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郎 / 來源:
如果EOS項目順利落地,公鏈上線,正常運行,EOS is the killer to ETH, 是有可能實現的。
前言:在區塊鏈的多個熱門話題里,EOS一直都是難以忽視的一個——“EOS超過ETH”的言論也始終不絕于耳。之前大家都將注意力集中在計算速度,并發處理等等方面,本文從更多角度來說明EOS和ETH的差異,也表明了作者的一個觀點,即
在進一步討論之前,我們需要先回答一個問題——為什么EOS會問世?區塊鏈的世界里是否真的需要EOS。
為什么EOS會問世?是否真的需要EOS?
比特幣推出后不久,少數的極客們開始認識到,比特幣背后的區塊鏈技術潛力巨大,而不僅僅是作為新電子貨幣的基礎。實際上,在比特幣發展的短短幾年內,幾十個新的分布式應用程序就建立在比特幣背后的類似于公共賬本區塊鏈技術之上。
其中比較成功的包括:加密消息傳遞(Bitmessage),分布交易平臺(Bitshares),賭博/博彩(Peerplays),云計算(Golem),當然還有社交媒體(Steem /Steemit)。在這個新的區塊鏈經濟中,創新者和應用程序開發者面臨的一個挑戰就是從頭構建一個新的區塊鏈應用程序的困難。
最重要的是,通過傳統的工作量證明(POW)和股權證明(POS)共識機制,網絡和應用程序的安全性依賴于大量的hash能力(hashing power)/或大量的網絡代幣。對于小企業主和創業公司來說,這些挑戰使得進入行業的壁壘高得不切實際——一家小型創業公司無法獨立投資于分布廣泛,功能強大的計算機網絡來保護其應用程序。
當然,其他共識機制,例如,股權委托證明(DPOS),可以由相對較少數量的處理器來操作,而不會有相同的網絡安全問題,但是對于那些開發者來說仍然會存在其他問題,包括如何實現大規模分配網絡代幣,還有開發,密碼和區塊鏈技術來與應用程序交互。
舉個例子,如果每個電腦游戲設計師都必須從頭開始專門構建一臺計算機來運行一個給定的游戲,同時他們不得不開發一個游戲特定的操作系統,以在游戲和計算機之間傳達指令,如果是這樣的設計模式,絕大多數的游戲和應用程序將永遠不會被建立。
以太坊可以看作為分布式應用程序(DAPP)的開發和運行平臺,用戶可以信任這些DAPP將按照程序的設計來運行,而不受第三方的干擾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以太坊網絡提出了智能合約平臺的思想。。目前,以太坊網絡的市值已經超過約為1000億美元,足以證明了智能合約平臺的需求。
Dan Larimer(Bitshares,Graphene和Steem / Steemit的發明人)與eos.io團隊宣布開發EOS,這是一個共識區塊鏈操作系統,給程序開發者提供數據庫,帳戶權限,日程安排,身份驗證和基于Internet的操作系統。
因此,EOS將為開發人員提供所需的工具,使他們能夠專注于其應用程序的特定業務邏輯,而無需擔心密碼實現或與分布計算機(即區塊鏈)的通信。此外,EOS將使用并發機制來實現可能的區塊鏈可擴展性,以實現潛在每秒數百萬次的交易。
本文將介紹EOS和ETH以太坊在一些技術能力和局限性、以及平臺之間設計理念的差異。
1.設計理念
EOS和ETH以太坊網絡之間的主要區別之一在于網絡背后的設計理念。。正如github上Ethereum Design Rationale文檔所說:Ethereum沒有“特性”,拒絕構建“甚至是非常常見的,作為內在的協議部分”。
這個基本原理減少了應用程序之間的膨脹,但是它也需要許多不同的應用程序來重用代碼,如果平臺本身提供了某些更常見的功能,那么應用程序開發人員的效率收益肯定可以實現。
與這種方法相反,EOS認識到許多不同的應用程序需要相同類型的功能,并尋求提供這些功能,例如許多應用程序所需的加密算法和通信工具。有了這個理念,EOS將引入通用的基于角色的權限,用于接口開發的Web工具包,自描述接口,自描述數據庫方案和聲明性權限方案。
我的理解是,EOS提供的這些功能對于簡化用戶帳戶的生成和管理,以及權限和帳戶恢復等安全問題將特別有用。
2.共識機制與管理
EOS和以太坊之間的另一個明顯差異在于區塊鏈共識機制和整體區塊鏈治理方法。鑒于以太坊使用工作證明(即將切換到混合工作證明/證明),EOS將使用石墨烯技術,該技術利用股權授權共識機制(DPOS)。這一選擇對商業可擴展性具有重要意義,會在下面將對此進行介紹。
Ethereum網絡背后的當前工作量驗證實施的一個問題是難以修復已損壞的應用程序。例如,以前DAO遭遇了嚴重的bug /黑客攻擊。值得注意的是,那些具有“code-is-law”思想的人認為DAO是一個“特性”,而不是一個失敗,用戶應該更加負責任地更仔細地理解代碼。在任何情況下,DAO失敗都表明,在以太坊破產的申請,可能導致投資者面臨潛在的重大損失或破壞性的硬分叉。
通過以太坊現有的工作量共識機制,每個硬分叉也會導致產生多個競爭鏈的風險,正如以太坊,以太坊經典的拆分發生在DAO失敗之后。此外,為了修復破壞的應用程序,破壞性硬分叉是需要的,這對整個以太坊網絡也是有傷害的。
