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P內打開
    風險提示:防范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的非法集資風險。 ——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香港Web3嘉年華Day2|DePIN賦能者圓桌討論:助力現實世界擁抱Web3

    白話區塊鏈 2023-04-19 19:40:30
    微信分享

    掃碼分享

    DePIN:Web3與數字化基礎設施分論壇

    作者:ZIXUN / 來源:資訊

    image.png

    Dexter LUO(主持人):大家中午好!我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多DePIN的builder合影,我們也很感激在肖總之后以最后一個panel的方式給大家詮釋DePIN的enabler。我們怎么構建DePIN這個賽道?怎么幫助真實世界去擁抱Web3.0。

    image.png

    我是主持人Dexter LUO,來自fibocom,我們是一個持續聚焦提供IoT解決方案的公司,簡單來說我們是來自DePIN中的"N",infrastructure network這個環節,接下來的寶貴時間交給四位非常重要的speaker,同樣作為一個network builder老玩家和Web3.0新玩家,今天非常感激有這個機會代表大家向四位專家和老師提出很多問題,也歡迎大家珍惜這個傳道授業的機會。接下來請四位嘉賓先介紹一下您自己和所處的公司。
     

    image.png

    Derek QIAN:很榮幸參加今天Web3.0 DePIN的活動。我是Derek Qian,我在安謀科技負責市場和生態相關的業務,包括同互聯網公司廣泛的合作,還有Arm IP產品生態拓展工作。Arm不僅是硬件,而涉及到整個半導體產業,Arm位于硬件產業最上游,是一個IP的提供方。很多及設備基本都是基于Arm設備來的,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關系,我們和DePIN項目之間后續可能還有很多聯系。我們自己也在看,Arm技術怎么很好地支持DePIN技術的發展,希望接下來我們有更好的探討和合作。
     

    image.png

    Ken YU:大家好,我來自RAKwireless。我們進入Web3.0,主要是因為Helium,最早我們跟Helium一起做Helium OG的生產商,因為我們公司專注在物聯網通信網絡的構建和產品,其實就是物聯網的硬件產品。很高興今天來到這里有機會可以跟各位有些討論。謝謝。
     

    image.png

    Melody:大家好,我是Melody,目前就任于JDI,現在是香港代表,主要負責亞洲區域的市場開發與投資。我先簡單介紹一下我來自的公司JDI 自 2019年成立以來,JDI 在加密貨幣行業取得了顯著成就。在過去的三年里,JDI 在為 Helium 社區提供服務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Bobber為Helium提供了超過了400K的熱點,我們會將這些經驗應用于更多項目。如今的 DIMO 和Wicrypt合作,我們不斷探索去中心化無線網絡領域的發展。而我們與DIMO開發新一輪硬件的合作,隨著 DIMO 代幣成功上榜 Coinbase,我們為自己的成就感到驕傲,但同時也深知任重道遠。我們的愿景是通過高質量的硬件和合作伙伴關系,為DePIN和 Web3 帶來更多的變革和價值。
     

    image.png

    Yu JIANG:大家好,我是Jiang Yu,來自SeeedStudio。過去十五年,我們一直植根于開源硬件,為全球的物聯網創新者以及世界500強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部門提供一站式的物聯網解決方案。我們和Web3.0世界結緣,也是從Helium開始的,從Helium連接開始一直到后來和WeatherXM進行物聯網傳感器相關的合作,再到后來與去中心化的存儲、計算平臺Flux合作,逐漸開始在DePIN這個板塊里認識了更多的朋友,希望跟大家交流更多經驗,謝謝。

    Dexter LUO(主持人):非常好。剛才四位嘉賓作為enabler都有很多很好的項目嘗試,大家都提到了幾個關鍵詞,其中一個就是“硬件”。我們來自于DePIN,是一個真實的世界,也是一個觸手可及的世界,但如何把這個世界真的和Web3.0結合起來?在硬件生產、設計、制造這塊,不知道各位有什么經驗可以分享?有沒有具體案例可以分享給大家?我們先請Ken總。

    Ken YU:硬件制造,其實關鍵還是在于自己擅長什么。我有幸接觸DePIN是在infrastructure,現在Helium從LoRa開始到現在的5G,包括WiFi,但其實每個networking的技術的focus,是不同的,比如5G,在base station的knowhow就非常深。所以如果能專注在自己擅長的地方,能提供好的產品,同時在應對很好的crypto的周期,這是作為一個硬件廠家要解決的問題。

