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ZIXUN / 來源:資訊
2020年1月12日,當實業遇上區塊鏈——第二屆廈門國際區塊鏈創業高峰論壇在廈門大學科藝中心圓滿閉幕。
本次論壇由中國廈門市工商業聯合會指導,廈門市區塊鏈協會、廈門大學中科創業學院、廈門大學管理學院互聯網創業與評估中心主辦,鏈合學院、廈門區塊鏈云科技有限公司承辦,廈門大學信息學院鏈合區塊鏈研究中心、螞蟻節點聯盟、高維空間、唯物鏈、尤鏈傳媒、羊駝財經、六維量子、金色財經、陀螺財經、啟達創業、獵聘等單位協辦。應邀出席會議的國內產學研領域專家領導、區塊鏈行業領袖及傳統企業家代表達40余人,參會人數超過600人,報道媒體50多家,吸引了業界的廣泛關注。
本次論壇以“當實業遇上區塊鏈”為主題,由鏈合學院創始人沙勁剛主持。
會議開場,廈門大學金融研究所所長、中國金融泰斗張亦春發表致辭,回顧了去年10月24日中央在第十八次集體學習中關于區塊鏈技術的講話精神,對區塊鏈的定義、基本特征和技術優勢進行了生動講解,肯定了區塊鏈的發展前景,并強調我國需要加強區塊鏈基礎研究和創新人才培養,充分肯定了本次峰會的重要性。
隨后,廈門市工商聯副主席林志宏發表致辭,向本次大會的順利召開表示熱烈祝賀。他表示,廈門市應響應國家號召,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的政策方針,提高廈門市在區塊鏈新興領域的產業優勢,并對廈門市區塊鏈行業發展提出五點期望:一、加快普及區塊鏈基礎認知,加快完善區塊鏈產業;二、加強區塊鏈技術研發,持續提高創新能力;三、加快應用落地步伐,推動區塊鏈與實體經濟融合;四、搶占創新制高點,要打造高水平人才隊伍;
五、提高行業自律,發起行業公約。區塊鏈行業的從業者要提高自律,廈門市區塊鏈協會要發揮行業紐帶作用,發起行業公約,推動行業向合規方向發展。
廈門大學中科創業學院執行院長唐炎釗發表致辭,從區塊鏈對社會的作用和貢獻的角度剖析了區塊鏈行業的現狀問題和未來發展方向。他認為,區塊鏈是一個新興行業,存在很多的創業機會,同時指出區塊鏈行業對社會管理變革具有重要意義。
廈門市區塊鏈協會會長曾俊杰(曾豪)上臺致辭,對關心支持協會的領導及社會各界朋友表示了感謝。他表示,本次論壇是協會成立以來主辦的第一場活動,對協會發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在演講中,曾俊杰回顧并肯定了2019年廈門市區塊鏈行業的發展,指出區塊鏈行業還處于初期階段,除了國家政策的推動,行業還需要企業、高校科研機構、資本、社會組織的多方參與。
同時,曾俊杰提到今年協會的工作重點是加強對外聯系,依托協會平臺,深化“政產學研用資”六位一體協同合作。2020年,協會計劃在廈門舉辦一場全球性區塊鏈產業應用博覽會以及全球區塊鏈技術成果展。協會將在政府各級領導的指導下,為推動廈門市區塊鏈行業的發展發揮應有的作用。
IEEE委員會主席李鳴發表主題演講“區塊鏈標準化助力產業發展”,他表示,從技術視覺來看,數字經濟的核心要素是數據,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是加工數據的工具,主要任務是最大化數據價值,形成基于數據的服務模式,從而促進數字經濟發展。
中國社科院金融專業特聘教授王彬生發表主題演講“區塊鏈技術的經濟學邏輯”,他表示,信息傳遞成本接近零是這場區塊鏈運動的時代前提;區塊鏈技術的普及把傳統信息互聯網轉變成了價值互聯網;傳統經濟狀態映射到虛擬世界,現實和虛擬將進一步融合。
