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險提示:防范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的非法集資風險。 ——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比特幣10年紅利沒“吃”到多少?別急,下半場至少還有6大機會

    白話區塊鏈 2019-09-03 09:42:38
    微信分享

    掃碼分享

    為什么加密資產現在除了比特幣外會落得現在這般田地呢?問題到底出在了哪里?區塊鏈初期的下半場機會又可能會在哪里?比特幣成功了,但區塊鏈革命還有很長的路可以走。

    作者:木沐 / 來源:白話區塊鏈

    許多人本來懷著希望進入加密市場,原以為可以搶占區塊鏈技術變革的先機,夢想著獲得諸多紅利逐步實現財務自由。但現實告訴我們,真的太難了。區塊鏈初期的上半場已經過了才知道,原來所有的風頭都是屬于比特幣的。

    中本聰魔咒系列前兩篇文章中,我們看到比特幣已然接近成功,但多年來大部分人都選擇了忽視它,到頭來只能望洋興嘆的同時充斥著FOMO情緒并用慣性思維“上車”守株待兔,希望能抓住下一個“比特幣”的機會。

    按理說,早早搶占先機也是順勢而為,這并沒有錯,但為什么加密資產現在除了比特幣外會落得現在這般田地呢?問題到底出在了哪里?區塊鏈初期的下半場機會又可能會在哪里?

    中本聰魔咒 下

     01 
    群雄逐鹿:頭部公鏈變局背后的機會

    機會1:頭部平臺型公鏈格局成型

    留給大部分平臺型公鏈的時間不多了,曾經如雨后春筍般爆發的公鏈市場將在充分競爭過后開始逐步萎縮,即便是曾經紅極一時的小公鏈都已經開始吃不消:主要成員出走、團隊裁員、資金吃緊、吸引不來開發者、甚至連節點都要項目方自己來運維、曾經的周報也變成了雙周報,再過段時間或許就變成月報了,然后就可能再也沒有然后了。

    開發進度緩慢、生態建設跟不上節奏的公鏈將與頭部幾個公鏈逐漸拉開距離,一些頭部公鏈開始從其它公鏈手里大量吸引資金、用戶、開發者的涌入。在頭部平臺型公鏈格局成型時的機會是不少的,因此即便目前看到的頭部平臺型公鏈們,只要能夠穩住生態不出大問題,依然還有巨大的空間,且相比小公鏈成功的幾率更大得多。

    機會2:大船難掉頭

    當前的頭部公鏈縱然已吸收了眾多共識,但它們基本都存在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龐大的身軀再難以靈活轉變,并由此引發的一些難以解決的矛盾時就會得以產生新的需求,就好比《中本聰魔咒中:比特幣不是區塊鏈的全部》一文中提到的比特幣難以滿足更多需求后徒增的各種項目一樣。因為大項目不論是資金還是生態都算是“富得流油”,但假如大項目的社區發現當前的方向是錯的,它們不得不轉向掉頭時可能會就此產生大問題。

    很多人認為以太坊從POW機制轉向POS機制就像高速運行的汽車更換發動機,以太坊2.0的升級難度可想而知,于是它也被認為有相當的概率會難產,那么若以太坊2.0真的難產了,千億市值和龐大的開發者、生態用戶群會流向哪里?這也是一個值得提前埋伏的機會。

    機會3:公鏈生態繁榮紅利

    因為公鏈特別是平臺型公鏈作為區塊鏈基礎設施未來必定會承載巨大的價值所以一直都備受矚目,就在大小公鏈們競爭劇烈的同時,也出現了一批游走在公鏈之間的項目,依附于頭部公鏈又不完全依賴,不會因為某些公鏈消亡而跟著消亡的一些輔助公鏈生態應用落地、給公鏈上的資產帶來拓展性、流動性和流量等給公鏈解決各種問題的協議、跨鏈、第三方平臺型項目。這類項目不直接與公鏈競爭,卻可以依附在生態繁榮的公鏈上吸取“養分”,例如DEX協議、去中心化儲存協議、DeFi相關的協議、跨鏈協議、能帶來流量的內容與游戲平臺等等,隨著整個大公鏈環境的繁榮,許多場景也被頻繁需要,它們的價值自然就開始發光發熱。

    如果說區塊鏈是一個大趨勢不會變的話,那么成為贏家能吃上“肉”的一定會留在最后,能避免公鏈殘酷的競爭并立于不敗之地的這類項目如果能活下去,那么它成功的概率相對哪些已經“無米落鍋”的小公鏈來說更大的多。

     

     02 
    “畫大餅”已無用:率先落地賺錢才是王道

    機會4:未來吃香的一定是能率先落地賺錢的

    從一項新科技被發現到被炒作這個階段里,很多人可能只需要“畫一張大餅”就能圈到不少錢,就是告訴你他的宏偉理想和他帶來的明星團隊實力,就像是區塊鏈初期的上半場一樣。最后一地雞毛以后,大部分投資人都被充分教育過、交足了學費以后,也就不會再相信“畫出來的大餅”了,而他們更愿意相信和支持那些已經落地,能真正賺到錢的項目。這個邏輯最開始在熊市尾部的平臺Token上被驗證,人們之所以把資金從一地雞毛的項目中退出來,而進入平臺Token中,就是因為目前唯一能看得見摸得著的“餅”就是實實在在不論牛熊都能通吃盈利的頭部平臺,當然了,這些平臺Token也已經被瘋狂推高過,我們需要的機會不一定在這里,但我們可以順著這個邏輯去找那些除了已經被超高之外的能夠自然賺錢盈利的項目。

    這種項目的特征至少要有:

    1. 有一定流量

    2. 能源源不斷的吸引外部流量

    3. 健康的經濟模型

    理論上一個項目不論發起人是誰,有什么背景和權威,但凡不能夠可持續發展的,都可以稱作“盤”,因為最終都會失敗崩潰,有沒有真的做事又有什么關系呢?

