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ZIXUN / 來源:互聯脈搏
12月14日,在2019IN-CHAIN全球區塊鏈峰會上,由工信部電子第五研究所指導,互鏈脈搏、互鏈脈搏研究院聯合中央財經大學出品的《2019中國技術團隊公鏈技術發展報告》(下稱“報告”)隆重發布。
本次報告從技術能力、性能表現、應用能力、安全性以及社會影響力五大緯度,按照13個一級指標和37個二級指標對國內38個區塊鏈底層技術平臺進行綜合評估,最終得出最終結果。
報告要點總結:
1、報告顯示,2019年國產公鏈市值縮水嚴重,小蟻、量子鏈、星云鏈等部分明星公鏈市值縮水超90%。國產公鏈頭部效應非常明顯,市值排名前四的公鏈市值占比超57.6%。
2、八成國產公鏈完成主網上線,另外18%的公鏈絕大多數也上線了測試網,并計劃在未來1年內完成主網上線,只有一半的公鏈進入了應用生態開發。
3、共識機制方面,近一半的公鏈采用了混合共識機制,16%的公鏈仍采用了PoW共識機制。
4、在性能方面,超六成國產公鏈TPS性能達到1000及以上,另外有兩條公鏈聲稱能達到每秒百萬級TPS,但實際性能有待驗證。
5、在開源方面,九成公鏈已實現完全或部分開源,但僅只有三成的公鏈代碼活躍度較高。
6、DApp活躍度呈現兩級分化。波場TRON、IOST、唯鏈的用戶活躍度最高,波場TRON的近7天調用DApp智能合約行為的次數甚至接近140萬次,但還有部分公鏈的7天智能合約調用次數僅只有數十次。
7、從應用場景來看,目前絕大多數國產公鏈Dapp應用仍然較少,近一年來Dapp數量增長不多,并且絕大多數Dapp應用扎堆在游戲、抽獎與去中心化交易平臺(DEX)三大領域,缺乏創新。
以下為報告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