王彬生還認為區塊鏈普及的經濟本質宏觀上是一場資產轉移運動,傳統的金融資產將逐步轉移到鏈上。近現代工業化的特征是生產、經營、消費分離,行業分工細化,而區塊鏈人工智能時代將是三者新的融合,未來沒有純粹的金融。
嘉賓演講之后,鏈合學院進行了導師聘任儀式,IEEE委員會主席李鳴、中國社科院金融專業特聘教授王彬生、海峽區塊鏈研究院執行院長高林揮、萬維區塊鏈研究院院長陳朝暉、華商區塊鏈法律研究院院長黃文表和廈門大學深圳研究院副院長鄭慶喜被鏈合學院聘任為“區塊鏈導師”。
廈門大學信息學院副教授林凡、萬維區塊鏈研究院院長陳朝暉、福建海峽區塊鏈研究院執行院長高林揮、華商區塊鏈法律研究院院長黃文表四位嘉賓進行了以“2020區塊鏈產業應用方向”為主題的圓桌對話,分享了個人的行業認知和經歷,對區塊鏈技術最有可能落地的行業以及潛在的投資機會作出了猜想。嘉賓們認為,區塊鏈對實體經濟有催化和滲透作用,技術落地可能性較高的領域有交易、供應鏈金融、積分管理等,國內一些技術扎實的創新企業存在投資機會。
下午,中國電子學會區塊鏈分會專家委員黃連金率先開場,發表主題演講“區塊鏈與人工智能技術結合和應用場景”。他表示:區塊鏈和人工智能技術有四大結合點—安全、可信數據、數字身份、聯邦學習。元界在數字身份,可信數據,安全,跨鏈和性能方面正在進行技術研發,將來希望在人工智能與區塊鏈技術融合場景比如供應鏈金融,產品溯源,安全等領域得到使用。
另外,美亞柏科區塊鏈專家洪小燕、弘信集團聯合創始人李震、六維量子創始人張海航、火幣中國專家顧問劉靖和33復雜美創始人吳思進就區塊鏈和實業相結合的主題分別進行了演講和分享。
美亞柏科區塊鏈專家洪小燕發表主題演講“區塊鏈技術與電子數據存證”
弘信集團聯合創始人李震發表主題演講“科技是實業的希望”
六維量子創始人張海航發表主題演講“區塊鏈+實體轉型案例分析”
火幣中國專家顧問劉靖發表主題演講“區塊鏈的產業賦能之路”
33復雜美創始人吳思進發表主題演講“上鏈上鏈,企業如何上鏈?”
除了精彩紛呈的演講,下午還進行了兩場圓桌對話,主題分別為“區塊鏈監管沙盒如何落地”和“區塊鏈+實業,是機遇還是挑戰”。
圓桌對話主題:區塊鏈“未來已來”,監管沙盒如何落地?
關于“區塊鏈監管沙盒如何落地”的話題,國金公鏈副總裁孫語澤、尤鏈傳媒CEO曾漢洪、廈門大學信息學院助理教授張哲民、蟻族網董事長吳鵬認為,區塊鏈行業正處于快速發展期,監管是非常關鍵的問題,適當的監管可以促進區塊鏈技術發展,提高社會效率,創新商業模式。四位嘉賓還探討了監管制度規則的制定方式,他們認為,沙盒監管應該是相對寬松靈活的、保護新行業的手段,并希望監管沙盒能夠盡快落地,使更多企業能夠關注區塊鏈行業,賦能實體經濟。
圓桌論壇主題:區塊鏈+實業,是機遇還是挑戰?
最后,高維空間創始人陳定義、羊駝財經創始人林瑋煜、區塊預言資本董事長王輝林、蟻族網董事長吳鵬以“區塊鏈+實業,是機遇還是挑戰”為話題進行了圓桌對話。嘉賓們認為,區塊鏈+實業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機遇體現在區塊鏈可以結合AI、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創新企業的發展給普通人提供了新的投資機會;挑戰則體現在區塊鏈創業者和投資者需要對自身情況進行評估和定位,同時,也需要找到區塊鏈技術在實業領域的切入點,才能夠發揮區塊鏈技術優勢,推動社會進步。
至此,“當實業遇上區塊鏈”第二屆廈門國際區塊鏈創業高峰論壇圓滿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