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P內打開
    風險提示:防范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的非法集資風險。 ——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BTC和BCH、ETH和ETC、ETH?和EOS有什么區別? 它們到底在爭論什么?

    白話區塊鏈 2018-09-03 11:19:04
    微信分享

    掃碼分享

    區塊鏈世界5大分歧:那么多人爭得頭破血流,究竟是為何?這個世界上,有著很多的理念之爭。許多理念,往往爭不出高下,常常是看似矛盾,而又和諧共存著。亦或是,經過時間長河的充分考驗后,才能最終決出勝負。

    作者:公眾號原創 / 來源:白話區塊鏈

    這個世界上,有著很多的理念之爭。

    政治上,有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之爭;在以美國為代表的資本主義內部,又有著左派右派之爭。

    經濟上,哈耶克和凱恩斯,則是一對歡喜冤家。

    足球界,荷蘭的全攻全守與意大利的防守反擊,是完全不一樣的戰術體系,卻都拿過很好的成績。

    科技界,提倡開源的安卓與看似封閉的蘋果,擁有各自無數死忠粉。

    許多理念,往往爭不出高下,常常是看似矛盾,而又和諧共存著。亦或是,經過時間長河的充分考驗后,才能最終決出勝負。

    相信,在許多年后,回看區塊鏈行業的發展史,其中必定有許多理念之爭,會在我們的記憶中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那么,今天就來盤點下,這些將來可能會被載入區塊鏈行業史書的“偉大爭斗”。

    一、BTC和BCH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中國還有句老話,叫做“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

    BCH誕生的原因和歷史背景,相信每個區塊鏈行業的老人都不陌生。隨著比特幣被廣泛接受,比特幣(BTC)的交易數量越來越多,交易速度變得越發緩慢,且交易費用也越發昂貴。社區成員一直討論解決方案,有人提議把區塊擴容到2M,有人建議擴容到20M,有人提議用隔離見證+閃電網絡……

    目前聽聞的解決方案有BIP91,BIP100,BIP101,BIP102,BIP103,BIP105,BIP106,BIP109,BIP141,BIP148,BIP248……

    2016年2月,“香港共識”實施閃電網絡+隔離見證,并把區塊大小提高到2M,慘遭流產。

    2017年5月,“紐約共識”先激活segwit2x,之后在6個月內將區塊擴大到2M,同樣是早早夭折。

    2017 年7月17日,比特大陸投資的ViaBTC宣布分叉比特幣,將區塊大小擴容到了8M,并將新幣種命名為Bitcoin Cash,比特幣現金。

    說一千道一萬,BTC與BCH之爭,無非是“誰才是真的比特幣”之爭。

    隨著時間的流逝和發展,大家對BTC的共識,越來越變成“可以用作價值存貯的電子黃金”。

    而BCH要做的,似乎更貼近比特幣白皮書的標題:《比特幣,一個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

    換句話說,BTC和BCH爭的是“不忘初心”跟“與時俱進”。

    這兩種哲學理念,你支持哪一個?

    對了,有件事你一定要知道,“澳本聰”即那個號稱自己是中本聰的澳大利亞人Craig Steven Wright,聲稱自己的110萬枚比特幣被鎖定到2020年,而眾所周知,他現在是站在BCH一邊。

    如果2020年他證明了自己真的是中本聰,那么這110萬枚比特幣大概率會被他砸盤拋售,并換成BCH;如果2020年他沒能證明自己,那說明他是個騙子。

      二、ETH和ETC

    “代碼即法律(Code is law)”,是區塊鏈極客的基本信仰,是多中心化最靚麗的標簽。甚至,夸張一點兒說,我們可以把這句話看做是區塊鏈的基本公理。

    然而,第一個違背這句話的區塊鏈項目,卻是當前區塊鏈行業的領袖V神所創建的,幾乎與比特幣齊名的以太坊。

    2016年6月,以太坊上最熱的眾籌項目The DAO的智能合約漏洞被黑客利用,盜走了價值5千萬美元的以太幣。

    這些數量已經超過了當時以太流通量的一半,如果以太坊社區坐視不管,任由這些被盜的幣在市場上被黑客銷售套利,那對于剛剛成立不久的以太坊來說,將必然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于是,以太坊社區投票表決,大部分人同意將區塊回溯到黑客轉走幣之前,進行硬分叉,以奪回被盜走的幣。但是社區內也存在著反對意見,有人認為區塊鏈不可更改,“Code is law”,即使有錯誤也要接受。甚至還有人已經低價買到了黑客盜走的幣,不愿意讓自己手里的幣變得一文不值。

    就這樣,以太坊最終分叉成兩條鏈,一條為原鏈(ETC),一條為新的分叉鏈(ETH)。它們各自代表了不同的社區共識以及價值觀。其中的原鏈(ETC)的支持者,大多信奉那句“Code is law”。

    ETH與ETC之爭,其實爭的無非是“程序正義與實質正義相比,哪個更重要?”

