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白話解讀 > 大多數公鏈停留在“空氣”階段,聯盟鏈是落地應用大殺器嗎?
大多數公鏈停留在“空氣”階段,聯盟鏈是落地應用大殺器嗎?
2019-11-01 23:11:05作者:白話區塊鏈來源:白話區塊鏈
上周,領導人一句話,整個區塊鏈圈子像是被打了“雞血”,尤其是國產公鏈,短短幾天時間,價格翻倍甚至更多的不在少數,仿佛從此走上了康莊大道。
然而,如果你細想一下,大大這句話跟這些鏈有關系么?你要說沒有吧,確實不太可能,一句話出來后愿意了解區塊鏈的人數暴增,“區塊鏈”在百度和微信上的搜索熱度達到了幾十倍的增長。
但如果你要說有呢?在基本面上,確實沒什么關系。
一條公鏈,動不動幾億、幾十億的估值,是建立在“未來上面跑個幾百、上千個 DApp,每個 DApp 又有成千上萬用戶”的基礎之上。從這個角度來說,絕大多數的國產公鏈,還依舊停留在“空氣”階段,大大這一嗓子,也并沒有改變其當前屬性。
更何況,大大所說的區塊鏈,基本上是以聯盟鏈為主。
聯盟鏈很多人都知道,但不以為然,都是一種“嗤之以鼻”的態度。其中的原因很簡單:從哲學上,不是 Permissionless(無需許可),做不到真正的去中心化;從機制上,聯盟鏈一般都是無幣區塊鏈,既沒有經濟激勵,也沒有治理。所以,一些人反駁說那還搞什么區塊鏈,弄個中心化數據庫不行嗎?效率還更高。
然而,大大喊出的這句口號,背后所指的還真不是他們看上的那些公鏈,而是他們鄙視的聯盟鏈,而且很多都會是“無幣區塊鏈”。
那么問題來了,這些看似完全不符合傳統區塊鏈精神的“無幣聯盟區塊鏈”,到底厲害在哪?能在哪些場景下應用呢?
01
區塊鏈的本質到底是什么?
區塊鏈的本質,從來不是去中心化、經濟激勵等,這些都只是手段,區塊鏈的最終目的是去信任化。
這個”去信任“是有區別的,不是說發個 Token,搞個 PoW 或者 PoS,大家就可以信任了。這個信任,跟技術、營銷、年份、攻擊成本等諸多因素息息相關。正如現實世界中的貨幣,同樣是國家主權背書,全球最信任的是什么呢?美元。現在,人民幣正在這個“信任度“上,奮起直追。而像委內瑞拉這種國家, 信任早已分崩離析,不復存在。
區塊鏈的世界,我們天天嚷嚷這要去信任化,或者說去中介化,那么現實中的信任中介,是不是不值得你信任呢?
你在轉賬時,支付寶或是商業銀行充當了信任中介,你不信任它們嗎?你打算買入谷歌的股票,然后看經過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后發布的財務報告,審計機構充當了信用中介,你不信任嗎?當然,你可以選擇不相信他們。審計報告有沒有可能造假呢?完全有可能,事實上也確實發生過。但是,一旦審計機構造假,監管機構比如證監會,就會對事務所進行嚴厲懲罰,甚至面臨刑法的處罰。
那么往下推導,證監會也是一個信任中介,你若是也不相信這個信任中介,它背后還有國家的司法體系這個更高級的信任中介作擔保。所以,一層層推導下來,當前最終極的信用中介是什么?是一個國家的政權。
所以,國家首先得靠譜,比如美國、中國,這也是為什么美元和人民幣可以走向國際化的基礎條件。
那么,在區塊鏈的世界,信任度可以接近,甚至在某些角度或者說應用場景可以超越國家信任系統的,有哪些呢?
目前來看,唯獨比特幣和以太坊有這個資格。當前所謂的“國產公鏈”,在信任度這件事兒上,不要說和商業銀行比了,就是跟一些國有企業比,可能都不是對手。
國產公鏈都這么“慘”,那“無幣聯盟鏈”這東西,少了 Token,沒了激勵,豈不是更沒戲?還真不是!要看這個聯盟鏈是誰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