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黎 / 來源:白話區塊鏈
大部分人在日常出行和購物消費時,都會傾向于選擇支付寶、微信來支付。僅僅幾年時間,電子現金的出現已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提高了支付效率。
從實物、貴金屬等自然貨幣發展到鑄幣、紙幣等人工貨幣,再到今天的電子支付方式,貨幣一直在不斷地發展和進步。點擊收聽 FM:《英國皇家鑄幣局或將推出加密貨幣TEM》
2019 年 7 月 8 日,在數字金融開放研究計劃啟動儀式暨首屆學術研討會上,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王信透露,國務院已正式批準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發,目前央行正在組織市場機構從事相應工作。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央行數字貨幣(法定數字貨幣)究竟是什么?
01 法定數字貨幣
法定數字貨幣是由中央銀行發行,采用特定數字密碼技術實現的貨幣形態。提到這里,很多人或許還是不懂數字貨幣究竟是什么?
由于支付寶、微信每天支付金錢是通過數字變化顯示出來的,很多人就把其認為是數字貨幣。這其實是不對的。
支付寶、微信支付和手機銀行等,其實都是電子貨幣,這些都是基于電子賬戶實現的支付方式,只是人民幣的一種電子化形式,并不能稱其為數字貨幣。
數字貨幣可以認為是一種基于節點網絡和數字加密算法的虛擬貨幣。
數字貨幣的核心特征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①由于來自于某些開放的算法,數字貨幣沒有發行主體,因此沒有任何人或機構能夠控制它的發行;
②由于算法解的數量確定,所以數字貨幣的總量固定,這從根本上消除了虛擬貨幣濫發導致通貨膨脹的可能;
③由于交易過程需要網絡中的各個節點的認可,因此數字貨幣的交易過程足夠安全。
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以數字的形式在互聯網上流通,沒有特定的發行機構,貨幣總量是固定的,也不需要第三方參與。
隨后出現的萊特幣、狗狗幣、以太幣、瑞波幣等競爭幣,采用以加密算法為核心的區塊鏈技術,因而也被稱為“加密貨幣”( Cryptocurrency ),但都屬于數字貨幣的種類。
但這些幣只得到了一部分人的承認和使用,日常的流通還有些問題亟待解決。
在 2018 年 11月 14 日的新加坡金融科技節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負責人拉加德認為,現在是時候全球央行探索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理念了,也是時候考慮法定數字貨幣的可行性,國家可以為數字貨幣提供資金。
02 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的意義
1、用戶體驗層面
首先,法定數字貨幣不同于支付寶、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平臺,它支持遠程的點對點支付,不需要任何的第三方工具,不僅降低了貨幣的運行成本,而且還提高了支付的安全性,使得用戶體驗變得更加智能。
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副所長狄剛舉例稱:“未來銀行定向貸款的用途都可追溯,錢包不一定基于銀行賬戶,比如錢放在電表里,到了余額不足就自動充值。或者開著車路過一個收費站,GPS定位后,通過智能合約直接扣錢等應用可以實現。狄剛指出,由于智能化的貨幣屬于功能貨幣,是現有電子支付工具的升級,這種升級一定非常具有競爭力。
其次,法定數字貨幣有國家的信用支撐,系統的穩定性可以保障消費者權益。
2、國家層面
法定數字貨幣的使用,不僅可以維護國家貨幣主權,使得金融秩序的監管更加方便,在價值波動過大時進行調節,而且在追蹤資金流動方面更加公開透明。例如,國家下發的扶貧補助是否精準到位,官員貪污資金的去向等都能被清晰記錄,給調查帶來了極大方便。
03 小結
總體而言,法定數字貨幣的發行是利大于弊的。
盡管可能面臨著一些安全問題,但通過央行來發行數字貨幣會比私人數字貨幣更加有保障,這是數字經濟時代必然要經歷的一關,也傳統金融業主動出擊的重要舉措。
你如何看待法定數字貨幣在未來的發展?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