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ZIXUN / 來源:資訊
韓國峰會價值觀察:“天秤”敲響的“警鐘”
“建立一套簡單的、無國界的貨幣和為數十億人服務的金融基礎設施。”
2019年6月18日Facebook公布Libra白皮書,給了世界一個過于完美和想象空間的未來金融體系:錨定美元、歐元、英鎊、日元和新加坡元一攬子貨幣,以保證Libra內在價值,從而承擔計價單位、交易媒介、價值儲備等貨幣基本職能。
白皮書一經發布,還未真正應用的Libra立即正面對上了來自政府及主權沖突的約束和挑戰:
2019年7月16日晚,美國國會針對Facebook Libra加密貨幣舉行政府聽證會,主題是《審查Facebook所提出數字貨幣及其數據隱私》。
2019年7月17日上午10點,“審查Facebook提出加密貨幣及其對消費者、投資者和美國金融體系影響”的眾議院聽證會在美國華盛頓召開。
2019年10月5日起,先后有6家機構退出了Libra聯盟。6家機構分別是來自美國的Paypal、Stripe、EBay、Visa和MasterCard,拉美的MercadoPago,Libra聯盟僅剩下一家荷蘭支付公司——PayU。雖然失去了眾多支付公司的支持,但Libra仍有22家全球跨國企業作為Libra許可聯盟鏈的節點存在。
美國幾位參議員,包括Sherrod Brown、Brian Schatz在2019年10月9日直接給Visa、Mastercard、Stripe等機構發函,告訴他們重新考慮與Facebook的數字貨幣關系。
Libra的落地看似遙遙無期,但它是一劑將區塊鏈和數字經濟推到臺前的猛藥,此次12月17日在首爾召開的「韓國峰會」上,將從Libra、數字經濟變革、監管、主權等緯度切入,探討以下問題:
l區塊鏈技術的涌現,給原有的貨幣概念和貨幣制度帶來怎樣的沖擊和影響?
就傳統意義上的貨幣定義來看,貨幣有價值尺度、貯藏手段、交易媒介等功能,將這些功能合一才具備完整的貨幣屬性。
而在新的貨幣研究中,也有將貨幣功能分開使用的聲音。
Libra加強了這類思考:如何確定貨幣的位置?其他的金融資產是否可能替代貨幣?Libra是在貨幣層面抑或是離貨幣還很遠?
lLibra對現有法律規則帶來什么樣的挑戰?如果在法律不斷變化的前提下,還能擁有什么樣的發展空間?
無論是從什么角度思考,始終繞不開對法律、規則的討論,歷史和現有的貨幣和金融系統,都是在政府及法律管制下完善及推動的,包括Libra在內的所有金融科技創新,都不能完全交給自由開發的市場,數字經濟與數字金融的快速發展,已經給原有的法律規則帶來重大影響,在數字化條件下的金融基礎設施領域,更是未來遭遇挑戰的重中之重!
lLibra會體現出怎樣的新技術特征?應該以一個傳統互聯網的產品看待或是其他?這樣的商業邏輯和模式又是什么?
包括人工智能、大數據、互聯技術、分布式技術、安全技術等在內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已經給金融體系帶來深刻影響,全面改變了包括機構、產品、市場、規則在內的金融生態。在這樣的背景下,任何一個新技術的出現都是一次顛覆和變革。Libra其運作模式和運營邏輯掩蓋了背后的技術性,其技術安全、特性、維護都還未能得到充分觀察。要避免概而論之,應達到同一緯度和語境上在去梳理和分析。
關于峰會
「韓國峰會」由GBLS主辦,ZG.COM冠名,Cointelegraph和Coinin聯合主辦,亞洲區塊鏈技術協會,韓國HKB news電視臺,韓國區塊鏈教育研究院,韓國數字貨幣研究院,中日區塊鏈研究院,Coinpost等近百家媒體及機構協辦,邀請20個國家、1000位全球區塊鏈行業領袖、2000家媒體、3000家行業精英共同探討、挖掘全球區塊鏈產業應用未來價值。
舉辦時間:
2019年12月17日
舉辦地點:
韓國首爾帕納斯洲際酒店
峰會官網與報名鏈接:
www.globalblockchain202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