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五火球教主 / 來源:白話區塊鏈
殺手級DEX還未出現
最為可怕的一點是,目前成交量已然秒殺二三線交易平臺的DEX,卻依舊只是處于一個快速迭代和快速發展的初期階段,簡陋的不行。
Uniswap那幾百行的代碼,無比簡單的前端。

Cruve更是讓人感覺回到了win95的時代。

然而交易費用一次好幾美金,交易時間1-20分鐘不等,加個速2-10美金……這些都嚴重影響了用戶的交易體驗。
想象一下等ETh2.0出來,或者Layer2與AMM打通了之后的DEX,有著比擬CEX甚至更好的深度,接近的成交速度與相應時間,接近的費率,又有著上文所提到的一個錢包打通所有DEX的便捷以及資產盡在我手的掌控感……
到那時,CEX會不會基本淪為法幣出入金通道而已?
三大可能不會,但是二三線的一眾交易平臺,真的是讓人擔憂……
在ETH2.0出現之前,眾多項目已經開始了這方面的探索。比如FTT宣布要基于高速鏈Solana建立一個衍生品DEX,叫做Serum,還兼容ETH,這幾天各路媒體是鋪天蓋地的在宣傳,長達7年的代幣解鎖時間卻依舊被各路機構一搶而空,另一個基于DAG技術的高速鏈Fantom打造的DeFi平臺離上線也不太遠了,集DEX,借代等一體,同樣兼容ETH,而第一個跑出Zk-Rollup應用的路印,已經開始思構思基于ZK Rollup的L2互連互通了……
在真正的成熟版DEX出現之前,單單是這些升級版的DEX,便可以在已經節節敗退的CEX傷口上,再撒一把鹽!
DEX的問題
Dex畢竟只是個起步階段,還有許許多多的問題, 在上篇《DEX“大賭場”存大問題?主流DEX的缺陷或已暴露》中,我們已經做了匯總,包括常見的門檻,速度,費用,騙局等等。最近筆者在思考DEX的時候,又想到幾個新的,有必要讓讀者知道,所以放在文尾:
1.騙局實在是太多 - 如果你做Uniswap的合約監控的話,你會發現每天在Uniswap上發行的新幣,差不多會有3位數……這其中絕大多數項目都是騙局,在這種地方找好項目無異于大浪淘沙。比如最近最火的YFI和YFII,緊接著Uniswap上就有了YFIII和YFIIII,據說YFIII的合約設計是只能買不能賣,有些上當受騙的玩家買了之后看著價格蹭蹭漲還挺高興,等到他們想賣的時候,就……
2.智能合約的安全性 - 除了私鑰的保管或是泄露,當前DeFi或是DEX還有個更大的安全隱患。你有100萬USDT,轉1萬去CEX,不光交易平臺跑路還是被黑,你的損失最大就是一萬,而且大交易平臺的話很有可能得到賠償。DeFi的話,你轉1萬去一個合約,出了問題,有可能整個100萬USDT全都沒了,哪怕私鑰完全沒有泄露,但合約的授權有可能讓黑客可以利用漏洞調動你錢包里的所有的資產,這個細想想還是挺可怕的事兒
3.AMM的大戶把控 - AMM(做市商)最終很有可能,會是和POW一樣,收斂于類似的模型。AMM的初心是讓大家都來提供一下流動性,然后給你獎勵,讓用戶既是用戶,又是流動性提供商正如POW,初心是每個用戶既是用戶,又是礦工。
然而到最后,看到比特幣ASIC礦池把持的結局,便不難想象,AMM的流動性供應商,也一定會收斂到幾個大戶或是巨鯨提供者那里,或者換句話說,收斂到資本那里,在大資本面前,散戶所能提供的流動池占比,應該是微不足道。
到時候AMM的DEX想要操控一個幣的價格,幾個大的流動池一撤走,然后進行少量的買賣行為,就可以對幣價造成較大拉升或是砸盤效果。沒辦法,這畢竟是個資本說了算的時代感覺,甭管你什么算法,機制,治理玩出花來,最終,還是敵不過”資本”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