    Melody:我們JDI當前正與DIMO和Wicrypt緊密合作,共同推動DePIN項目的發展。這兩個項目都將為Web3生態系統帶來深遠的影響。

    DIMO項目通過實現車輛數據的去中心化,為汽車產業開辟了一條全新的道路。目前,已經有近10,000輛車連接到DIMO網絡,覆蓋了近70個常見品牌。DIMO代幣($DIMO)成功上榜Coinbase,進一步提高了項目的流動性和關注度。DIMO利用區塊鏈技術讓車主能夠實現對自己車輛數據的完全控制,從而開辟了全新的商業模式,包括智能保險、車輛健康監測、汽車共享等。

    Wicrypt則專注于構建全球去中心化的互聯網接入網絡,通過創新的區塊鏈技術實現用戶數據的安全、隱私和自治。Wicrypt的去中心化網絡讓用戶能夠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接入互聯網,同時實現數據的完全掌控,為Web3生態系統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設施。

    通過與DIMO和Wicrypt的合作,JDI幫助構建了一個更加穩定、安全和高效的去中心化網絡基礎設施。這將進一步推動Web3技術的發展,讓更多人能夠從中受益,并為現實世界提供了更加透明、自治和自由的互聯網環境。

    Yu JIANG:剛才Ken總說到了一點,因為做硬件不是一個公司能做所有東西的,所以需要集中精力去做自己擅長的事情。在傳感器這個事情上,我們主要集中在戶外的對環境比較苛刻的傳感器,比如氣象站。weatherxm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全球氣象基礎設施,為了能把數據做準,我們建設了南中國區域目前最高風速的風洞用于標定每個出廠的氣象站,目的是讓傳感器的數據是真實的、準確的、有效的,能服務于保險、農業等各種需要這些準確數據的行業。同時,作為一個過去兩年多一直植根于邊緣計算的公司,我們不僅提供了基礎的硬件,而且提供了超越硬件的配套軟件。比如Flux項目,最開始它是植根于極客的,很多人加入Flux項目是需要精通linux的,我們基于自己的硬件,提供了超越硬件的軟件體驗,讓普通的consumer也能應用這樣的硬件,從而降低了這個DePIN項目的門檻,讓更多人能參與其中。這是我們的一些經驗。

    Dexter LUO(主持人):大家提得非常好,提了真實世界中的衣食住行的很多方面,有出行、環境檢測。我有一些具體的問題。RAKwireless已經比較早地參與到了DePIN的實際項目中,您提到硬件生產制造如何跟token economy做一個比較好的業務結合或互相配合,不知道這塊您之前有沒有遇到問題,如何解決它?以供接下來其他DePIN項目借鑒。

    Ken YU:其實我們跟Helium是開始合作的,crypto周期剛在往上增長的周期,到2022年,整個crypto是下跌的趨勢,所以supplychain壓力非常大,因為crypto price下降非常快,但supplychain基本要三個月去準備,你怎么用這個快速的下降去應對三個月的supplychain?這是一個挑戰,作為一個硬件,因為你看NVIDIA的財報,增長曲線很有意思,他其實在用一年的錢養未來三年,換句話說,今年掙的錢其實不是今年的benefit,是要everage的,也在應對整個supplychain的周期。

    這個周期里,你要focus,你要守自己做的,可以有crypto的項目也可以有非crypto的項目,做很好的一個平衡。第二,可能也是在學習,下一次我們會更有經驗,NVIDIA的財報這次增長周期牛市,和上一次相比,其實他自己也提升了很多,所以可能這種應對可以處理得更好一些。

    Dexter LUO(主持人):我理解,創造Toekn很快,但制作一個可規模商用硬件產品,還是需要一定的周期的,這里面錯配還是非常有挑戰的。非常有意思。

    第二個問題,Melody,JDI涉及到很多不同的DePIN的項目有涉及通訊,也有智慧出行,接下來Web3.0方向,包括Web3.0跟物理世界的結合,DePIN這個方向你們接下來有什么計劃和規劃?

