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資訊 > 白話解讀 > 因為一個空投就陷入了“堵塞”的 EOS,還能稱為“區塊鏈3.0”嗎?

    因為一個空投就陷入了“堵塞”的 EOS,還能稱為“區塊鏈3.0”嗎?

    2019-11-09 10:00:11作者:五火球教主來源:白話區塊鏈
    一轉眼,三年了,距離提出“公鏈擴容”已經過去了將近三年時間。這其中,那個跑得最快、觀眾最多的,叫 EOS,最開始的競選口號是“百萬 TPS”,因此許多圍觀群眾紛紛慷慨解囊,押注這個聽起來很能跑的小伙子。

    一轉眼,三年了,距離提出“公鏈擴容”已經過去了將近三年時間。

    在這三年里,數不清的團隊提出了各種各樣的想法,一些變成了現實并“落地生根”(即發行了 Token),比如:UTXO+智能合約、DPoS、DAG、Layer 2、大區塊......還有數不清的各種 PoX(Proof of 各種XX)。

    眼見三年之期將至,ETH 1.0 卻依靠著 10~15 的如同龜速的 TPS,依舊穩穩地站在公鏈山巔,看著下面這些“號稱跑得快”的小弟們,笑而不語。

    這其中,那個跑得最快、觀眾最多的,叫 EOS,最開始的競選口號是“百萬 TPS”,因此許多圍觀群眾紛紛慷慨解囊,押注這個聽起來很能跑的小伙子。

    image.png

    平心而論,在 TPS 提升與公鏈擴容的探索道路上,EOS 可能是出力最多的,其兩大創新迄今為止仍舊被許多新興公鏈所采用或是借鑒:

    1、DPoS:以大幅度減少節點數量,同時增強節點能力的方式去除傳統公鏈因木桶理論所造成的短板效應。放到現實里,相當于把一人一票的古希臘萬人公投模式換成了現在西方國家的代議制“精英治國”模式。

    2、嶄新的 Token 價值捕與資源模型:相對于比特幣的手續費、以太坊的 Gas 模型,EOS 把轉賬變成了免費,同時由于 DPoS 的節點優勢,轉賬時間也從分鐘級縮減到秒級。EOS 代表的是對整個鏈上資源(包括 CPU、內存、帶寬)的占用比例。

    當然,這個探索試驗的成本,是數十億美金的堆積,若不成功,代價將極其高昂。

    這不,最近出了一檔子事兒,讓很多人開始動搖、思索,這個方向上擴容的思路是否依舊正確?不同于以往被質疑 21 個節點的 DPoS 是否足夠去中心化、是否很容易節點合謀,這次質疑的點集中在 EOS 的資源分配和核心機制上。

    ?合作聯系/投稿/糾錯

     1/4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標簽

      熱文推薦

    毛片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