    那么哪個領域符合以上特征并會率先賺錢呢?例如,距離錢最近的金融領域(近來的DeFi風潮就來自這個邏輯)、 能率先落地的游戲領域(游戲玩家眾多,并且游戲業務是互聯網公司主要創收來源之一)。

     

     03 
    滿足日新月異的高新科技帶來的迫切需求

    機會5:人工智能帶來的新剛需

    剛需一:人工智能帶來的用戶數據隱私問題前幾天有一個能把影片里的演員替換成自己的臉的的應用“ZAO”和前陣子的一個能讓照片里的人物變老的應用,在國內外都火了一把,但是很快又被唾沫星子給淹滅了,因為這兩款應用都有一個令人“不寒而栗”的用戶協議,當然這兩家應用開發公司這些苛刻的用戶協議的出發點只是為了能夠最大限度并且無死角的避免因為用戶上傳了“敏感”的隱私面部數據而帶來的任何麻煩。于是乎問題來了,人工智能時代,未來必然會有更多類似的應用誕生,但用戶如何才能即享受人工智能帶來的好處又不會暴露隱私給中心機構,且應用開發商又能免于法律問題呢?這就是區塊鏈的舞臺和機會。

    剛需二:人工智能未來必然讓大部分人失業問題人工智能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高速發展,原本只有科幻片里才會有的場景一幕幕開始展現在我們的現實生活當中,因為機械的性價比和可控性是非常高的,相比人類來說具有無與倫比的優勢。那么人工智能讓機械必然的替代人類日常大部分工作時,大部分人沒有工作的社會即將面臨著什么樣的嚴峻挑戰?目前許多人提出的方案就是UBI(無條件基本收入),簡單的說就是通過向富人(工廠主等主要受益人)征取一定量的稅,然后再通過UBI來發放,當機械生產力產生的價值足夠無條件的養活所有人時,人類就可以安心的無條件獲得基本的收入。而UBI的發放方式如何才足夠公平、公正、透明是大部分人關心的問題,這也是區塊鏈的舞臺和機會。

    機會6:基礎設施完備后各個概念領域的龍頭項目還沒有著落?

    其實在上一輪牛市以來很多人期待的區塊鏈+概念百花齊放的情況并沒有來,因為建立在基礎設施不夠完善的區塊鏈之上的各種應用和“畫”出來的各個概念領域里的“大餅”全都成為了泡沫和“空中樓閣”。就好比互聯網發展初期,網速很慢,若是有人當時提出要做優酷、抖音、直播等現在非常流行的東西,但顯然是無法做出來的。慢慢的區塊鏈在拓展性上也沒有了瓶頸,5G技術也已經箭在弦上,區塊鏈應用落地的基礎設施即將準備完畢。

    若提到區塊鏈+概念,在各個行業應用中,物聯網的龍頭IOTA早前因為提出了DAG技術這種高性能的有可能替代低效公鏈的方案而大紅大紫并空降市值前排的項目。這個案例直接說明了對于非公鏈的各種行業概念領域,人們的預期也可以相當的高,并且它真的也能帶來足夠多的價值。相信未來每個值得與區塊鏈結合落地的領域里都有會有一個類似的龍頭項目和行業標桿出現。

    那么基礎設施條件已經完成了,后續的應用落地不再是“空中樓閣”時,假設物聯網貌似已經有龍頭了,那么其它那么多領域呢,根本還沒有龍頭出現。這也是未來值得長期關注的機會和方向。

     

     04 
    后記打破中本聰魔咒,走出比特幣的陰影

    市場難以被準確預測,但風向可以被預判并從未來大量需求脈絡里挖掘出一些可能性大的機會和方向。也許上述的一些機會并不會在當前的市值列表里,但我們一旦確立了那些想要關注的方向,并且大概率會成功的方向時,相信大概率能把握機遇的人就是提前做好充足的準備的人。

    技術革命尚未成功,區塊鏈創業團隊們尚需努力。上文提到的一些方向,希望能夠拋磚引玉,帶來一些對區塊鏈未來價值和機會的思考。

    相信每一個深度認可區塊鏈價值的人的腦海里,都縈繞著中本聰魔咒。比特幣越強大,很多項目就越難以逃離它的陰影而被比特幣深度影響,如果不想成為比特幣的附屬品,唯有打破魔咒,走出比特幣的陰影,以需求為導向能落地賺錢才是王道。追求去中心化沒有錯,但不能“空中樓閣”,有時像某些中心化交易平臺一樣“退一步 海闊天空”,有了流量和共識以后,再來分階段一步一步的去實現去中心的理想也是一種極佳的方案。

    白話區塊鏈

    區塊鏈世界入口第一站,人人都能看懂的區塊鏈;24 小時熱點實時追蹤。

    毛片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