    Melody:JDI未來意在不斷創新和優化我們的設備。其次,我們正與DIMO高密合作,共同研發出一些提供穩定的高質量的項目。目前,我們與DIMO合作的代幣已經到coin base,對項目推廣、流動性也有一定的提高。其次,之前我們跟Helium合作有三年的社會服務經驗,觸及6萬的社群用戶,應用這些經驗,我們將與更多項目進行合作,將去中心化的網絡起到一個更強大的作用,推動整個Web3.0和DePIN項目的發展,致力于這塊的前進。

    因為我們是行動大于語言的,我們將共同在DePIN和Web3.0大環境、社會生態系統中為大家提供高質量的硬件,我們的愿景是通過高質量的硬件和合作關系,為推動區塊鏈去中心化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我們也相信,去中心化的網絡環境會在將來發揮很大的作用,給我們社會、個人帶來更大的價值。所以,我們JDI也是致力于整個社會,讓現實社會更好地擁抱我們Web3.0的大環境。

    Dexter LUO(主持人):非常感謝,有句話特別觸動我,就是一定要行動。JIANG總這邊硬件研發設計上,不僅有過行動,有過實踐,有很多經驗,您在硬件方案設計上可能有超過千款的品類和過往的設計經驗。

    請問JIANG總,DePIN類和非DePIN類項目的硬件生產設計中,有哪些產品設計經驗?甚至業務流程或生態構建有差異,或有共同之處的,哪些可以讓非DePIN的項目經驗能成功應用到DePIN的項目里?

    Yu JIANG:首先,DePIN的敘事跟過去我們接觸的to B或to C類硬件的最大的區別,就是受眾不一樣。比如Helium,Helium的本質是建設基站,過去基站建設者是運營商,有專業團隊,把鐵塔建好、由專業團隊運維,但今天我們是去中心化的這種方式,建設這個網絡的人是誰?是普通大眾。

    這兩者之間,一個專業團隊,一個是普通大眾,就存在巨大區別,所以從硬件角度,首先你硬件不僅要完成的是性能指標,參數指標,更核心的是,能讓普通的人用起來,這是第一步。第二步,還需要利用社區的力量,特別是我們DePIN社區里有很多熱心的volunteer,前期進入項目的人很多都是極客懂技術的人,他們能帶動社區把這個set up、maintain的過程做好,要更多授權于他們,依賴他們,通過DAO的方式去做,受眾是不一樣的。

    第二,談Web3.0,不得不說到安全性。今天我們手上最安全的東西,是Web2.0世界的銀行卡,Web3.0世界的冷錢包。比如Arm,很多安全芯片都是基于Arm的S系列做的。但在DePIN里談到的安全,我看來,不僅指的是硬件本身的安全、私鑰安全,更重要的是我們的硬件本身能和項目一起支撐它的POX,這個“X”可以是POC,可以是prove of location,但我們硬件本身需要一些專業的設計和機制,更好地讓infrastructure長治久安地運行下去。

    第三,DePIN項目和非DePIN項目非常大的一個區別在于,非DePIN項目基本是case by ase的,項目A或B之間基本不會有關聯,A公司和B公司的事情,都是各自的事情。但DePIN項目,項目與項目之間,特別容易產生相互的鏈接與互動。舉個例子,比如WeatherXM開始項目的時候,沒有采用Helium的網絡,是一個P2P的網絡,在家里有個網關,氣象站在200m范圍內部署就結束了。

    這樣有兩個問題。第一,它限制了氣象站的部署,很多有價值的地方沒有辦法部署。第二,規避不了的一個事情是,可能有少部分的bad acter在gaming,可能買了100個氣象站在自己的家里,你沒有辦法prove of location,因為室內沒有GPS。

    那通過跟Helium網絡鏈接,第一可以通過遠距離的低功耗的傳輸實現很多有價值的位置的部署.