相比之下,EOS包含凍結和修復破損,即凍結應用程序的機制。例如,如果DAO已經在EOS上實施,它可能已被凍結,修復和更新,而不會中斷其他EOS應用程序。此外,EOS的DPOS共識機制在硬分叉期間不可能產生多個競爭鏈。 Steem網絡所經歷的十八個成功的硬分叉也證明了這一點,該網絡也采用了Graphene技術。此外,EOS將包括一個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憲法,建立一個解決爭議的共同管轄權,它還將包括自我資助的社區福利應用,將通過加權投票選定。
3.可擴張性
為了將平臺視為具有商業可行性,可擴展性至關重要,這也是EOS和以太坊不同的一個關鍵領域。
目前,以太坊網絡受限于CPU的單線程性能。早期的測試網絡實現了每秒25個交易(在某種程度上優化的條件下),通過優化,這個網絡可能會增加到50或100 tx/s。然而,在真實應用的負載下,以太坊網絡的當前交易限制可能在10 tx/s以下。過去,這個網絡已經不堪重負,交易量大,除了收費最高的交易,都被拒絕。這在最近的項目眾籌募資中尤其明顯,例如Status眾籌時,ETH代幣遭遇了大規模的閃存崩潰。
分區( sharding)是一個技術上具有挑戰性的概念,肯定會增加網絡的復雜性和攻擊面,并可能降低網絡的安全性
請注意,Vitalik Buterin已經制定了一個嚴格依賴分區概念的“無限可擴展性”路線圖。據我了解(這是不好的),。
我絕不會將分區作為成功擴展以太網網絡的可行方法,雖然很可能會成功實施,以便在可擴展性方面取得合理收益。
一旦實施,EOS將可能成為唯一能夠處理真正的商業規模分散式應用的平臺:
但是,就可擴展性而言,EOS將比以太坊網絡有兩個顯著的優勢,
EOS將使用并發機制來擴展網絡,可能高達每秒數百萬次的交易。如果實現這些基準,EOS應該能夠支持數千個商業規模的DAPP
首先,EOS將依靠Graphene技術,這已經在壓力測試中顯示出每秒達到10,000-100,000次交易;其次,。 EOS將使用異步通信和單獨的執行認證來實現加速,并且由于它不會有交易費用,所以EOS也不需要計數操作。
4.DoS攻擊
以太坊網絡已經被證明容易受到這種DOS攻擊的影響,而EOS應該無法忍受這種攻擊。
討論網絡潛在的攻擊媒介也很重要,這與網絡的可擴展性相關。DOS攻擊是惡意攻擊者利用流量對網絡進行垃圾網絡攻擊,以防止合法流量通過。我認為,
在以太坊網絡中,眾所周知,礦工優先選擇高收費交易來增加區塊鏈。由于網絡中的帶寬和計算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很容易想象,一個惡意設置高費用卻不正當的交易,有效地阻止了許多低費用的合法交易。
你或許會認為這可能是在網絡上執行的一個昂貴的攻擊,但在有經濟刺激的情況下這樣做也是有的。還是拿Status眾籌舉例,當時就有類似的事情發生,以便以巨大的折扣有效地接收眾籌代幣。這激發了土豪玩家通過高費用交易來制造網絡混亂,以確保交易完成。然而,這對以太坊網絡造成了嚴重的缺陷,因為單一應用或智能合約可以有效地將整個網絡凍結。
相比之下,EOS應該不容易受到DoS攻擊。
EOS代幣的所有權,使用戶在網絡帶寬,存儲和計算能力方面占有比例。因此,網絡垃圾制造者只能消耗其EOS代幣賦予其網絡的比例。
DOS攻擊可能在一個給定的應用程序上會發生,這取決于應用程序的設計,但這些攻擊永遠不會破壞整個EOS網絡。在EOS網絡上投入很少股份的創業公司將保證可靠的帶寬和計算能力,哪怕是許多其他惡意行為者試圖發送幾個大型網絡應用程序,也很難影響整個EOS網絡的安全。
5. 經濟效益
EOS和ETH以太坊網絡的不同經濟模式。基本上,這是一個所有權模式和租賃模式的差別
最后,我想再簡單地討論。
通過以太坊,每次計算,存儲操作和帶寬利用都需要GAS費用。此外,由于礦工優先選擇收費最高的交易,所需費用波動可能高得驚人。在前期的眾籌活動中,這一點特別明顯,即使是小事務,100美元的gas費仍然還會太少。此外,正如上文所討論的,這個經濟模型創造了一個場景,在這個場景中,富人可以用高費用的交易淹沒整個網絡。此外,這種模式要求開發者和創業公司在整個應用程序的開發和部署過程中持續地收取燃料費。
EOS將利用所有權模式,其中持有EOS代幣給予用戶在網絡帶寬,存儲和處理能力方面的比例份額
相比之下,。這意味著,如果某人擁有1%的EOS代幣,則無論網絡其他部分的負載如何,他們總能獲得1%的網絡帶寬。通過這種方式,小型創業公司和開發商可以購買相對較小的網絡部分,以獲得可靠的,可預測的網絡帶寬和計算能力,并在需要擴大應用程序時簡單地購買更多的EOS令牌。此外,由于網絡交易費用為零,除了首次購買EOS代幣外,沒有網絡開發成本。然而,如果愿意,這些當然總是可以出售以回收最初的投資。
本文參考資料:
1.http://steemit.com/eos/@trogdor/eos-vs-ethereum-for-dummies
小編注:經過上述幾方面的比較,相信不難看出并能理解作者對EOS的觀點。如果你有不同意見,也歡迎針對上述內容在本文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