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P內打開
    風險提示:防范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的非法集資風險。 ——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俄羅斯“扎克伯格”:創建區塊鏈版“微信” 27歲身價已達2.5億美元

    白話區塊鏈 2019-12-27 14:26:56
    微信分享

    掃碼分享

    “俄羅斯版的扎克伯格”,即 Telegram 的創始人——保羅·杜洛夫。

    作者:Peter / 來源:白話區塊鏈

    作為一款 2013 年創立的即時通訊軟件,Telegram 在全球范圍內有著高達 2 億多的用戶,因其代碼開源和隱私加密保護政策,頗受加密社區的喜愛,故 Telegram 還有著“區塊鏈版微信”的稱號。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俄羅斯版的扎克伯格”,即 Telegram 的創始人——保羅·杜洛夫。

     01 

    一開始他們忽視你,接著他們嘲笑你,然后打擊你,最后,你贏了。—甘地

    2004 年,扎克伯格在哈佛大學學生宿舍里創辦了 Facebook。隨后,這家社交網絡公司開始瘋狂成長,不僅在美國一路高歌,在全球范圍內也是勢如破竹。

    到了 2006 年,一位在美國的俄羅斯人看到了 Facebook 的成功,便把這個網站介紹給了自己的朋友保羅·杜洛夫。

    保羅·杜洛夫也是一名程序員,1984 年(剛好與扎克伯格同年)出生于列寧格勒,在他三四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去了意大利工作,小杜洛夫也跟了過去。

    “我出生在蘇聯。后來我們搬到了意大利,當我們回來的時候,蘇聯已經不存在了” ,杜洛夫后來回憶道。

    杜洛夫天資聰穎,學習成績非常優秀。他 11 歲的時候就開始跟他的哥哥尼古拉·杜洛夫學習編程。他的哥哥也是一位天才,在數學和編程方面極有天分,在1996、1997、1998 年,哥哥尼古拉·杜洛夫三次奪得了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金牌。1995 至 1998 年的四年間,尼古拉在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中獲得一枚金牌、三枚銀牌。

    尼古拉也曾是圣彼得堡大學 ACM ICPC 團隊的成員,該團隊在 2000 年和 2001 年贏得了 ACM 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尼古拉·杜洛夫于 2005 年從圣彼得堡大學獲得了他的第一個博士學位。并在波恩大學攻讀數學博士,這位哥哥后來成為保羅·杜洛夫在事業上強有力的幫手。

    2002 年,保羅·杜洛夫隨著哥哥的步伐進入圣彼得堡大學。這所在 1724 年創建的大學,是俄羅斯最早建立的大學之一,也是俄羅斯教育、科學和文化中心之一。巴甫洛夫、普京、列寧、梅德維杰夫、屠格涅夫都是這所學校的學生。

    杜洛夫在圣彼得堡大學讀書期間獲得了各種獎學金,包括俄羅斯聯邦政府的獎學金。同時他也創辦過一些網站項目。杜洛夫沒有服兵役,而是去接受宣傳方面的訓練,同時研讀了孫子兵法、成吉思汗和拿破侖等偉人的經歷,不知道這些知識對他將來的創業有沒有幫助。就是這樣一位智力出眾之人,相貌也很帥氣。老天爺真是不公平。

     

    image.png

     

     

    當 2006 年他的朋友跟他說了 Facebook 之后,他覺得機會來了。在對 Facebook 研究了一番之后,他決定做一個類似的網站,俄羅斯版的 Facebook 。

    他們給網站取名叫:VKontakte(意為“接觸”),簡稱 VK 。其中保羅·杜洛夫擁有 20%的股份,維亞切斯拉夫、米哈伊爾和列弗里維夫三位投資者分別持有 60%、10%和10%的股份,杜洛夫任首席執行官。

     

    image.png

     

    杜洛夫直接“借鑒”了Facebook 的界面設計,包括藍色主色調。VK 網不僅長得像 Facebook ,連發展策略也跟 Facebook 如出一轍:一開始只向大學團體開放,但這也擋不住 VK 高速發展。

    2006 年 9 月, VKontakte 進行 Beta 測試。隨后的一個月, 正式登記域名VKontakte.ru。三個月后,VKontakte 網站進入了俄羅斯互聯網上最有希望的 50 個網站的名單。

    2007 年 2 月網站用戶達到 10 萬,成為俄羅斯第二大社交網絡網站。7 月用戶數達到 100 萬。2008 年 4 月用戶數已高達 1000萬。12 月 VKontakte 超越對手 Odnoklassniki,成為俄羅斯最受歡迎的社交網絡網站。

    對于那些指責 VK 抄襲 Facebook 的說法,杜洛夫也不避諱。

    早期 VKontakte 的頁面受到了 Facebook 的很大影響。否則我可能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做出來,我可不是專業的設計師。

    馬克(扎克伯格)很幸運,因為他在哈佛讀書,從一開始,他就有室友幫他一起編程,我什么都得自己做。

    而且他還用喬布斯的例子來給自己開脫:“蘋果不也是抄襲索尼來的嗎?”

