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險提示:防范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的非法集資風險。 ——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基于 Friend.Tech 的洞察:Web3 粉絲經濟中破圈應用什么時候會出現

    白話區塊鏈 2023-08-28 09:26:19
    微信分享

    掃碼分享

    Friend.Tech是一個融合粉絲經濟和加密貨幣市場的平臺,雖有商業模式創新,但在用戶體驗、功能擴展和過度金融化方面存在挑戰,未來創業應關注粉絲經濟的培養、降低門檻并引入傳統KOL,以創造突破性應用。

    作者:Future3 Campus / 來源:https://medium.com/@Future3Campus/insights-based-on-friend-t

    翻譯:火火/白話區塊鏈

     

    最近,Twitter 上超過一半的內容似乎都圍繞著 Friend.Tech。經過深入研究,我發現了一些有趣的點,可以為未來的社會化創業和孵化提供啟發:

    1) Friend.Tech的優點

    2) Friend.Tech的缺點

    3)基于Friend.Tech的更好的創業路徑

    1、Friend.Tech的優點

    首先,Friend.Tech處于一個非常適合加密貨幣市場的賽道,那就是粉絲經濟。雖然它的口號是“你的人脈就是你的身家”,看似是針對普通用戶,但其商業模式和推廣策略都植根于粉絲經濟。因此,Friend.Tech更適合將其定位為粉絲經濟平臺。

    1)粉絲經濟非常適合加密貨幣市場。

    社交媒體一直是受青睞的方向,但現有擁有大量用戶基礎的社交賽道項目更多是基礎設施導向,比如社交圖譜、錢包等。為什么沒有應用程序?由于Web2應用程序的護城河很高,用戶缺乏遷移的動力,而風險投資公司對投資猶豫不決,因此應用程序一直舉步維艱。

    雖然加密貨幣市場的本質在于金融,那就是“fi”,正如 DeFi 和 GameFi 等成功應用所看到的那樣,但過分強調“fi”會導致不可持續的結果。這是因為此類項目吸引的用戶大多是尋求利潤的投機投資者,而不是真正的目標用戶

    因此,讓用戶愿意為你的產品付費是至關重要的一點。大多數社交場景都不是經濟驅動的,因為用戶不會為日常聊天付費。用戶愿意付費的社交大場景是交友和粉絲經濟。粉絲經濟是理想的——真實的付費意愿,用戶愿意直接向網紅付費,這體現在明星產品和直播獎勵等趨勢上。

    而且,粉絲經濟帶來了內置流量。對于 Web3 領域的初創公司來說,流量至關重要。上線短短 13 天,Friend.Tech 累計交易量近 40,000 ETH,活躍地址約 10 萬個,協議流入超過 6600 萬 U,協議收入 334 萬美元。

    尤其是在8月19日Paradigm宣布投資之后,數據飆升。為什么呢?因為Paradigm現在充當了市場上的流量指南針的角色。

    Friend.Tech 的目標受眾是眾多 KOL,他們有自己的受眾,這與平臺的營銷方式非常吻合。利用KOL推廣成為一種有效的策略。

    2)Friend.Tech商業模式引人矚目

    然而,涉及粉絲經濟的項目就一定能成功嗎?顯然不是。

    Friend.Tech 得到了 Coinbase 的支持,將其作為吸引用戶使用 Base 的關鍵應用程序。

    此外,其商業模式也引人注目。常見的是應用使用Token獎勵,KOL和用戶都受益于Token價格的增長。然而,這需要嚴格控制Token流通,因為未來Token價格下跌可能會嚴重損害該產品。

    Friend.Tech 不發行Token,而是讓用戶直接使用 ETH 購買股票。KOL 股票交易的費用直接進入他們的錢包。這種直接獎勵機制對KOL具有很強的吸引力,產生了實質性的吸引力。

    對于早期購買KOL股票的用戶來說,他們可以稍后以更高的價格出售,賺取利潤。Friend.Tech 使用聯合曲線來確保價格隨著交易量和Token持有者數量的增加而上漲,從而激勵早期購買。尤其是當新的KOL加入時,用戶會預期他們的影響力并購買他們的股票。

    持有股份不僅帶有出售的期望,還可以讓用戶與KOL對話并進入他們的群體,從而增加利潤之外的價值。

    這種邏輯類似于 NFT,創作者賺取版稅,用戶購買 NFT 不僅是為了轉售,也是為了成為社區的一部分。

    3)其他Friend.Tech的巧妙之處

    此外,Friend.Tech 還融入了巧妙的功能。例如,它直接鏈接 Twitter 帳戶,有效地重定向 Twitter 的流量。該功能還可以幫助用戶發現早期投資機會,進一步推動用戶增長

