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P內打開
    風險提示:防范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的非法集資風險。 ——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視頻|《8問》MakerDAO潘超:我看好數字資產抵押生成的穩定幣

    白話區塊鏈 2018-12-03 13:04:41
    微信分享

    掃碼分享

    潘超,大四開始在Coursera工作,是 Coursera 在華的第一名中國員工。2016年后離開Coursera去歐洲讀經濟學,主要是研究貨幣銀行方面。回國后加入MakerDAO項目。現在是MakerDAO經濟研究員和中國區負責人。

    作者:小別8問 / 來源:巴比特

    WX20181129-141014@2x

      2013年還在大學研究貨幣理論的時候,潘超讀了哈耶克的《貨幣的非國家化》,里面的一些觀點讓他很感興趣,之后他接觸到并購買了比特幣,但直到2017年,才正式加入了區塊鏈行業。

      潘超是經朋友介紹認識了MakerDAO創始人Rune Christensen的。Rune是一個非常熱愛自己項目的人,逢人便會掏出手機向人介紹MakerDAO。

      “當時我和Rune聊了很多,感覺興趣相投。MakerDAO跟我專業相符,我是做貨幣銀行的,同時又會寫編程,對區塊鏈技術很感興趣,所以我覺得MakerDAO這個項目非常適合我。對我來說,能夠結合經濟學、貨幣學,以及最新的關鍵技術,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也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

    穩定幣的三種模式

      穩定幣是一種發行在區塊鏈上、價格錨定某一主流貨幣的數字貨幣,價格波動較小。如我們熟知的USDT、TUSD等,它的價格跟美元是1:1的錨定。對于MakerDAO的穩定幣DAI來說,現在的價格跟美元也是1:1的錨定。

      潘超認為穩定幣有三種模式,第一種是單一法幣托管的穩定幣,第二種是鏈上數字資產抵押的穩定幣,第三種是算法央行。

      第一種模式為USDT這類型。它的出現原因很簡單:監管下的產物。因為很多人沒有美元賬戶,就不能參與加密貨幣的交易。這時他需要一個橋梁,這個橋梁就是USDT這樣的穩定幣。對于普通用戶來說,他只要知道USDT和美元差不多,那么他可以用自己國家的法幣買USDT,就可以參與加密貨幣的交易。同時在市場發生波動的時候,再將加密數字貨幣換成USDT,也是相對穩定的。

      但最近USDT的閃崩讓人感覺它并沒有那么穩定,很多人拋出疑問:如果穩定幣并沒有那么穩定,那么它存在的意義在哪?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性呢?

      其實這就涉及到穩定幣的模式究竟是什么,如果是以上第一種法幣托管模式,那么之后監管放松,允許人們直接用美元或者其他法幣入場,那么這個橋梁就不需要了。

      但對于以DAI為首的鏈上資產抵押生成的穩定幣模式,因為特殊的生成機制,所以作用會豐富很多。DAI的生成方式是用戶將自己的一些鏈上資產放進智能合約里面,然后鎖起來。用戶可以根據數字貨幣的價值去生成一部分的穩定幣,以1美元的成本去生成1個DAI。

      一方面DAI背后始終有超額的抵押品,另一方面DAI的生成成本是1美元,通過市場上的套利機制,保持它的價格始終保持在1美元的穩定。這樣的機制不需要法幣,它直接在區塊鏈系統里面自動生成,而且又保證它背后是可償付性的,是有擔保的,這就是它獨特的價值所有。

      同時這樣的穩定幣也有很多應用,比如你有1萬個ETH,ETH的價格又一直在跌,而你舍不得賣掉它,但這時候你又需要一大筆錢去救急。

      那么,你就可以將你的ETH抵押在智能合約里,生成一份DAI,將生成出來的DAI以1:1換成美元,你就有了美元。等你需要取回你的ETH的時候,你只需要將資金打回到智能合約里面。所以即使之后法幣可以直接與加密貨幣進行交易,這樣的需求也會存在。尤其是隨著更多的抵押物的增加,DAI將會有更多應用場景。

    WX20181129-141135@2x

      DAI于去年12月在以太坊上線,但是上線之后以太價格開始下跌,雖然目前看似對DAI沒有影響,價格始終能保持在1美元。但如果有一天,以太坊跌倒0.1美元甚至更低,像DAI這樣跑在以太坊上的穩定幣該何去何從?

      潘超對此回應:“如果以太坊與DAI的比例跌到150%的時候,系統會啟動一種自動清算。因為以太坊無須準入,任何人都可以幫助他清算這樣的一個債務,你通過還掉他人的100個DAI,你就可以買到價值103美元的ETH。通過幫他人償還債務,清除掉有風險的倉位。”

      通過這種方式激勵市場所有的參與者,他們可以在清算當中獲得無風險的套利,同時也保障了系統的可償付性與 DAI的穩定性,這是一種非常精妙的設計。

      “但我們仍然擔心在以太坊上發生黑天鵝事件,如在一瞬間突然變成0.1美金或者更低,如果這種事情發生的話,我們倆就不會坐在這里去聊天了,我肯定趕緊跑去交易平臺抄底。目前Maker的系統可以承受70%-80%的短時間突然下跌,如果它的價格突然跌了90%,Maker還有一些其他的保護機制。在Maker系統當中,其實還有另外一種Token,叫MKR 。在生成DAI的過程當中,還貸款人的利息需要用MKR來支付。從這個角度來說,MKR是一種效用代幣。”