    2011 年,普京表示有意重新競選總統,反對派們在 VK 上抗議,后來,外界普遍認為幾家是普京的親信控制的公司收購了VK大量股份。面對惡意收購,杜洛夫心里很是不舒服。他曾發了一張豎中指的照片,表達憤慨。

     

    image.png

     

    此時,僅12%由杜洛夫本人持有,杜洛夫已成了孤家寡人。然而這樣的情況也沒能維持多久,杜洛夫幾乎徹底出局。

    2013 年 12 月,杜洛夫被迫出售自己所持的 12% VK 股份給俄羅斯電信運營商 MegaFon 的 CEO 伊萬·塔弗林。塔弗林隨后很快將這些股份又轉手給了 Mail.ru。

    至此,Mail.ru 一共持有 VK 52% 的股份,實際控制了這家公司。在 2014  年 9 月,Mail.ru 又從 UCP 手中收購了該基金持有的全部 VK 股份,全資控股了VK。

    不過杜洛夫的 VK 生涯的結局卻有點戲劇化。2013 年賣掉股份之后,杜洛夫還保留著公司 CEO 的頭銜,沒有徹底出局。2014 年 4 月 1 日,杜洛夫發文稱將辭去在 VK 的職務,因為 UCP 干預太多,自己沒有“自由”管理公司。

    不過兩天后,他又說這個辭職聲明只是一個愚人節的玩笑,想撤回辭職申請。這個玩笑開得有點大,然后他被開除了。4月22日,杜洛夫被正式解雇。傷心的杜洛夫,賣掉了在俄羅斯的所有財產,遠走他鄉。

    2014 年12 月紐約時報對此還做了報道,題為《無家可歸的人》,杜洛夫在Twitter 上自我調侃了一下:感謝紐約時報報道了一個流浪漢。

     

    image.png

     

     02 

    2013年因為各中緣由,他想打造一款保護隱私通信軟件。

    盡管當時市場上已經存在了不少的通信 App 了,比如 WhatsApp。

    為了開發一款極度安全的通信軟件,他找來了自己的哥哥,那位數學天才。哥哥尼古拉為 Telegram 設計了獨有的 MTProto 協議。

    他們對 Telegram 的安全性非常有信心,他們曾發起過一次挑戰,第一個破解它的人能獲得 20 萬美元的獎勵。要想破解,你需要截取杜洛夫和他哥哥尼古拉每天的交流信息,找出一個秘密的電子郵件地址。然后,你需向該地址發送一封電子郵件,其中包含當天加密消息的內容、用于支付的比特幣地址以及利用漏洞的詳細信息。

    2013 年 12 月 21 日,一名用戶發現它的信息安全問題。在該問題被修正之后,此名用戶得到了 10 萬美元獎金。除此之外,沒人再發現 Telegram 的任何安全問題,安全性已成了 Telegram 最重要的特性。光這樣還不夠, Telegram 還開發了私密聊天功能,進行私密聊天的消息可選擇定時自動銷毀,像 Snapchat 一樣。

    隱私聊天的內容都是直接的“端到端”加密來傳輸。只有你與聊天對象,才能讀取到這些聊天消息,其他人都看不到,包括 Telegram 團隊本身。此外,你可以設置對方讀取消息后的特定時間,自動銷毀消息內容,這樣一來不論你或者對方設備上的消息就會永久刪除。

    Telegram 另外一個特點就是速度快。

    著名程序員霍炬曾在一篇文章中這樣評價 Telegram:

    Telegram 在各平臺上的實現幾乎都是從最底層的簡單 API 實現,幾乎不使用常見的庫,而是自己實現所有界面控件。他們的所有控件樣式也相當簡單,從而讓繪制效率非常高。

    這些努力最終得到的回報,就是它使用起來速度極快,極流暢。如果你在一個正常的網絡環境使用,會非常直觀的感受到它的效率和穩定。

    要做到這點,必須有優秀的程序員。杜洛夫的數學天才哥哥自不必說,開發團隊的其它成員至少有六個人拿過 ACM 競賽大獎。這些人想進入 Google 或 Facebook 工作簡直就是探囊取物。

    有了這些一流的程序員們,Telegram 在很多功能上比同行做得都要好。比如說群組功能。這個功能多數通信 App 都有,但是 Telegram 的單個群組能支持更多的人。起初最多可以支持 200 名用戶,如今可支持 10 萬 人,相比微信一個群最多只能有 500 人,可謂天壤之別。

     

    image.png

     

    與杜洛夫上一次的項目 VK 一樣,Telegram 也受到了用戶的歡迎。2013 年 10 月,Telegram 推出不久,日活用戶便突破 10 萬。跟 VK 一樣的是,這一次又有人批評他抄襲。

