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原創 / 來源:白話區塊鏈
話說,穩定幣領域,這兩天又雙叒叕出來兩個新的競爭對手:GUSD和PAX。
文克萊沃斯兄弟創立的交易平臺——雙子座Gemini,推出了一個與美元掛鉤的以太坊代幣,旨在取代Tether(USDT),成為比特幣交易商的首選穩定幣,這個ERC20的代幣名稱叫做 - GUSD。
同一時間,另外一個區塊鏈創業公司Paxos干了和雙子座Gemini幾乎一模一樣的事,發行了ERC20的代幣PAX。
兩家公司在近期都獲得了NYDFS(紐約州金融服務部門)的批準。因為干的都是差不多的活兒,本文就不單獨說PAX了,直接拿GUSD說事兒。
一、現在有多少穩定幣?
“穩定幣是什么東西”在這里就不贅述了。各位區塊鏈世界的老手或是白話區塊鏈的忠實讀者應該都門兒清。
不清楚的朋友,可以去看看白話區塊鏈之前推送的文章:
估計在一兩年前,沒有人會料到,穩定幣居然會有如此擁擠的賽道,同質化競爭的激烈程度簡直和公鏈有一拼。
不信你數數,現在三大類穩定幣已經有多少了?
1. 法定資產抵押類穩定幣
簡單來說就是把現實資產,比如美元或者黃金,抵押到一個中心化的機構。然后由這個機構在區塊鏈上發出一個數字憑證,并承諾該數字憑證對資產的兌付。
已有選手:USDT,TrueUSD,BCO領頭羊 :USDT
今天要說的GUSD和PAX也屬于這個類別。
2. 算法銀行/鑄幣稅類穩定幣
簡單來說就是根據穩定幣總需求的增減,擴張或緊縮穩定幣的供給。即在供大于求時,減少Token供應量;在供不應求時,增加Token供應量,從而控制其價格。
已有選手:Basecoin,Reserve,Carbon Money,Kowala,Fragments領頭羊:Basecoin
3. 數字資產抵押類穩定幣
簡單來說就是每發行1塊錢的穩定貨幣,存入N(N>1)倍的其他數字貨幣的資產作為抵押物,可能是單一或者是多個其他主流Token的資產。
已有選手:Bitshare,MakerDAO,Alchemint,DAI,XPA,DUO領頭羊:Bitshare
二、GUSD的最大特點是什么?
GUSD的口號是“Send and receive U.S. dollars like Email”,即讓收發美元像收發電子郵件一樣簡單。GUSD最大的特點就是極度透明,合規合法。
我們談論公鏈時,總喜歡拿區塊鏈1.0,2.0,3.0來說事兒。
那么,單看法定資產抵押流派的穩定幣,就其透明度而言,其實也可以分為1.0,2.0,3.0時代。
透明度1.0時代 - USDT
“USDT在區塊鏈世界有增發”是個幾乎人人都知道卻裝作不知道的“事實”,只是沒人知道增發的比例。
雖然曾有大佬稱在小房間里看到過Tether銀行余額,并表示余額“帳實相符”。但是,長達數月無透明審計的事實以及高達幾十億的驚人體量,讓人或多或少都對它聲稱的“按1:1的比例存入銀行的美元保證金”存疑,USDT也被很多人比作“隨時會爆炸的核彈”。
透明度2.0時代 - TrueUSD
TUSD在透明度上就比USDT好很多,比如多銀行負責托管帳戶、第三方出具帳戶余額認證、團隊絕不和存入的USDT直接打交道等等。
TUSD第三方審計報告在幾個月前發布過,公開可查,透明度與合規性相較于USDT,都有所提升。
透明度3.0時代 - GUSD
值得一提的是,NYDFS(紐約州金融服務部門)直接發牌照給GUSD,使它成為首個接受監管的穩定幣。
GUSD的優勢就是極度透明,財務狀況完全公開。每一筆GUSD的增發都會有相應的資金入賬。同時,政府機構為其背書,合規合法,讓人覺得安全可靠。
當然,有利就有弊。代價則是需要讓渡一些權力,比如給予政府部門凍結賬戶以及審計賬戶月度余額的權力等等。
三、GUSD有哪些擔憂?
