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五火球教主 / 來源:白話區塊鏈
根據研究報告顯示,在2018年11月份,市面上已經有多達57種穩定幣。把時間向回撥一年,被大家熟知的便只有USDT,或許小部分用戶還知道MakerDao、BTS的BitUSD以及Bitcny的。
穩定幣是一個相當“牛”的發明,因為即便是圈內最穩的比特幣,其波動性也是大的讓人咋舌,在一個波動性大的市場,人們對于一般等價物的期待,穩定是第一要務。就這樣,波動小的穩定幣,在2018年整體大熊市的背景下卻呈現出井噴之勢發展。
當前的穩定幣主要分為三個流派:
1、法定資產抵押類穩定幣:USDT,TrueUSD,GUSD,PAX等。
2、 算法銀行/鑄幣稅類穩定幣:Basecoin,Reserve,CarbonMoney,Kowala,Fragments等。
3、數字資產抵押類穩定幣: Bitshare,MakerDAO,Alchemint,XPA,DUO等。
具體技術細節在白話之前的文章《老穩定幣老不穩定,新穩定幣能否全搞定?GUSD背后的秘密!》有介紹,有興趣的老鐵可以點擊鏈接閱讀。
你可能會好奇,穩定幣這東西又沒啥復雜的,怎么會被歸類到“有場景,沒技術”類別了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真正的兩大穩定幣,還沒誕生。
當前的穩定幣,幾乎所有的“法定資產抵押類穩定幣”,都是由公司或是機構發行,比如USDT是由Tether和Bitfinex發行,GUSD是Gemini交易平臺發行,PAX是由Paxos發行。
而“數字資產抵押類穩定幣”,熟悉比特股的朋友,對其由于區塊鏈資產的巨大波動導致爆倉的事情應該印象深刻。
而真正的殺手級穩定幣,應該是如下兩個:
1、一個真正代表區塊鏈去中心化精神的,“算法銀行/鑄幣稅類穩定幣”。在這個領域,人們曾對領頭羊Basecoin寄予厚望,然而最近的Basecoin清退事件,讓這個領域蒙上了一層陰影。
2、由國家主權背書,政府或是中央銀行發布的“法定數字貨幣”
這兩大殺手,目前市場依舊在等待。
2019年還有一類值得引起注意的“類穩定幣”,是依托與公鏈自身的穩定幣,或者說,自帶穩定幣的公鏈。
在這里拿一個2019年即將出現的公鏈A代幣做示例。
傳統的區塊鏈代幣在價格上通常會有有劇烈的波動。而公鏈A將使用“Elastic-Supply”(“彈性供應”)來防止這種劇烈波動,幣價是穩定的,讓供應來波動。
舉個例子,當公鏈A的代幣需求增加時,你手里所持有A代幣數量會增加,而當需求減少時,公鏈A以適當機制減少代幣總供應量。不過不用擔心,代幣不會從持有人錢包中移除。
在這種情況下,所有人都不必擔心在支付代幣之后,接受方所獲得的價值下降,這對于支撐大規模商用,有著極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