    這讓人聯想到在《我不是藥神》里,法官眼中的勇哥和病人眼中的勇哥。如果你是那個警察,你會怎么辦?

      三、ETH和EOS

    ETH與EOS之爭,相信無論是區塊鏈世界的小白還是行業老手,都太熟悉了,所以不在此過多贅述。

    兩者之爭,可以看成是“弱中心化與強中心化之爭/鏈下治理與鏈上治理之爭”。

    因為“鏈上治理”這個話題牽扯到政治、經濟、博弈等方方面面,實在是無法塞進今天這篇文里,后期會就這個話題單獨推送一篇文章。

     

    事實上,拿BM的原話來形容兩者之爭更為貼切。因為ETH和EOS之爭,究其本質,也可以看做是“V神與BM之爭 ”。月圓之夜,紫禁之巔,一劍西來,天外飛仙。

     

    我畢生的使命都是建立在尋找加密經濟的解決方案之上,以保障所有個體的生命、自由、財產和個體。本質上,我和Vitalik都在爭取達到相同的終極目標:貪污腐敗最小化以及民主自由最大化的社會。我們之間最重要的區別是我們的基本假設不同。

    我的工作基于三個不容置疑的前提:

    • 絕大多數人有良好意圖;

    • 你無法舉出反證;

    • 不存在封閉的經濟體系。

    Vitalik致力于尋找一種加密經濟的黑匣子,它假設你不能依靠股權(財閥政治)或個人(民主政治)來投票。這個黑匣子需要分發糖果來獎勵良好的輸入(行為),并且施以電擊來懲罰不好的輸入(行為)。這個前提就是說如果我們只把正確的算法放入盒子,人就可以脫離富人的規則。Vitalik正在探索Dues ex Machina(來自機器的上帝)的預言,以拯救人類免受自身的不幸腐化。

    我從另一方面著手,想要創造一種工具供競爭團隊之間使用,這些團隊成員至少有2/3是誠實可信的。我相信人性本善。讓我們來關注真實情況。團隊在成長過程中維持誠信的效率越高,團隊的成長規模就越大;而腐敗越嚴重,團隊便消亡的越快。在自由市場中創造工具去競爭確保了開放經濟體系的真實性,這才是真正去中心化的基礎。

    這兩個人,不禁讓人想到哈耶克與凱恩斯,喬丹與約翰遜,喬治·華盛頓與托馬斯·杰斐遜。

    中國人常說“道不同,不相為謀”。

    而在V神與BM身上,則更多是“君子和而不同”。

      四、BCH  VS  BCH,EOS  VS  EOS

    是的,你沒看錯,就是BCH VS BCH, EOS VS EOS。

    先來說說BCH VS BCH吧。

    BCH最近有可能要分叉……

    BCH社區的大V—CSW(上文提到過的澳本聰)最近提出Bitcoin SV要將比特現金協議恢復到0.1版本,并且用協議鎖死換取穩定性,同時將區塊直接擴容到128M。

    換句話說,他認為BCH就是比特幣,必須嚴格遵循中本聰白皮書的定義,恢復比特幣最初的樣子,鎖死底層協議,只允許做鏈上擴容方面的升級,并且一步到位,直接上128M超大區塊。

    而另一派,以吳忌寒為代表的Bitcoin ABC顯然不支持這個做法,認為底層協議可以不斷創新,當前32M的區塊也足夠用,將來需要的時候再擴容也來得及。

    要是真的分叉了,怎么不禁讓人想到了基督教、天主教……

    再說說EOS VS EOS。

    EOS在主網上線的時候已經分叉了。

    目前大家熟知的EOS主網,可以叫做EMLG(EOS Mainnet Launch Group),是EOS加拿大節點在老貓團隊的投票幫助下順利啟動的。

    還有一個根據EOSIO代碼啟動了自己主網的超級節點,叫做EOS原力。

    EMLG與EOS原力主要分歧如下:

    • EMLG 21個超級節點,EOS原力是23個;
    • EMLG采用一票三十投的規則,EOS原力采用一票一投的規則;
    • EMLG取消了原先設計的投票分紅原則,EOS原力保留了這個原則;
    • EMLG有超級權限的核心仲裁,EOS原力沒有;
    • EMLG采用資源抵押模式,EOS原力則采用了手續費模式。

    在你眼里,還有哪些讓你“刻骨銘心”,或是“念念不忘”的區塊鏈理念之爭呢?

    BCH   ETH   EOS   ETC

    下載白話區塊鏈APP

    區塊鏈世界入口第一站,人人都能看懂的區塊鏈;24 小時熱點實時追蹤。

    毛片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