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P內打開
    風險提示:防范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的非法集資風險。 ——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站在 Crypto 世界的盡頭呼喚你的到來

    真本聰RealSatoshi 2021-07-07 19:38:00
    微信分享

    掃碼分享

    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淚流滿面,讓無力者有力,讓悲觀者前行。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作者:資訊 / 來源:真本聰RealSatoshi

    站在 Crypto 世界的盡頭呼喚你的到來

    不賭之后,總感覺心里面丟失了一塊東西,空蕩蕩的。

    去年 DeFi 夏季的時候,不斷推陳出新的項目,不分黑白晝夜的梭哈,不斷節節攀升的資產。原來那就是賭博帶給我們的快感,多巴胺不斷的分泌,讓我們感到興奮。

    晚上睡覺時常醒來,打開手機,看一看 Blockfolio,資產又上漲了好多,再一多想,便睡不著覺了,索性起床繼續刷推特和看項目。

    那時候整個人處于 24 小時亢奮的狀態。滿地都是錢,自然殺紅了眼。如饑似渴的想賺錢,生怕自己撿錢撿的慢。擔心的不是會虧錢,而是沒有賺夠,賺的沒有別人多。

    如今整個人的亢奮級別相比去年反倒是下降了一個檔次。精神面貌好了些,日常作息規律了些,開始了運動鍛煉,體重也下降了些。減輕了看項目和看行情的負荷,但那種梭哈所帶來的快感卻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現在大家都在說 DeFi Summer 2.0 要回來,可我卻沒有感到去年的那股騷動。核心項目的進展雖然有條不紊的進行著,但創新從短期來說沒有看見太多。長期自然是 Long Defi,可就是去年的那股刺激感找不回來了。

    那時候大家對 DeFi 項目有濃烈的新鮮感。YFI 的橫空出世,讓多少人重回少年,熱血沸騰。我們把 AC 捧成神,我們把 YFI 當作是一種神跡。殊不知他其實也是一個普通的人。可把一個人當作神來信奉的感覺,又是多么妙不可言。而如今,并沒有出現像 AC 那樣的神,來騷動我們的神經末梢,帶我們通往精神的高潮。

    這是我們的宿命,這也是我們的詛咒。加密貨幣已經融入我們的生活,不可分離。你只有繼續以你的方式“賭”下去,你才能找到一絲活著的感覺。

    如果沒有,那也沒有問題。因為太陽會照常升起,生活也不僅僅只有炒幣。還有那么多美好有趣的事情可以嘗試去做。可就是偏偏差了那么些意思。因為沒賭,或者因為賭少了。

    我是一條賭狗。我從未否認過這點。我甚至不想說我是搞投資的,我寧愿說我是搞傳銷的。因為投資,它就是賭預期,賭明天,賭未來。

    也許我們不是因為想賺錢而去進行頻繁操作,而是因為想滿足我們追尋刺激的快感。不管我們自己是多么理智,這是刻在人骨子里的東西。

    但這恰恰也是價值投資的關鍵與悖論所在。價值投資的核心就是多看少動,看準時機再大力出手。因此,如果你是一位價值投資者,你必定要忍受少操作所帶來的寂寞和心癢難耐。這不容易。因為手總是會癢。總是想把手里的 U 繼續打出去,繼續錢生錢。

    遠處傳來一種聲音,它和你說,“不要再搞了,收手吧”。可是我們真的能收手嗎。貪婪一旦從內心深處釋放出來,便是無窮無盡。

    客觀的評價去年 DeFi 夏季,我們這些瘋狂的賭狗,完全是用命在換錢。當然從性價比上來說,這筆交易還是非常劃算的。只是我們不知道,命運饋贈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這個價格,就是用你的身體消耗作為代價。我們不過是太年輕,感受不到那種日夜亢奮的狀態對身體的損耗。人總不能無時不刻處于這種狀態。

    價值投資仍然是加密貨幣行業投資的王道。但如何消解因價值投資所帶來的下注次數少的失落與空蕩感,則成為了一個非常大的命題。

    想起我剛剛進入這個行業的時候。那時候我在幣圈還是一個籍籍無名之輩。借著冬日床頭柜昏暗的燈光,我看著一本關于寫作的書。書上說,寫文章是普通人新進入一個行業的最低成本的杠桿。

    如果你是一個像我一樣的平平無奇之人,沒有關系、資源和背景的三無青年,而你又想進入這個行業,做出一番事情。那么你的筆桿子是你可以依靠的為數不多的東西。不斷的寫東西。前提是你是有才能的。那么就讓你的才能通過寫作的方式展現給大家吧。