      同時,MKR能在系統發生黑天鵝事件時起到擔保功能。如果在短時間突然下跌,跌到資不抵債的情況,那么MKR會進行增發,然后從市場上去回購DAI去彌補差額。所以它起到一種存款保險的功能,也有緩沖的功能,此外,系統還有全球清算保障最終的償付性,用戶可以用手上的DAI贖回價值1美元的抵押資產 。

      像DAI這樣一類的穩定幣,它在區塊鏈上實現了影子銀行,它是非傳統的銀行之間的一種借貸行為以及信用的創造。

      第三種模式是算法央行,這種模式認為只要控制了貨幣的供給,就可以去控制貨幣的價格。比如需求多的時候去印更多的貨幣,需求少的時候從市場上去回購這些貨幣。

      “算法央行是我經常批評的一種模式,它有很多問題,并且難以實現。”

      一些算法央行的理論來源于費雪方程:MV=PY。很多區塊鏈從業者都非常癡迷于這個公式,公式里面的V,是指貨幣流轉速度,且是恒定的。但在現實經濟體系當中,V的流轉速度并不恒定。事實上,如果在區塊鏈上實現了這種穩定幣并且讓其流入交易平臺,是控制不了穩定幣的供給量和流轉速度的。這種抽象的模型,對于穩定幣來說很難實現。

      算法央行的模式一般有兩種代幣,一種是穩定幣,一種是債券。當人們對穩定幣的需求增加,穩定幣的價格高于一美元的時候,發行更多的穩定幣會讓價格降低,這是沒有問題的。但當價格低于一美元,系統會發行債券來回購市場上的穩定幣,而這種模式是有問題的。此時發行債券的承諾是回收未來的穩定幣,但人們沒有動力去購買這樣的債券來獲得未來可能一文不值的穩定幣,于是導致它價格將歸零——因為它背后既沒有資產做擔保,也沒有信用做支撐。

      “沒有央行的命,就不要做央行的事情。”

      潘超補充:“很多人想著要創造出一種新的穩定幣機制,比如加入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在我看來這是非常幼稚的。”

      在現實中,貨幣機制的設計已經加入了這些技術。在穩定幣中加入這些其實只不過是堆積概念,試圖與區塊鏈結合,似乎能創造出一種新的東西,但實際上不可能。

      貨幣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在設計貨幣機制的時候,可以有創意,可以跟新的技術相結合,但不要天馬行空。真正去結合傳統金融的智慧很重要,要看是否符合經濟學和貨幣學的原理,否則就非常武斷和草率。”

    WX20181129-141221@2x

    穩定幣的未來

      “我并不是認為穩定幣都是偽需求,因為法幣通道受阻,而監管套利始終會存在,那么人們始終會對穩定幣有需求。只不過當政策更加明晰,當這些法幣通道打開之后,人們對USDT這種模式的穩定幣的依賴會越來越少。而數字資產抵押模式的穩定幣則會有更多的應用,比如供應鏈金融等任何涉及鏈上信用的場景。”

      潘超認為在短期內兩種模式都會存在,而且他更看好第二種模式。如果真的想利用區塊鏈技術去做事情,DAI更能反映區塊鏈真正的特性。對GUSD這種類型的穩定幣,他表示有點失望,因為它們并沒有真正運用區塊鏈的治理機制,只不過是在區塊鏈上發了一個Token而已。??GUSD推出的時候,有人預測說GUSD會引發新一輪的金融大戰,潘超認為這種觀點是非常錯誤的,人們遠遠夸大了GUSD的作用。首先,它并不是政府背書、國家主導的穩定幣,它只不過是受到紐約金融部門監管的一家信托公司發行的一種穩定幣,這跟政府信用背書是完全兩個概念。政府信用背書它要保證百分之百的法償性,將它提到國家的高度,是非常大的誤解。

      第二,GUSD想超越USDT目前的市值是非常困難的。USDT現在大概是30億美金的市值。同時,作為一種受到監管的穩定幣,它面臨兩難困境,即流動性和償付性問題。GUSD是受到監管的穩定幣,保證每一個穩定幣發行的背后都有一美元進行擔保,同時它還有存款保險,這是可以解決償付性的。但這需要犧牲流動性,當人們對其需求增加的時候,它很難去及時滿足這樣的需求,這就會導致溢價。

      對于穩定幣未來的格局,潘超認為有兩個趨勢,且會并存很久。

      一種趨勢就是法定托管模式(中心托管模式),用中心的機構去幫用戶托管美元,發行和美元一樣的憑證,可能會逐漸受到政府的監管,獲得牌照,實際上它會成為傳統金融部門底下的分部門。這種模式存在中心化的風險,但是它在某些結算場景會更高效。

      另一種趨勢是通過鏈上資產抵押生成的穩定幣,它是一種點對點且開放式的,不需要中心托管機構。所有的操作都在鏈上,任何人都可以去審計它,看到它的生成和銷毀記錄等,具備透明性和無需許可的特征。但這種模式在目前的基礎設施下,效率和拓展新還不夠,這需要很多技術的快速進展,包括分層、跨鏈以及鏈上信用體系和財政體系的建立。

      視頻|《8問》欄目

      文|賈小別

    下載白話區塊鏈APP

    區塊鏈世界入口第一站,人人都能看懂的區塊鏈;24 小時熱點實時追蹤。

    毛片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