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險提示:防范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的非法集資風險。 ——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PolkaBase 產業賦能第一期

    白話區塊鏈 2019-11-13 11:49:50
    微信分享

    掃碼分享

    11月6日,PolkaBase在ITC歸谷國際中心舉辦了第一期【產業賦能】分享會

    作者:ZIXUN / 來源:資訊

    image.png

    11月6日,PolkaBase在ITC歸谷國際中心舉辦了第一期【產業賦能】分享會,Candaq集團、波卡生態上的MXC極域、pLibra、Litentry和PolkaBase的嘉賓分享了區塊鏈與產業相結合的未來場景。
    本次分享會的精華內容視頻,可以在Bilibili或在文末點擊原文鏈接直接觀看:https://space.bilibili.com/480918141?spm_id_from=333.788.b_765f7570696e666f.2完整視頻請移步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quHLrpaU96VpI041FuIOOw

    01 Candaq 林子昊:區塊鏈的工業結合

    image.png 

    Candaq已經有7年左右投資孵化區塊鏈項目的經歷了,我們很多投資,都是從看paper學術論文開始,先做研究,所以我們給自己的定位是學術型的投資機構。

    很長一段時間,圈子里就是區塊鏈中心的思想,認為區塊鏈可以革新大多數行業,顛覆傳統,但是到2019年,我們覺得區塊鏈有技術、有場景、有優勢,但它不是全部,所以我們現在說要基于區塊鏈,但超過區塊鏈
    區塊鏈如何和工業4.0相結合,首先對區塊鏈的技術會有一些要求,比如一定的tps每秒交易數量,如果每秒只能交易10多筆,那么肯定無法滿足實際應用,其次是跨鏈技術,全球現在已經有幾百條公鏈,這些公鏈上的數據需要互相分享和調用,價值共享,就需要跨鏈技術。我們比較看好波卡,也是因為它解決了跨鏈的問題。
    波卡的創始人Gavin說過,隨著經濟越來越多地發生在互聯網上,我們的生活也逐漸走入虛擬世界中,我們在網絡中復制著我們現實中的社會結構。這句話其實很有意思,目前我們的社會結構是中心化的,所以在網絡上也是個中心化的結構,就比如Facebook可以掌握你的大量數據、決定你的網絡行為等。 很多人問,區塊鏈的應用現在有哪些方向,經過我們多年的一些投資經驗,總結出來9個方向:

    o 可信計算

    o 供應鏈金融

    o 存證業務

    o 隱私

    o IoT和預言機

    o 授權/身份

    o 支付和結算

    o 溯源

    o 數據和AI計算

    今天和我們分享的三個項目,就分別占據了其中的不同賽道。

    02 MXC極域 胡莘:使【物體】的世界旋轉

    image.png 

     

    應用賽道IoT和預言機,數據和AI計算

    我今天很高興來到杭州,杭州在交通、政務上,已經有許多智慧城市的嘗試。我們知道智慧城市涉及許多感應傳感器,它們大部分都將以無線的方式連接,MXC就在無線的賽道上發力。

    目前來說,我們的Wifi、藍牙、3G4G這些通信方式,都是費用比較高、維護很麻煩的東西。5G也馬上就要部署了,而我們的技術其實和5G是互補的,我們通過LPWAN廣域低功率網絡上的無線協議,提供能傳輸40多公里的網絡。在某些方面,我們的MXC協議能比5G連接更多的數據,花費更低的費用,覆蓋更深更遠的距離。
    MXC極域是一個開源的非盈利組織,因此我們做的是一個免費授權的開放網絡,以開源開放的姿態號召大家去部署。我們希望政府和個人一起共建,并利用區塊鏈這個分布式的數據庫技術,打造一個人人可以參與的物聯網。

    這其中有一個叫LoraWan的技術,我們可以運用它在上海、杭州或者紐約的網絡之間,實現跨網絡的支付,目前這個技術是MXC協議獨有的。
    MXC極域的技術架構分為5層,最底下是傳感器,比如垃圾回收、空氣質量相關的傳感器,這些傳感器通過每20到40公里設置的網關收集數據。然后由地區的超級節點,把一個地區的數據匯集起來,再由波卡的平行鏈對這些數據進行管理。而最終生態系統的價值,是由政府等數據購買方輸入,因為這些機構有對數據的需求,以此達到整個生態的一個經濟價值的流轉。


    給大家介紹幾個使用案例:

    1. 商業地產的面部識別

    我們做了邊緣放置了神經網絡的硬件傳感器,通過這個設備就可以捕捉到商場里的人流量、向哪個方向行進等,然后傳輸到波卡的網絡中。這些數據因為沒有人的面部數據,沒有隱私數據,是可以被合法地進行商用的。

