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paramonoww
翻譯:白話區塊鏈
目前市場上一切真的都在朝著 AppChains(應用鏈)發展嗎?是的,但其實也不完全是。
DApps 遷移到獨立鏈的主要原因是它們認為自己正在被“掠奪”。這個說法其實并不算錯,因為大多數 dApps 并不盈利。可以參考最近 @zkxprotocol 關閉的例子,以及過去的 @utopialabs_、@yield、@FujiFinance 等許多應用的案例。
但是,真的是商業模式存在嚴重缺陷,還是這些協議實際上被“掠奪”了呢?DApps 的主要(通常也是唯一的)收入來源是手續費。用戶支付手續費是因為他們直接從中受益。
然而,用戶并不是唯一從 DApp 的使用中獲益的參與者。在交易供應鏈中,有幾個角色都能從中獲利,主要是區塊提議者,盡管他們是最后一個看到交易的人。在 L2 上,這些角色是排序者(sequencers)。
雖然并非所有的 MEV(最大可提取價值)提取都是壞事,但 dApps 所創造的價值被剝奪了,它們并未獲得應得的全部價值。
目前有三種解決方案:
1)成為一個應用鏈。
2)選擇一個能夠返還價值的 L1/L2。
3)實施應用特定的排序機制。
像加密領域的所有事物一樣,每種解決方案都有其權衡利弊。
1、成為應用鏈:高成本 + 高價值
你會獲得無數的好處:可以隨意提取價值、控制自己的網絡(如果你是 L2)、更容易擴展、避免爭奪區塊空間等等。
缺點是:成本真的非常高,真的很貴。而且難度也更大,因為你需要同時構建應用和區塊鏈。
即使你想構建一個 L2 并使用類似 @alt_layer 這樣的解決方案,也不例外。
認為每個應用最終都會成為應用鏈的觀點并不完全成立,原因有三:
-
并不是每個 dApp 都大到需要遷移到應用鏈。
-
有些 dApp 可以直接受益于底層鏈的架構。
-
還有一些 dApp 在其他鏈上已經非常舒適。
2、能返還價值的 L1/L2:低成本 + 中等價值
在 rollup 或 L1 上部署應用的成本低得多,因為你無需為驗證、包含、共識、交易流程等實施新規則。
對于 rollup 來說:將你的應用從以太坊遷移到 rollup 通常非常容易,因為 rollup 要么與 EVM 兼容(例如 @arbitrum),要么與 EVM 等效(例如 @taikoxyz)。
你仍然需要考慮底層鏈的架構,但無需從零開始構建。
或許在未來,我們會擁有真正的鏈抽象,開發者只需關注他們的 dApp,而不用關心其他任何事情,不過這是另一個話題了……
開發者獲得的回報是中等價值,因為雖然不是最高(你不擁有鏈的經濟),但也不算低(除了手續費外,你還能獲得一些價值)。
目前,這種方法的實現還很少,因為與 dApp 共享 MEV 仍然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我們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發。
3、應用特定排序:中等成本 + 不確定價值
應用特定排序的概念相當新,很多人常把它與應用鏈混淆,但它們的區別很簡單:
-
應用鏈關注的是排序和執行。
-
自排序的 DApp 只關心排序,將執行“外包”給 L1/L2。
這是中等成本的選擇,因為除了構建 dApp 外,你還需要考慮交易的排序,而它的價值不確定,因為這個概念相對較新,存在各種問題。
首先,你依然依賴提議者,因為在包含游戲中:你可以發送任何你想發送的交易包,但是否將你的包包含在區塊中,取決于提議者。
如果你提取了所有的 MEV,那么提議者沒有明顯的動機將你的包包含在區塊中。
這就為提議者開辟了另一個激勵市場。DApp 和提議者應當合作,否則雙方都無法獲得任何價值或權力。
其價值不確定的另一個原因是,我們還無法確定 L1/L2 分配的價值是否會超過 DApp 通過排序交易為自己創造的價值。
4、小結
任何鏈都是一片黑暗森林(不僅僅是以太坊!)。所以回到最初的問題:一切真的都在朝著應用鏈發展嗎?
1)是的(有些 dApp 擁有自己的鏈比留在現有鏈上更有利)。
-
不完全是(還有其他更適合 dApp 需求的解決方案)。
這片森林足夠大,可以探索所有選項。
世界(加密領域)的每個景觀都有其多樣性,所以選擇最適合你需求的,或構建自己的解決方案吧!
本文鏈接:http://www.zhucexiangganggs.com/kp/du/08/5366.html
來源:https://x.com/paramonoww/status/1824430685295349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