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TERENCE / 來源:https://terencechain.substack.com/p/navigating-ethereums-202
翻譯:火火/白話區塊鏈
我最近有幸在芝加哥以太坊(ETH Chicago)發表演講,重點關注了2024年以太坊(Deneb)后共識層可能走向的潛力。
(注:Ethereum Cancun-Deneb(又稱Dencun)是以太坊區塊鏈即將推出的升級版,計劃于2023 年10 月下半月推出。 此次升級旨在增強網絡的可擴展性、安全性和可用性。)
在Deneb之后,我們會進入一個有趣的時刻,有各種引人入勝的協議問題以及解決這些問題的各種理由。值得注意的是,關于以太坊升級Electra的未來,目前還沒有一個單一、普遍一致的特性方向。
一、以太坊升級階段
1、Capella:
在Capella階段,很明顯合并后的主要特性應該是啟用提款功能。這實現了2020年信標鏈的最初承諾,允許驗證者質押、獲得獎勵,然后提取他們的以太幣。與此同時,Proto-danksharding(EIP4844)需要更多時間進行審查和正確實施,社區首先將提款功能放在優先位置,將EIP4844推遲到隨后的發布版本 - Deneb。
2、Deneb:
毫無疑問,Deneb的主要特性是EIP4844,它擴展了依賴在父鏈上發布數據的Rollup和應用程序。以太坊通過引入Blob存儲來增加可擴展性,以減少數據發布費用。這個解決方案有效地緩解了可擴展性問題,可以在可預見的未來內應對。還有其他特性,如將共識信標塊根暴露給EVM,從而使質押池或重新質押協議更加無需信任。它還將驗證者激活率的波動限制在8之內。
3、Electra:
當我們聚焦于Electra時,出現了三個主要領域:
1)增強共識穩定性
2)提高可擴展性
3)處理客戶端技術債務
二、Electra
我們深入了解一下這三個領域:
1、增加最大有效質押額度:
增加驗證者的最大有效質押額度可以減少信標證明的點對點消息,為ePBS和單個插槽的最終性更新鋪平道路。它還通過減小驗證者狀態的大小來優化客戶端代碼性能。狀態中較小的驗證者大小會導致更快的哈希計算和更低的內存消耗。這個可選擇的功能將使節點運營者能夠確定集中首選項,盡管一些設計部分仍在爭議中。依賴項包括重用驗證者索引和允許執行層部分提款。有關EIP的起草工作正在進行中,有一個FAQ用于回答任何初步問題,以及有關懲罰規則的分析。
2、包含名單:
加強鏈的抗審查能力至關重要。以太坊的抗審查能力相對較弱,被審查的交易最終會被包含,盡管用戶體驗會降低。(參見Tornado案例)通過加強執行和共識客戶端在構建器覆蓋標志上的交互,共識客戶端可以優先處理本地交易。然而,強大的抗審查能力至關重要,我們必須不懈追求。隨著時間的推移,包含名單已經經過廣泛研究,不斷完善其機制。一直在研究可實施的機制,以解決自由DA問題、擴展問題以及包含名單周圍的博弈論分析。至于規范的編寫,正在進行共識、驗證者和網絡規范的工作,進一步考慮ePBS。還有很多未解之謎,比如包含名單是否有其gas限制?如果是的話,它是否會開放給MEV-boost或類似PEPC的包含名單的邊緣市場?規范和實施復雜性之間存在一定的權衡。
3、秘密單一領導者選舉:
秘密的單一領導者選舉確保提案分配在指定的時間之前保持私密,消除了提案者相互攻擊或竊取MEV的風險。盡管在主網上沒有明確的這種情況的證據,但這一屬性對于鏈的未來至關重要。SSLE的候選算法是Whisk,它將提案者洗牌從候選人選擇到洗牌再到選擇的各個階段都視為私密。目前已經有了規范,甚至有一個測試網在運行!
4、分叉選擇的改進:
像Lighthouse和Prysm等客戶端重新組織晚期塊。很快所有的客戶端實現都將采用重新組織晚期塊的行為,等待這個PR合并。這種行為可以擴展,允許證明者反對晚期塊,像view-merge、RLMD GHOST和超越LMD GHOST和FFG GHOST的改進等提案都突顯了分叉選擇的重要性。分叉選擇是鏈的最關鍵組成部分,決定了它的主頭,并支撐了它的經濟安全。因此,強大的分叉選擇對于保持穩定的共識至關重要。
5、ePBS:
大約95%的區塊是通過MEV-boost和中繼器等協議外機制構建的。這些方法存在與之相關的挑戰,如中心化和潛在的治理威脅。最終目標是將中繼角色整合到協議中。即使在其最基本的形式中,實現ePBS也是一項巨大的任務,甚至超越了合并的復雜性。然而,這是一個值得追求的目標。Potuz、我自己以及以太坊協議的同仁們一直在規范方面付出努力,希望很快能夠實現。設計包括:
- 質押建設者同時執行驗證者職責
- PTC委員會
- 最大有效質押額度及其依賴項
- 強制包含名單
- 來自證明者的(區塊、插槽)投票
- 主要的復雜性在于分叉選擇以及如何處理等價情況。
6、Danksharding:
就可擴展性而言,我們可以逐步構建Danksharding。數據可用性采樣(DAS)和缺失數據樣本重建被認為是實現Danksharding的最大未知數。如Danny所提出的PeerDas提供了一個簡單的數據可用性采樣網絡構建。如果基準測試驗證了其可行性,那么它可能會迅速得到實施。
7、EIP4844+:
一旦需求上升,我們可以考慮將blob大小從當前的3/6增加。此外,我們可以探索像糾刪碼和基于EIP4844 blob的覆蓋網絡等創新。這些舉措允許節點使用主網作為沙盒進行采樣和重建,而無需等待完全的danksharding。
8、客戶端代碼改進:
假設我們可以分配大約六個月的時間給客戶端團隊解決技術債務,這似乎是有益的。隨著以太坊信標鏈的發展,我們必須優先考慮客戶端代碼的長期健康。有大約2500萬ETH質押,這保護了DeFi、NFT和L2等領域的巨大價值,因此專注于維護客戶端代碼的健康至關重要。正如我們一次又一次地學到的,很難在改進現有代碼的健康狀況的同時專注于新功能。2019/2020年的設計決策可能已經過時,需要進行重大改革。
三、總結
我的觀點是,Deneb之后應該全力改進共識層的穩定性。重點應該集中在包含名單、增加驗證者的有效質押額度及其依賴項以及改進分叉選擇上。至于隨后的“F-Star”升級,它可能是實現ePBS和danksharding增量的理想地點。如果存在blob數據需求,我們還可以增加blob目標和最大分配以解決短期可擴展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