    2. 街道停車位

    目前停車數據使用4G、攝像頭采集,費用昂貴也不實用,通過我們的硬件可以以非常廉價的成本對這些數據進行采集。

    3. 火災場景識別

    火災的場景識別通過傳統傳感器是非常困難的,我們用MXC協議和硬件結合,可以放在室外,融合煙霧傳感和紅外傳感,更精確地鑒別火災場景,而不受到人為干擾。

    MXC目前已經和上海楊浦區簽約落地,共同進行部署,這也是國內第一個和政府簽訂協議的物聯網落地,這是一個很大的物聯網經濟,里面有無數的無線傳感器、裝置、攝像頭,大家都可以從建設網絡中獲益。

    03 pLibra 佟林:隱私可信計算技術

    image.png 

     

    應用賽道可信計算,隱私


    我理解的Web3.0核心是Trustless,我們傳統的信任,是通過A信任B,B信任C,然后A去信任C,其中有一個介質的傳遞。但在Web3.0中,所有的應用、協議、服務的最底層都應該是可以被驗證的,是通過邏輯而非中介實現的價值傳遞
    這里面有幾個必要的工具:比如開源是必要的,這樣我才能知道你寫的和你做的是一樣的,然后就是區塊鏈,通過共識來達到信任,這也是為什么區塊鏈在Web3.0這么重要的原因,第三個就是可信計算。
    Web3.0會如何改變產業呢?我覺得通過一個產業升級來改變利益結構。產業鏈條的利益分配會更加明確,比如數據,我之前是騰訊的產品經理,我設計新產品肯定會利用現有的數據,但這個被取得數據的人,并沒有因此獲利,所以這是以前的價值分配不合理的地方。這點我很高興看到國家已經有了一個國際領先的部署,前兩天已經明確把數據放到了重要的生產要素里,要按貢獻進行生產分配。也就是說,數據會成為我們生產要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那么區塊鏈的產業難題是什么呢,最大的一點就是區塊鏈數據要如何保密。因為我們知道區塊鏈上的所有信息數據都是公開的,可溯源和驗證,這雖然滿足了一部分產業的需求,但對用戶來說,他們需要有隱私,而用戶的數據又是極為容易被復制的,所以上鏈的信息有很大的風險。這個問題是非常困難的,有很多公司想解決它,我們也是其中一個。


    目前保護秘密的方案大概有以下幾種:

    零知識證明

    同態加密

    多方計算

    可信計算

    零知識證明目前比較常用,缺點是還沒有在上面實現復雜計算、如智能合約的嘗試。同態加密和多方計算都是非常巧妙的數學計算,結構非常美,但它們的缺點是比較復雜,效率比較低,短期內很難有落地。所以我們選取的技術路線是可信計算。
    主流的芯片廠商比如Intel,已經在他們的硬件里劃分出來了可信計算區域,來做最精密的一些計算,這些區域內的數據任何外部程序無法進去調用,只能由可信設備進行調用,這個技術目前已經較為成熟。
    我們團隊做的叫做Phala Network,也是從硬件層面進行隔離,把大家設備中可信計算環境利用起來,做一個可信的網絡環境,來幫助區塊鏈的應用。

    Phala Network在區塊鏈中想解決的問題,其實就是如何讓智能合約保護秘密,這些能保護秘密的鏈才能真的被企業所應用。最簡單的例子就是,目前的區塊鏈游戲中,還沒有P2P人和人之間的游戲,因為它沒有秘密,你能看到對方的所有信息。另外我們也想通過這個技術來調節供需關系,讓大家利用起來手機里不需要的可信空間。

    我給大家分享一些假想的場景:

    1. 跨國聯盟鏈如何保護本國機密

    比如幾個國家想要一起做一個海關鏈,讓這些國家海關之間的蓋章變成一個自動化的流程,在這個過程中,每個國家都希望保護自己的秘密,但又需要知道別國之間的交易是真實發生的,該如何做?

    2. 數據隱私和分享

    之前提到我國已經將數據作為一個生產要素,那么今后數據之間可以銷售,但是如何保護數據中的客戶隱私呢?如果法律規定傳輸中泄露了隱私數據,企業需要擔責,或者允許用戶自己下載數據,但下載過程中如果被黑客劫走數據,企業也需要擔責,那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3. 先做一個區塊鏈上的斗地主再說

     這些都是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技術來解決的課題。

    最后,我們目前有一個幫助聯盟鏈解決隱私問題的生態共贏計劃,我們會為聯盟鏈或公鏈提供免費的技術咨詢,并以成本價提供技術支持服務,希望我們幫助的鏈或者生態和我們一起,完成Web3.0的愿景。