    2013 年 8 月,當 Telegram 剛發布時,WhatsApp 的聯合創始人簡•庫姆便說:“保羅·杜洛夫只知道復制 Facebook 和 WhatsApp 這些偉大的產品,他從來沒有過自己原創的 Idea,將來也不會有”。

    或許這些言論惹惱了杜洛夫,又或許杜洛夫一開始就看不上 WhatsApp,在他的 Twitter上,暗損 WhatsApp 簡直就是家常便飯。在一次采訪中,他說市面上的通信 App 都爛透了,主持人問他:哪個最爛?,杜洛夫回答道:WhatsApp 最爛。

    而且杜洛夫不認為自己抄了 WhatsApp,相反,他認為 WhatsApp 是在抄襲 Telegram。2014 年 11 月 19 日,杜洛夫在 Medium 上發表了一篇題為《如何預測 WhatsApp 的新功能》的文章,在文章中他認為 WhatsApp 抄襲了 Telegram 的消息閱讀狀態,對消息進行點對點加密等功能,同時,他還說 WhatsApp 將會在未來抄襲 Telegram 的其它功能,比如分享任意類型的文件、消息的自刪除功能等等。

    2014 年 3 月,Telegram 日活用戶突破 1500 萬,月活用戶突破 3500 萬2015 年,發展的勢頭依然不減,5 月,Telegram 成為 Ubuntu 上排名第一的 App。

     

    image.png

     

    摧枯拉朽般的發展給了杜洛夫底氣。6 月,他在 Instagram 上發了張圖,旁邊配上文字:“誰需要廣告代理商呢?我自己這么會做廣告。再說,誰需要去做廣告呢?在沒做任何廣告的情況下,Telegram 每天就有 25 萬新用戶。”

     

    image.png

     

    9 月份,活躍用戶超過 6000 萬,每天發送的信息超過 120 億條。2016 年 2 月,Telegram 月活用戶超過 1 億、每天有 35 萬新用戶注冊、每日發送 150 億條消息。2 月 11 日,杜洛夫轉發了一條 Twitter :“連教皇都拋棄了WhatsApp 轉而使用 Telegram。”

     

    image.png

    2017 年 3 月 31 日,杜洛夫決定把 Telegram 的代碼公開。

    image.png

     

    這是何等的自信和勇氣。2018 年 3 月,Telegram 宣布月活用戶數達 2 億,相當于世界上人口數第六大的國家的人口。Telegram 硬生生地在對手林立的通信 App 市場中殺出了一條血路。

    雖然 Telegram 這么成功,杜洛夫卻并不急著掙錢。2014 年把 VK 的12%的股份賣掉之后,他手上有不少的錢。這里多說一句,杜洛夫賣出 VK 股份的時間也很巧,賣出之后沒多久,俄羅斯的互聯網市場就開始惡化,要是再晚點賣,價格可能要打個折扣。“在某種程度上,我很感激股東和/或政治因素導致我出售我的股份”,杜洛夫在一次采訪中說道。

    目前為止 Telegram 的所有開支都由杜洛夫來承擔,包括服務器費用以及員工的薪水,據說這些費用一個月差不多一百萬美金。曾有硅谷的風險投資找過他,但他沒有接受對方的投資。主要是想保持獨立性。他曾發推表示:VC(風險投資)只是借錢給你,如果可以的話請遠離他們,獨立性比他們給的那點錢要重要的多。

     

    image.png

     

    在接受采訪時他也說過:“我在建立 VK 時確實犯了錯誤——比如接受外部投資,或者依賴于一個單一的司法管轄區,我不會再犯這些錯誤了。”

    杜洛夫希望 Telegram 不是一個賺錢的工具。“我們正在努力創建一個新型的 IT 公司,一個從來沒有關注利潤最大化,而是為社會提供價值的公司。”

     

     03 

    2017 年杜洛夫在網上發起了光膀子挑戰。從照片中也能看出來,他是練過兩下的,不是那種弱不禁風的書呆子。對付一般的流氓小混混,不在話下。

    比如 2015 年 6 月 2 日,杜洛夫發了一條推,說“有人想搶我的手機,跟他打了一架。戰斗種族可不怕這種小混混!”

     

    image.png

     

    真可謂:上可發帖懟普京,下可赤手博流氓。這么彪悍的人,也有可愛的一面。

    2016 年 10 月 10 日,杜洛夫 32 歲生日。春風得意的他不忘幽默一把。他在推上說:“今天我100000歲了,如果按二進制來算的話。”(注:二進制的100000換算為十進制就是32,這個笑話只有懂二進制的人才能看懂)

    下載白話區塊鏈APP

    區塊鏈世界入口第一站,人人都能看懂的區塊鏈;24 小時熱點實時追蹤。

    毛片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