    第二,很關鍵的,可以通過Helium的網關,剛才肖總說這是一個非常穩定的授信的POC的基礎建設,那我從哪個網關收到的包就能間接證明這個location是正確的,真實的,也能幫助項目本身更好地運作。

    第三,其實Web3.0還是屬于比較前衛的一個領域,這些人與人,項目與項目之間受眾本身還是有一定的關聯性、重疊性的,把這些項目湊在一起,也能相互之間幫助項目成長。這是另外一個不一樣的地方。

    Dexter LUO(主持人):我作為Web3.0的“小學生”,剛才JIANG總說的我記住了四點。

    第一,對用戶而言,用戶體驗要好,因為硬件是一個冷冰冰的盒子,對消費者來說,是不是好用、易用,甚至后續自服務跟易維護。

    第二,就是社區的力量。

    第三,保底的安全,一定要安全可靠。

    第四,非常有意思,就是某種程度的重用,開始大家接觸的項目特別多,已經開始找到DePIN項目的經濟模型或硬件產品形態的共通之處跟可重用部分。其實作為我們所有這個生態的共同的一個基石,Arm基本是我們所有enabler復用的部分,Arm提供的IP以及下游各種芯片行業,都是我們需要應用的。

    請教Derek,剛剛提到很多DePIN的業務方向跟應用場景,我們知道ChatGPT、AIGC這種方向非常火,這些需求對算力都有著巨量的新增需求。前面也有嘉賓提到了如何組建一個算力網絡或是分布式算力網絡。如果您做一個分布式算力的DePIN的項目,從您的角度,會怎么去做?

    Derek QIAN:謝謝。人工智能確實很熱,我相信一定會在區塊鏈應用、Web3.0應用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我從三個方面來說,第一,設計項目本身,怎么設計?第二,設計出來的東西是不是可行的?最后我給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建議。

    首先,ChartGPT和AIGC是大模型的一個運用。基本分為兩個層面,一個是訓練,另外一個是推理部分。大家知道,大模型現在所需的參數非常多,有1700多億,所以從算力層面來說,只有NVIDIA高算力的卡,并且一來就是上萬張、幾萬張,這不是一個個人或一個小的組織能負擔的。所以,人工智能,尤其大模型的訓練部分,我們還是交給大的機構去辦。但并不是說在這個領域里我們DePIN項目就沒法落地,反而推理上,我們還是可以做很多設計的。

    我跟朋友聊天,朋友說他給兒子買了一個PC機,很貴,2萬多,用的顯卡是NVIDIA4090Ti,非常高端了,但他會一直用嗎?可能用的時間會非常短。對個人來說,這其實是浪費的。因為我們DePIN是去中心化的一個物理基礎設施,我們第一個想法,就是把終端用戶的那些卡、閑置的資源利用起來,資源怎么利用,可以參考Helium的項目,Helium是用LoRa協議設備做一定程度的盤活,那我們也可以讓這些設備盤活起來,設計一個新的協議,建一條公鏈出來,讓所有的用戶能參與。正好現在5G普及了,傳輸方面有可能也能起到促進作用,可行上,包括算力的收集和傳輸時延方面都會有一定程度的解決。

    另外,Web3.0非常講究個人用戶的參與,對分配方面,不光平臺,用戶參與是要有收益的,有一條公鏈的話,發行相應的代幣的話,這樣對參與的用戶就有意愿把他的設備接入網上。

    怎么設計?總而言之,就是把閑置的設備設計一條合理的公鏈,讓大家有意愿去參與。機器打完游戲以后就不要關了,就耗一點電,最后能獲得一些可觀的收益。如此設計,基本就參考Helium的方式做,只不過可能要設計一個新的協議、一條新的鏈來管理這些設備。

    第二個問題,是不是可以用,是不是可行。互聯協議之間就很麻煩,NVIDIA NVlink是非常高速和低時延的協議,推理部分的話,它的數據量也比我們IoT設備需要的計算量、帶寬大很多,5G在上面是可行的,但實際運行起來,可能達不到效果。還有一個問題,scalability可能是有問題的,還是那個打游戲的例子,尤其是模型,可能要切換切分,放到各個設備上運行,運行過程中他說到晚上了,不想開了關掉,因為很吵,那怎么辦?所以還是一個scalability的問題,這個問題我相信這個階段可能不大像IoT設備那么好解決,所以可行上可能是個問題。

    從我們Arm角度來說,當然希望有更多算力設備能得到更好的部署,同時Arm也會是最合適的設備,從服務器一直到IoT領域都會有更多設備的部署。大家百花齊放,我們相信后續如果做,安全的問題是比較重要的,現在大家都在講layer2的東西,說實話最后可能又涉及到大家怎么讓數據回歸到layer1的水平上去,傳統的安全算法可能不能滿足需求,最后的方法可能要做成安全的計算和基礎的計算算力合一的一個模式。

