇州等地內測的消息傳出……
從啟動研究至今,DCEP已歷時7年發展,過程不算高調,卻也一步一個腳印。雖然每隔一段時間就有新的消息傳來,帶起一波熱度,但DCEP對大多數人來說仍隱身在迷霧中,十分神秘。

直到4月15日,業內各大媒體被幾張疑似農行DCEP內測錢包APP的界面截圖刷屏,隨后幾天,相關消息不斷流出:成都一農行表示DCEP內測正在進行、蘇州相城區5月將以交通補貼形式發放DCEP,支付寶參與DCEP的技術研發和發行工作……圍繞在DCEP周圍的迷霧正在漸漸散開,它的面貌越發清晰。
種種事件似乎都表明,這一次,DCEP真的離我們不遠了。
01
DCEP:具有價值特征的數字支付工具
DCEP是由我國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對它的定位是紙鈔的替代。從定義上來說,DCEP是一種具有價值特征的數字支付工具,“價值特征”的意思是指無需賬戶就能實現價值轉移,就像我們平時使用現金那樣,不需要賬戶的存在。
所以如果有人問你DCEP是什么,你只要告訴他:DCEP就是用于支付的數字化現金。
用來支付的數字化現金?那不就和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一樣嗎?
其實,它們之間還是存著在明顯區別:
第一,DCEP是現金的替代,是法幣,因此具有無限法償性,任何人都不能拒絕接受。微信和支付寶雖然在今天使用很普遍,但并非任何地方都能使用二者進行支付。
第二,DCEP直接以央行貨幣進行結算,納入央行的債務體系并受到保護;而使用微信和支付寶支付時,是以商業銀行存款進行結算。如果有一天微信破產(雖然可能性不大),你放在微信的錢就只能參加破產清算,有遭受重大損失的風險。
第三,DCEP能夠實現“雙離線支付”,使用DCEP進行支付并不需要網絡,只要有電就行。而對于微信和支付寶來說,別提在地震、臺風等極端情況下,即使只是信號不好,都沒辦法正常支付。
第四:DCEP在支付時無需賬戶,因此在合法和監管的前提下,能夠滿足公眾對匿名支付的需求。而支付寶和微信由于在實名認證和關聯銀行賬戶上的必要,很難實現支付的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