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投資 > 理財 > 希夫分叉線與內部分叉線 說明與操作手冊
內部分叉線(Inside Pitchfork)
2019-10-22 18:41:25作者:ZIXUN來源:投稿
希夫分叉線Schiff Pitchfork是用于技術分析中的一種繪圖工具,源于標準的分叉線。(希夫是安德魯的學生,他根據自己的觀察在標準分叉線(安德魯分叉線)的基礎上發展了希夫分叉線。)
內部分叉線(Inside Pitchfork)
用法
內部分叉線是用于技術分析中的一種繪圖工具,源于標準分叉線。
標準分叉線有三個基本組成部分,分別為中線(趨勢線)以及位于中線上方和下方的另兩組線。另外可設置附加線,附加線為距離中線一定標準偏差數的線。
內部分叉線在標準分叉線基礎上改良了起點位置:1、起點位于高點和低點(首先放置的2個點)的1/2水平距離和1/2垂直距離,即中點;2、內部分叉線的起點是位于第三個點所在邊界線的起點,而非中線的起點。
創建內部分叉線(與標準分叉線相同),首先在兩個端點之間畫一條趨勢線,第三個點根據分析預期的內部分叉線位置放置于第二個點的上方或下方。注意內部分叉線默認設置會增加兩條附加線。并且允許加入最多9條附加線。如果有增加附加線,則會保存設置作為之后使用的模板。
內部分叉線與標準分叉線的背后基本思想一樣,本質上是創建一種類型的趨勢通道。只要價格保持在內部分叉線的通道內部則認為趨勢有效,當價格一旦突破內部分叉線的通道則意味著反轉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