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應用 > CITA:面向企業級應用高性能區塊鏈內核
CITA區塊鏈的優點
2019-11-01 14:04:10作者:CITA來源:CITA
CITA 的亮點
水平擴展性
在 CITA 的微服務架構中,“節點”是一個邏輯概念,有可能是一臺服務器(一臺服務器上面運行一組微服務), 也有可能是一組服務器組成的集群,同時 CITA 還支持部署在云服務器上,充分利用了各種服務器硬件來提升處理能力。 節點與節點之間通過P2P通信,節點內部各模塊通過消息總線通信,這一點與 Fabric 僅僅在共識模塊運用消息總線通信完全不同。
組件可插拔
松耦合的微服務架構,便于各組件將來平滑遷移至更好的算法(比如新的共識算法)或者更好的技術方案(比如新的DB或者新的隱私方案); 也有利于針對一些具體的業務場景,定制一些特定的功能。
高性能
微服務架構將 Chain 與 Executor 獨立出來,Executor 僅負責計算和執行交易,Chain 負責存儲交易, 使得計算和存儲分離,極大程度的提高了交易處理能力; 編程語言采用 Rust,Rust 強調并秉持零開銷抽象的理念在提供諸多高級語言特性的同時,沒有引入額外的開銷,性能可以媲美 C++。 最新版本的交易性能已經可以達到 15,000+ TPS(數據來自 CITA 0.16 版本,在四臺 32 核,64G 的云服務器上部署 4 個節點,每臺服務器配置百兆帶寬)。
穩定可靠
CITA 提供快照工具來對區塊鏈的數據進行備份,可在較短時間內恢復鏈數據。 同時,Rust 借鑒了編程語言領域最新的研究成果,針對 C++中最頭疼的內存問題(內存泄漏,野指針)進行編譯器靜態檢查。 只要代碼編譯通過,就可以保證沒有以上問題,大大提高了應用運行階段的可靠性。
兼容性
CITA上支持使用 Solidity, Rust 開發智能合約,同時也支持以太坊的所有開發工具(Truffle,Zeppeling,Remix 等)。
鏈間互動
在區塊鏈世界里,各種各樣的鏈在不斷的涌現出來。這些鏈如何互相配合形成區塊鏈網絡? CITA 目前提供了一個簡單的跨鏈協議來支持主鏈與側鏈之間的通信。我們也正對跨鏈通信做更多的探索,旨在擴大在各種鏈上運行的應用程序的價值。
工程經驗
CITA 現在已經在銀行,證券,票據等實際生產環境中運行,這其中我們積累了大量工程經驗。
如果你是第一次使用 CITA 的用戶,我們建議你從快速入門開始,在這一章節中我們將帶你熟悉如果快速的搭建起一條簡單的鏈并運行其中的節點。 這以后,你可以繼續探索關于 CITA 的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