    04 Litentry:身份授權和認證研究

    image.png 

     

    應用賽道授權/身份,數據和AI計算

    我自己對數字身份問題一直都很感興趣,目前來說,我們越來越多活在一個數字星球中,會有很多的應用第三方要求你輸入自己的身份信息。這就帶來了幾個問題。

    o 隱私泄露:個人的身份信息在被不同的第三方調用時,難免有一些惡意泄露。

    o 大企業的信息挖掘:大公司會使用個人數據來為產品進行個人肖像的繪制。

    o 中小企業困局:中小企業不得不依賴大廠的信息,如果想要獲得信息獨立,那是非常困難的。

    o 高維護成本:而對于擁有大量數據的大企業來說,管理這些海量的信息也需要支付很高昂的管理費用。


    那么Litentry就是想用去中心化的方式管理這些數據,在保護個人隱私的前提下,幫助中小企業更便利和廉價地獲得信息,也減少大公司的維護成本
    我們本來想用以太坊來完成這個需求,但經過研究我們發現,在以太坊上,雖然是可以在不同智能合約間傳遞信息內容的,但這個過程很昂貴和緩慢。比如在開發一個比較復雜的app的時候,如果需要不同智能合約中的數據,那我需要一個后端服務器,然后這些智能合約分別把數據傳輸到這個服務器上。這個過程對于用戶來說,事實上他們需要去相信這些服務器得到的數據來源是可信的,本質上其實可以說,這個服務器還是一個中心化的服務器

    一直到波卡出現,我們看到了跨鏈在這個過程中的價值,才決定進一步推進這個項目。

    那么波卡Substrate能解決哪些問題呢?

    o 不同平臺身份的互通:用戶只需要一個身份,就能在不同平臺上進行使用,不需要重復創建

    o 用戶保有核心數據的隱私:用戶可以將關鍵數據儲存在本地服務器或指定的加密服務器上

    o 整合物聯網和個人身份數據

    o Schnorr25519加密認證和數據認證算法

    o 使用軟件SDK和硬件認證設備,便于中小企業接入使用

    o 促成鏈和鏈之間的數據流動,為物聯網提供更優化的數據

    我們對去中心化的關注點具體是以下幾點:

    o 身份儲存的去中心化:關鍵信息可以被存儲在智能合約里,也可以保存在個人設備或IPFS

    o 身份驗證的去中心化:任何人都可以通過任何設備的公鑰來驗證身份信息的來源

    o 身份關系的去中心化:身份信息的所有權和一些個人信息將透明地放在區塊鏈上,這將使得第三方可以付費使用這些信息。相比傳統的所有權認證的儲存,Litentry的方式將更安全并更便宜

    o 身份來源的去中心:身份來源信息可以由一些官方機構如大學、公司等來提供,這樣也便于處罰惡意節點

    波卡的Substrate為我們提供了最合適的一個基礎結構,波卡的平行鏈相比智能合約有更多的功能性,而同時還能在上面部署智能合約。
    Litentry的構造分為三層:SDK接入的智能合約,Litentry的運行層,然后到波卡的網絡。它的基本功能類似于一個ERC-721的標準,區別在于用戶可以自己定義,而在鏈之間,它可以有針對性地允許部分數據的調用,保護用戶的數據隱私。
    Substrate目前也在快速發展中,未來Substrate會連接智能合約、開發文件存儲鏈、完善多簽和更好的客戶端等,Litentry也會受益于這些技術發展,得到進一步完善。

    image.png 

    作為波卡生態上的技術與應用社區,PolkaBase致力于打造一個能推動區塊鏈技術與應用落地、產生優質內容和產品價值、并吸引區塊鏈行業外部資源與團隊的新一代社區;在技術普及、生態孵化、高校與產業聯合、價值用戶和國際化五大方面,彌補現有社群的不足,推動生態的深化與發展。
    我們相信有真實應用場景的區塊鏈技術,才是真正可以發展的技術。本次【賦能產業】的第一次線下分享會,嘗試將一些區塊鏈真實可落地的場景和大家分享,內容技術而硬核,甚至可以說有些枯燥,但我們很開心地看到有不少嘉賓來自傳統產業,有人從很遠的地方特意趕來,還有好多一直留到晚上10點后還在進行交流。
    我們會繼續努力,希望以后每一次的分享會,都能給大家帶來一些真正的思考和收獲。

    會議部分照片: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12月份polkabase將舉辦第二期meet up。

     

    本次活動的舉辦得到了polkadot官方的稱贊:

    image.png 

    白話區塊鏈

    區塊鏈世界入口第一站,人人都能看懂的區塊鏈;24 小時熱點實時追蹤。

    毛片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