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白話解讀 > 什么區塊鏈,統統是騙子?要有自己的判斷,不要聽風就是雨
區塊鏈上鏈信息不真實、智能合約并不智能?
2019-10-14 10:53:17作者:老白來源:白話區塊鏈
鏈下信息真實性無法驗證,智能合約不智能

“區塊鏈無法驗證系統之外所產生的信息是否真實,智能合約沒啥意義。”這是很多人批評區塊鏈的一個點。
最常用的例子就是溯源,很多人會質疑說:“既然區塊鏈去信任,那我買了一塊溯源的澳洲進口牛肉,掃了二維碼,鏈上信息看著的確是沒毛病。然而,你怎么證明這塊牛肉就是從澳大利亞來的,而不是國內替換了貼牌的?”
不好意思,區塊鏈證明不了。
What?證明不了?!那號稱什么“去信任”?
類似溯源這種應用場景,并不能保證鏈上的數據就是真實、正確的,也不該區塊鏈來證明。在白話區塊鏈之前的推文中,有這樣一個例子:
你去菜市場買菜,因為很多商販缺斤短兩,國家強制推行了“放心秤”,所有商戶都在使用。從此,你再也不擔心缺斤少兩了。然而,如果你從一個商家那里買了一斤豬肉,回去發現這肉注過水或者不新鮮。試問一下,這個問題是“放心秤”該解決,或是能解決的嗎?想通了這個,你就不會再去“強求”用區塊鏈解決這塊豬肉的質量問題了。
當然,也有許多場景是可以通過錄入鏈上信息來解決的。比如最常見的“菠菜”應用,猜測球隊比賽結果、總統選舉結果等等,這些數據的真實性可以通過一個叫做“預言機”的東西來實現。
至于那個“業績提升 30% 就加薪 10%”的智能合約,如果公司業績以及工資是拿 ETH 或 USDT 來結算,很容易實現。大家不妨去了解一下 DAO 這種鏈上的自治組織形式。
當前的智能合約,的確許多都集中在發 Token、“菠菜”等這些看似毫無意義的東西之上。然而,還是那句話,目前區塊鏈依舊處在萌芽階段,等到慢慢成熟,配合 5G、物聯網等其他技術,智能合約的應用場景才擁有無限想象力。
舉個例子,要把拖欠房租的租客請出房子,一個“智能”的合約會直接將沒有按時付款的租客鎖在房子外面。再比如婚前財產公證,離婚時自動觸發某些財產切割或是轉移等等,到時候對著圣經發誓可能沒有對著區塊鏈念合約條款更能給另一半帶來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