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供稿 / 來源:2018區塊鏈全球名校巡回論壇
百載文樞江左,東南輩出英豪。從清末到互聯網浪潮蓬勃的近代。從陶行之,郭秉文,中國居里夫人吳健雄,到現在知乎的周源,優客工廠的毛大慶。如今有著百年深厚底蘊的東大對于區塊鏈的應用落地也開始布局。
11月10日,2018區塊鏈全球名校巡回論壇在東南大學成功舉辦。論壇由全球名校區塊鏈聯盟,東南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共青團東南大學委員會主辦。Time財經,白話區塊鏈,贏和財經等作為媒體支持。
東南大學計算機工程系主任、區塊鏈實驗室主任劉肖凡副教授,東南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副總經理朱衛民,全球名校區塊鏈聯盟會長孔彥卿,炫盛科技負責人孔令國等作為嘉賓出席。
東南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副總經理朱衛民
全球名校區塊鏈聯盟會長,上海市區塊鏈產業投資聯盟秘書長Echo·孔
東南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計算機工程系主任劉肖凡同時也是東南大學區塊鏈實驗室的主任。劉教授從學術的角度將區塊鏈定義為一種新型信息技術,理論基礎包括密碼學,分布式系統,軟件工程,實現了能夠儲存數據和完成計算任務的目標。可靠是區塊鏈的特性,因為所有任務都由許多人同時完成、交叉驗證。
對于現場學生的提問:區塊鏈的平臺數據儲存在哪里,平臺本身起到什么作用?
劉教授談到:區塊鏈網絡由大量節點組成,每個節點都是一臺計算機(可以就是你的筆記本電腦),有硬盤有內存有處理器,存儲就在這些計算機的硬盤里。
炫盛科技負責人、前墨客上海負責人孔令國分享了區塊鏈在校園里的應用場景,區塊鏈信息儲存的方式,區塊鏈積分系統,區塊鏈版權保護,區塊鏈供應金融五個板塊。
現場同學實時互動環節關于版權上鏈的問題提到:我把版權信息存儲在區塊鏈里,和儲存在版權局的數據庫里,有什么區別嘛?
孔令國:單指儲存信息,這個是沒什么區別的。在網絡版權上面,利用區塊鏈 可以快速高效的進行確權。成本降低。如果是專門去版權局一般效率低,成本高,維權困難。
易能策略總監、阿里巴巴產品設計顧問馮曠龍從區塊鏈的新世界,區塊鏈背后的技術,混合鏈的實際應用等維度展開。
技術是隨著應用場景的不斷變更、革新和擴展而提高的。在應用場景越來越復雜的當下,對區塊鏈技術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企業級應用對數據安全、高效處理、協同合作等功能有很高要求,需要一個適配度更高、穩定性更強的基礎架構來支撐,而結合公有鏈和私有鏈優勢的混合鏈,也是對于當前區塊鏈實際應用落地的方案之一。
FIBOS聯合創始人于蘇豐。
白話區塊鏈產品合伙人、原騰訊產品經理黃應偉談到比特幣的思想起源。弗里德里希.馮.哈耶克是奧地利出生的英國知名經濟學家和政治哲學家。以堅持自由市場資本主義、反對社會主義、凱恩斯主義和集體主義而著稱。
既然商品都可以自由競爭,那為什么貨幣不可以呢?于是他提出一個十分斗膽的建議,廢除中央銀行制度,允許私人發行貨幣,并自由競爭,在競爭過程中將產生最好的貨幣。并且寫了一本書叫《貨幣非國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