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P內打開
    風險提示:防范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的非法集資風險。 ——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滴滴拒絕監管,用戶隱私豈能屢成擋箭牌!區塊鏈能否破局?

    白話區塊鏈 2018-09-13 14:01:48
    微信分享

    掃碼分享

    幾天前,就在距離上次空姐順風車遇害案僅僅過去3個月的時間,一個年輕美麗的生命,再次以同樣的方式,離開了我們……

    作者:公眾號原創 / 來源:白話區塊鏈

    這個慘劇讓人心痛,讓人惋惜,讓人憤慨!

    而滴滴打車,無疑再次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對于事件的具體細節,筆者不想再提及。每一次的提及,對于受害者家屬來講,都是二次傷害。相信大多數讀者,對事件的大概過程,應該也有所了解。

    我同時相信,身處區塊鏈世界的專業人士,除了對此事感到痛心之外,你的腦子里肯定都或多或少閃過這個念頭——如果用區塊鏈來改造滴滴打車,是否有機會避免此類悲劇重現?

    《窮查理寶典》中,有這么一個理論:

    在手里拿著錘子的人看來,所有的東西都會是釘子。

    句話被當今很多人引用,用來形容因為手里掌握了便利的工具,而陷入思維定式局限的人。

    其實這句話用來形容今天的區塊鏈世界,也毫不為過。

    看見什么,都想去中心化,看見什么,都想區塊鏈化。Coinmarketcap上近1900個代幣項目,便是最好的證明,這還沒有算上未收錄的代幣。

    這個世界,真的已經出現上千個需要用當前的區塊鏈技術來解決的問題嗎?

    和這句話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一句話是“沒有銀彈”。(嗯,這句話沒聽說過?好吧,你應該不是《黑夜傳說》以及吸血鬼狼人粉。)

    那么滴滴打車,或者說網約車這個行業,有沒有可能用區塊鏈技術來改造,來避免上文所提到的慘劇再次發生呢?

    一、前情提要 

    其實在白話之前的文章《V神預言將成現實,應用類區塊鏈項目歸零潮即將到來?》 以及《項目歸零潮來襲,前路漫漫何處去?》,都有提到過關于打車鏈的分析,為了防止有些讀者沒有看過,在這兒簡單回顧一下。

    《V神預言將成現實,應用類區塊鏈項目歸零潮即將到來?》一文,從經濟模型和用戶習慣分析了應用打車鏈的可行性。

    核心經濟模型 :

    1.用戶用法幣買打車幣;

    2.打車幣流入司機手里;

    3.司機收到打車幣后,再賣給需要打車的人;

    4.打車鏈越來越流行,打車的人越來越多,打車幣總量恒定,所以慢慢升值。

    從打車幣的波動性,兌換現實物質資料的可能性,通用錢包和流量入口的成熟度,以及區塊鏈及DApp的普及度等角度,在現階段對于打車鏈普及的可行性整體呈悲觀態度.

    《項目歸零潮來襲,前路漫漫何處去?》 一文,從上次慘案的露骨評論一事,分析了去中心化DApp,控制司機以及用戶評論的可行性。

    提出設想如下:

    1.在打車DApp基礎上加入社區概念。司機乘客都有投票權。

    2.以打車鏈的形式存在。公鏈的建立,就是純粹的社區建設,所有功能可能都是以DApp堆積形成的,打車是一個DApp,評價是一個DApp,它們之間可以嵌套。

    而從言論凈化、投票意識、全民認知和習慣而言,目前關于這方面的設想,也都還距離現實比較遙遠。

    而甚至“投票”這看似民主和去中心一事,是否會形成“多數人的暴政”,導致“蘇格拉底之死”一類的悲劇,是公鏈治理更深層次,以及細思極恐的問題,限于篇幅,根本無從討論。

    今天,我們就單純從保護乘車者的角度,看看“區塊鏈化的滴滴打車”,是否有可能比今天的滴滴打車做的更好。

    二、區塊鏈版滴滴打車的乘客保護

    第一層思維:打車鏈出了事,找誰?
    滴滴這次被推上風口浪尖,除了因為順風車的審核機制以及上次出事之后的整改不力,客服的低效、拖沓,導致關鍵的92分鐘被耽誤,也是各大媒體口伐筆誅的焦點所在。

    這兩天已經陸續有媒體查出客服外包來源、錄取標準和收入狀況,并用了“你我的生死取決于月薪3000的滴滴客服外包”這樣抓人眼球的標題,指責“對車主的審核,是乘客生命的第一道防線,而滴滴卻兒戲一般用月薪3000的雇傭兵完成”。

    在這里,無意為滴滴開脫,只是想說,如果你和筆者一樣經歷過一家公司做大做強的階段的話,那么許多非核心部門,尤其是客服部門的外包,幾乎是無法避免之事。

    如果你說這是人命相關,不一樣!那筆者告訴你,如果花費現在十倍的成本,應該可以把現在汽車的安全系數做到現在的兩倍甚至三倍;如果不計成本,甚至可能可以做到像坦克一樣安全,每年因為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數會大幅度下降,無數的生命會因此而得到拯救。

    然而,可能么?