    而且,該應用程序作為網絡版本運行,但可以生成桌面應用程序,繞過應用程序商店問題,同時保留應用程序體驗。

    此外,該應用程序集成了跨鏈橋,可以直接在應用程序內將 ETH 從主網跨鏈傳輸到 Base,而無需單獨的橋傳輸。

    2、Friend.Tech的缺點

    1)用戶體驗不佳

    許多用戶批評 Friend.Tech 難以使用,例如頁面加載速度慢、錯誤頻繁以及無法在桌面上訪問它。

    此外,每個新用戶注冊都會生成一個新的錢包地址。雖然這可能會降低不熟悉加密貨幣的用戶的進入門檻,但它仍然要求用戶擁有他們的 ETH 主網地址。對于加密用戶來說,他們無法綁定現有地址,需要管理一個額外的地址。這個設置看起來很令人費解,我懷疑它與股票交易功能有關。

    2)有限且不合適的功能

    目前,Friend.Tech 除了買賣股票之外唯一的功能就是聊天。如果用戶不購買任何股票,該應用程序仍然無法使用這給可能想要探索該平臺功能的潛在用戶帶來了障礙。提供一些免費的瀏覽內容將提高用戶的參與度和活動。

    3)過分強調金融化

    在我看來,Friend.Tech最重要的問題是它的過度金融化。首先,該應用的金融功能占比過高,導致上述功能設置有限。盡管該平臺瞄準了愿意付費的粉絲經濟領域,但并沒有提供培養粉絲的手段。

    其次,Friend.Tech的股票交易債券曲線設置陡峭,股價飆升至1-2ETH,持有者超過100人。這會限制大規模用戶的吸引力,再加上缺乏培養粉絲的內容,Friend.Tech就像是成熟KOL收取私域流量費的新領地。

    這些擔憂導致許多人對Friend.Tech的前景產生懷疑,將其視為即將破裂的新龐氏騙局。不過,我預計泡沫不會破裂。由于它尚未發行Token,最糟糕的結果可能是逐漸消失。作為一款為 Base 帶來流量的 dapp,它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果后續數據變得不太樂觀,很可能是由于上述問題造成的

    3、基于Friend.Tech的更好的創業路徑

    Friend.Tech的出現可能會重新引發社會領域的興趣,促使許多企業家和投資者關注這個方向。

    我一直認為,粉絲經濟是Web3社交領域最有潛力的爆發點。無論是其帶來的固有流量,還是目標用戶的消費能力,都可以更輕松地幫助用戶增長和平臺發展。而挑戰在于如何積累第一波KOL。Friend.Tech引入了一個有前途的商業模式,可以啟動增長飛輪,它需要一個合適的場景。

    群聊是粉絲經濟平臺理想的核心功能。直播、短視頻、長短內容分享、群聊等傳統經濟場景也適用。

    然而,粉絲經濟的文本方面已經有了 Twitter 等平臺。在埃隆·馬斯克的參與之后,Twitter 對創作者的積極性有所增強,對空投的期望也很強烈,很像 Web3 應用程序因此,對于另一個平臺來說,擺脫 Twitter 的統治地位具有挑戰性。

    直播也是一個合適的場景。而這些場景下的傳統平臺有嚴格的內容監管,而Web3產品則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度。

    另外,在產品設計方面,提供一些免費內容來吸引和培養用戶也是必不可少的。對于優質內容,嘗試類似Friend.Tech的模式可以逐步提高用戶參與度,激勵用戶建立影響力并從中受益。此外,為了擴大用戶量,可以允許KOL確定結合曲線的形式,匹配不同的內容質量和目標用戶偏好。

    最后,Web3 社交平臺應該迎合更廣泛的用戶群,而不僅僅是 Web3 用戶。這需要大幅降低進入門檻,重點關注錢包和支付等功能。在實現人性化的產品體驗并為KOL提供充足的激勵的同時,將眾多傳統KOL引入平臺,就有可能創造出新的粉絲經濟范式,從而創造出真正的突破性應用。

     

    白話區塊鏈

    區塊鏈世界入口第一站,人人都能看懂的區塊鏈;24 小時熱點實時追蹤。

    毛片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