    一篇一篇的寫,天天寫,沒日沒夜的寫,寫到讓大家認識你為止。不過后來你會發現,寫作并不會讓你賺到錢,它只是一種以最低成本開杠桿的方式,讓大家意識到有你這么一號人。

    為了消解因為下注次數少而感到的空虛,必然要用另外一樣事物去填補它。同時這樣事物不能是休閑娛樂,它一定要是工作。工作和娛樂的區別在于,工作意味著一份責任感,也因此工作會使人充實。當一個人時刻處在一種閑散的狀態無可事事,必然心生空虛與虛無。

    而寫作對我來說是恰是如此一份工作。讀者和觀眾乃衣食父母,既然大家對你的作品都抱有期待,那么為了應許這份期許,我就應該堅持輸出內容。這意味著一份責任。如果這份工作又恰恰是你感興趣的事情,那么便最好不過了。人一旦失去責任感,他便會變得空虛與墮落。

    寫作對我來說也是一種使命感。

    這個行業,大家都在爭先恐后的做項目,做基金,賺大錢。但從未有聽聞趨之若鶩做媒體的。在一個極度物化、利益至上的金融行業,去做文字內容,本身就是一件扯淡卻又勇氣可嘉的事情。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區塊鏈行業的媒體,一向是吃力不討好。軟文稍微接的多了,大家說你洽爛飯。標題稍微取得過了,大家說你想搞大新聞。萬一你再清高一些,不想為五斗米折腰,那么生存便成了問題,你肯定活不下去。

    但好的內容,總需要有人去做,也總有它做的意義。我不會以媒體公司的形式去做,因為這個行業已經有了鏈聞和區塊律動。這兩家媒體在行業里的地位已然不可動搖,再去模仿他們做相似的競品無疑是種徒勞。

    我將一如既往,將以個人的形式進行輸出。靈活,輕便,低成本。未來 5-10 年,我將專注于加密行業的內容創作以及二級市場投資。其余事情我將一概不沾染。

    這也是基于我對自我的認知和自身能力的判斷。

    我不懂技術,無法為幣圈的技術革新乃至時代更替做出貢獻。我搞不來關系和圈子,我無法做出一個足以偉大到令整個行業驚嘆的基金。它們都是一種選擇,但是我不敢觸碰,因為這意味著要將生命的大多數時間都奉獻出去,給也許永遠未竟的宏圖壯志。它們都不是我能力所及。即便我做了,也做不到極致。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我更愿意以一個觀察者和書寫者的角度去記錄幣圈的歷史與興衰。作為一個單純質樸的人,寫寫文章我已然心滿意足。

    今后我會增加內容創作的多樣性。在內容形式上,我將開辟新的系列專欄內容。我想結合自身的經歷,弄清楚在過去幣圈的 4-5 年內,行業究竟發生了怎么樣的滄桑巨變。

    同時內容輸出的頻率要跟上。一個月 1 篇的內容下限一定要保證,理想狀況是平均一個月輸出 2-3 篇內容。數量上不封頂。

    寫作會讓人在這個行業里堅定且從容。和自己對話,和讀者對話。從中找尋自我,不去迷失。比如現在寫下這些東西,內心就會開心些,心情就會舒暢些,這就好。

    很幸運,我現在能從心所欲的寫我想寫的東西,并且還有票友愿意看。這或許是我過去三到四年在這個行業的深耕,所換來的最寶貴的東西。

    未來 5-10 年,我將繼續陪伴各位玩家,無論你們虧錢賺錢,我的內容將是你們在市場廝殺之余,心靈的一片港灣和慰藉。我依然將會和廣大炒幣玩家用文字的形式進行神交。

    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賺到自己滿意的錢,如果此刻還沒有賺到,那么也不必過于沮喪。下一個周期,仍然會有此時我們無法想象的投資機會。

    “階級固化,錢越來越難賺,比特幣的波動率越來越小。”每次到了牛市末期,這些說辭都會從沒有賺夠自己滿意的錢的玩家里說出口。但過了三年,這些話無一都被一一打臉。就像上個周期的熊市里我們悲觀的認為今后不會再有百倍幣,但去年百倍幣不也是比比皆是。

    也希望大家在賺錢的同時也在 Crypto 這個行業找準自己的位置和角色。

    我想起電影《南海十三郎》里的一段臺詞:

    我要證明文章有價。再過三、五十年,沒有人會記得這些股票、黃金、錢財,世界大事都只是過眼云煙,可是一個好的劇本,過了五十年、一百年,依然有人欣賞,就算我死了,我的名字我的戲,沒有人會忘記。這就叫做文章有價。

    如果可以,我也想要在 Crypto 行業證明文章有價。

    所以此時此刻,我站在 Crypto 世界的盡頭呼喚著你的到來,我的朋友們。

    end

    無論一個人的影響力有多大,財富有多少,他所能擁有的世界其實很小

    真本聰 RealSatoshi

    真本聰RealSatoshi

    尋找加密領域里的智慧和圣杯。

    下載白話區塊鏈APP

    區塊鏈世界入口第一站,人人都能看懂的區塊鏈;24 小時熱點實時追蹤。

    毛片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