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ackyLHH / 來源:白話區塊鏈
共振幣中,人氣最高的是V*S。今年2月份的時候,V*S 的價格不到2元,這幾天最高價格超過了80元,流通市值達72億元,可以在加密貨幣市值排行榜上排名13名左右。
不到兩個月,超過40倍的漲幅,在當前的熊市背景下,著實賺足了投資者的眼球,甚至很多剛入門的用戶也跑來問大白:什么是 V*S?什么是共振模式?是下一個區塊鏈紅利嗎?
在進一步解釋之前,大白先給出結論:以 V*S 為代表的共振幣,雖然營銷手段很高明,但其本質依然是資金盤,最后的結局基本是“一地雞毛”。你惦記著高額利潤,別人惦記著你的本金,所以要遠離共振幣。
下面,以 V*S 為例子,給大家說說什么是“共振模式”,為什么本質是資金盤,大家應該遠離。
根據官網的介紹,V*S 是專注于隱私網絡的區塊鏈項目,發行總量為21億,其中項目團隊預挖1億。這1億中,有7052萬是用來籌集項目資金的,籌集的是BTC。
V*S 推出了自己的錢包,可以同時存儲BTC和V*S。使用這個錢包,只要用戶導入比特幣私鑰或是注冊比特幣錢包,就會對應地生成一個 V*S 錢包。用戶可以將錢包中的BTC單向兌換成 V*S,這個單向兌換的過程稱為“共振”。從這個角度看,V*S 的資金募集方式,和2017年很多項目用ETH進行1C0并無本質差異。
V*S 營銷手段高明的地方在于,它非常巧妙地運用了投資者的FOMO(害怕錯過)心理。用比特幣可以單向兌換(共振)V*S 的數量,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越來越少,直到最后1個BTC兌換1個V*S。換句話說,參與越早,成本越低(用比特幣計價),參與越晚,通過兌換(共振)得到 V*S 成本越高,從而推動 V*S 價格的不斷上漲。
這個設計激發了很多投資者的投機心理,不少人一股腦兒地往錢包充值 BTC 去兌換 V*S,抱著僥幸心理,總覺得后面還會有源源不斷的人來接盤。這和以太坊上曾經紅極一時的現象級應用 FOMO 3D 很類似,FOMO 3D也是前面參與的人能享受后來參與者投入的 ETH 分紅。
另外,和傳統的資金盤、CX類似,V*S 也采用“拉人頭”模式,有著十二層級的強力推廣分成。如果你在社交媒體上看到有人盛贊共振模式并留下渠道吸引你入局,你需要特別警惕,因為他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拉你入局,從你身上得到分成。
V*S 打著“以中本聰精神之名,還比特幣自由”的旗號,號稱可以通過OTC(場外交易)更方便快捷地兌換各國的法定貨幣。殊不知,比特幣才是目前世界上接受程度最高的加密貨幣。V*S 在白皮書里描述得天花亂墜,目標宏大,可有媒體卻爆料稱 V*S 在GitHub上的核心代碼完全是復制了比特幣的代碼。V*S 創始團隊匿名,項目圈錢后跑路或是發生其他事故,投資者即便想要維權也無法得知該控告誰。
最后,大白再次給大家敲響警鐘,提示風險:以 V*S 為代表的共振幣,雖然營銷手段很高明,但其本質依然是資金盤,最后的結局基本是“一地雞毛”,大家要遠離。
你還知道或是聽說過哪些區塊鏈行業里的騙局?歡迎在留言區分享,讓更多的人看到后避免“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