    也就是說,你用分布式的CPU這些東西在提供公鏈算力同時,在旁邊還要加上一塊跑隱私計算的這種算法的東西,形成一個綜合的硬件平臺。

    第三,我的建議是創造一種新的硬件的計算形式,它可能能滿足我們分布式計算的場景。因為Arm這幾年在不停拓展場景,從mobile到服務器的CPU。Web3.0應用方面,我們可能要從頂層上去做設計,能適合Web3.0的分布式硬件的模式,起碼兩塊,CPU提供基礎的算力,另外還需要把隱私計算等融合,保障數據安全,在上面設計合理的鏈條去做分布式的處理。

    當然,也有點加私貨的意思,希望大家可以基于Arm的平臺做更多的創新。

    Dexter LUO(主持人):非常感謝,本來是臨時起意問了一個相對開放的問題,但是錢總回答的還十分詳盡,會后我簡單整理一下感覺一個DePIN項目的BP就完成了。好奇會不會有這樣一個分布式的DePIN項目可以給大家直接參考,如果沒有,在座各位我們會后可以就這個問題進行深入交流。

    最后一個問題,作為一個DePIN enabler生態里的先行者,大家不僅有很多項目的經歷,從實際角度來說DePIN這個事會不會真的改變一些東西或真的有效益的提升?無論真實世界的運行效率還是社區、開發者。這個問題比較泛,大家都是經歷者,也是實踐者,請大家分享一下。

    Ken YU:DePIN跟其他一樣,都是technology,核心就是我們本身要做什么事,人獲得什么樣的受益。我們跟Helium聊,他們也說,現在的專注是怎么用網絡,如果用HNT買了data其實它的value會比bitcoin更高。所以今天這個時間,market我們不能做得更多,但去drive use case,在on top這個network,可能是我們可以做很多事的。比如,我們跟JIANG總有一些農業的,包括building,automation這些,不管你做enterprise的網絡還是做Web3.0的網絡,都要run這些application,所以focus在application,最終才是真正的受益。只不過technology增加了你的adoption rate。

    Yu JIANG:疫情三年我其實沒有辦法體驗Helium這個網絡,去年10月份,我去了趟美國,兩件事情對我觸動很大。

    第一,我第一次上華爾街的樓上,從來沒有去過那種金融公司,那個金融公司賣保險的,需要在偏遠地區部署傳感器,目的是為了能在理賠的時候通過傳感器證明這個事情是自然發生的,不是人為造成的,他說野外沒有網絡覆蓋,我就打開了Helium的map,發現這里有coverage。這是真實世界中在覆蓋不好的地方Helium做的事情。

    第二,從下飛機開始我就把傳感器放到租的車的后備廂,東部西部各開了四五個州,一路上有信號的地圖都能畫得出來。歐美地區現在Helium的網絡,實際已經實現了現實的規模的覆蓋,而且覆蓋還不錯。

    四五年前,有個全球前三大的快遞公司找到我們,說他們幫美國的英語考試機構筆試題從中國或其他國家做完以后運回美國或英國打分的過程中需要全程監控,過去這個事情是做不到的,tracker是不能跨所有國家的,現在有了Helium的幫助,從美洲到歐洲,全部是通的。這就是一種提高。另外一個角度,目前低功耗、廣域網里,Helium可能打造了一個全球范圍之內打通的唯一的一個網絡。這也是一個創新,一個提升。

    Dexter LUO(主持人):感謝大家的分享。聽了今天具體的業務場景介紹以后發現,DePIN這個事情并不是純粹從token incentive這個角度出發去做一個事,還是始于理想、最終有用,無論是剛才Ken總提到Helium的資費比傳統的license的運營商便宜,還是JIANG總介紹的傳感器在哪都可以看到對應的基礎設施。今天議題我們互動環節就到這里。在我們現場展廳背后,都有我們相關參與公司的booth,有些實物產品,歡迎大家會后跟我們做交流,共同參與到DePIN的構建中。

    今天圓桌到此結束,感謝四位嘉賓!

    下載白話區塊鏈APP

    區塊鏈世界入口第一站,人人都能看懂的區塊鏈;24 小時熱點實時追蹤。

    毛片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