    這個世界幾乎所有的東西都需要成本,包括安全,包括正義,拋開成本去空談,只能是鏡花水月,紙上談兵。

    滴滴客服這次有責任么?當然有,而且很大!

    那如果是一個“打車鏈”,事情會怎么樣?滴滴的客服雖然低效,拖沓,但至少還有個可以聯系和查詢信息的點。如果是一個完全去中心化的“打車鏈”,遇到類似險情的時候,怎么辦?你去打誰的電話?

    第二層思維:零知識證明+一鍵報警,有可能么?

    之前,看到有的文章提出這樣一個方案:

    乘客和司機約單成功之后,app就會把乘客的身份信息、司機的身份信息、車牌號、行程信息一并錄入并上傳到區塊鏈上。而為了解決隱私保護問題,我們可以運用最新的零知識證明(zk-SNARK)或類似的匿名技術。在這樣的情況下,沒有查看私鑰的外人,就無法獲取乘客及司機的信息。而app可自動將乘客的查看私鑰發送給其已設定好的家人或朋友。那么,乘客的家人就可以運用查看私鑰查詢到這筆交易的相關信息。

    此外,app甚至可以帶上一個一鍵報警的按鈕,如果乘客感覺不對或者遭到威脅,就可自動向設置聯系人及警方發出求救信號。

     

    這看似是一個不錯的方案。

    然而,有三個問題:

    1.你有幾個家人和朋友,會用私鑰查看區塊鏈信息的?

    2.如果你的打車信息(其實說白了就是你的出行隱私)可以被家人和朋友隨意查看,你會選擇這樣一款打車軟件(DApp)么?

    3.警方在面對一個去中心化DApp所提供的信息時,他如何判定這個信息是真實有效的?畢竟沒有公司,沒有客服,有的只是一個DApp所提供的區塊鏈信息,所有的警察,都得先接受區塊鏈的培訓。

    第三層思維: IOT+區塊鏈,甚至+AI,有沒有可能?

    這里還有一種更先進,但是短時間內可能還無法實現的設想。

    那就是:利用智能合約,將任何異常狀態自動觸發報警事件。

    當然,這個前提是,第二層思維里面的警察叔叔,全部經過了區塊鏈的培訓,也認可打車鏈或者DApp的自動報警信息。

    甚至再想的遠一點,把AI也加入,不要讓客服去判斷異常狀況,直接利用AI,甚至加入自動駕駛,司機只起到應急作用,再配合中國無處不在的監控,有沒有可能?

    自動駕駛+IOT+天眼+智能合約,從技術上看,很好、很強大!

    開個腦洞:

    • 天眼和合約只做驗證,然后自動根據合約觸發事件,警方根據警報和監控信息做出是否出警的判斷;

    • 和預定路線偏差過大或者定位超時(防止司機車上放信號屏蔽器),自動觸發預報警事件調用監控。

    當然,這種解決方案,在現階段是難以實現的,而且區塊鏈技術在里面也只占了1/4而已。

    更何況,在實施這個解決方案的初期,也會有一堆令人頭疼的問題。

    比如客服去掉,男乘客看到女司機漂亮去騷擾人家怎么辦;報假警怎么辦;應用外信息如何輸入;非量化信息如何判斷;定位超時萬一真的是信號不好怎么辦;AI誤判或者漏判怎么辦……

    這已經不是技術瓶頸,不是產品缺陷,而是利弊權衡。這所引發的爭論,一定會是空前絕后。

    不信的話,去搜搜當前一個無人駕駛事件所引發的法律糾紛,你就可以想象得出,把這一堆高大上的技術堆疊起來之后,會引發多少激烈的爭論。

    第四層思維: 這原本就是一個社會或“人”的問題

    區塊鏈的最核心本質,無非是不可篡改。

    只要整個環節中有人的存在,就必定不是單靠技術,尤其是一個核心邏輯為“不可篡改”技術可以做到的。

    這是一個社會制度、技術發展、獎罰激勵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以僅僅依靠技術驅動,去避免社會慘劇的發生,而不去探究背后的道德倫理、社會弊病,這種想法本身是不是就顯得過于幼稚和可笑呢?

    下載白話區塊鏈APP

    區塊鏈世界入口第一站,人人都能看懂的區塊鏈;24 小時熱點實時追蹤。

    毛片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