1. USDT的先發優勢
市面上的穩定幣已經近20種,且還在不斷增加。
然而現實是,即便有著缺乏透明度、審計程序不夠充分、涉嫌超發和操縱市場等一系列爭議,最早成熟的穩定幣USDT依舊擁有著絕對的市場壟斷地位,可謂是“一步先,步步先”,不知道哪一天才會有后來者迎頭趕上。
這一幕,和布雷頓森林體系中的美金極其相似。
2.SEC與美聯儲的態度
這次給GUSD頒發執照的,是NYDFS(紐約州金融服務部門),即一個地方金融部門。
美國州級金融部門的監管并不意味著在全美有效,NYDFS(紐約州金融服務部門)上面還有SEC和美聯儲,這兩個部門的態度才是決定穩定幣未來的關鍵。GUSD是否能夠得到這兩個部門的認可,現在下定論還為時過早。
四、一個略帶陰謀論的腦洞
GUSD的作用,很可能不僅僅是一個穩定幣。
想想雙子座交易平臺與納斯達克以及SEC的關系,很有可能是在為后續的金融衍生品做準備。
SEC剛剛否掉文克萊沃斯兄弟(雙子座的創始人)上線ETF的申請,主要原因是涉嫌操控。現在弄出個受監管的穩定幣,用上納斯達克的后臺系統,再推出金融產品。
這絕不像是拍拍腦門搞的事情,不然為什么之前不搞,一定要現在搞,八成是SEC的內部人員給支招了。
GUSD能發揮多大價值或者能從USDT那搶多少市場份額,暫時都不用考慮,關鍵是人家符合規定,這個最重要。單獨弄個鏈周期太長、成本太高。以太坊發ERC20,幾百美元搞定,不需要太多維護成本。很有可能是文克萊沃斯兄弟倆直接把幣拍在桌上,對著SEC說:“您說吧,怎么玩,怎么錨定,怎么公開,您定規則,我來搞。”
現在,區塊鏈世界很可能進入一個“草根陣營”和“正規陣營”逐漸分家的階段。
這兩天也看到一些媒體把GUSD升級描述為一種戰略手段,認為美國正在利用這次機會,重塑美元,以及重新規劃美元的全球性戰略,建立以區塊鏈智能合約為本位的美元穩定幣,從而將美元經濟滲透到全球各個角落,掀起一輪全球信用貨幣體系和金融系統的降維打擊。
這種說法,個人認為:對錯參半。
說對,是因為美國對于數字貨幣,一直是欲拒還迎的態度。芝交所在去年年底上了比特幣期貨,ETF的審批雖說是一拖再拖,但大家心里都清楚:這個只是時間問題,不存在是與否的問題。甚至還有傳言稱,納斯達克要推出自己的貨幣交易平臺。
金融部門的背書和監管相當于一層窗戶紙,一旦被捅破,嗅覺敏感的資本、政策都會密切關注甚至參與進來。
當前,這層窗戶紙已經被GUSD捅開了一個洞——可以把GUSD看做是美國,或者說華爾街在這個領域的布局。先搞個試點,相關的研究和法律也會相應跟上。
說不對,是因為GUSD可能無力承載“基于區塊鏈的美元穩定幣”這么大的格局標簽。
不管是文克萊沃斯兄弟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雙子座交易平臺的交易量,還是NYDFS(紐約州金融服務部門)的份量,以及只有25萬美金上限的保額(GUSD發行的美元是存放在美國的在岸銀行賬戶上的,這個賬戶適用FDIC的存款保險),從這幾個角度來看,GUSD都不太可能是最終版本的“區塊鏈版美元穩定幣”。
但其實也無所謂,對于最終版本的“XUSD”而言,只要它錨定的是美元,承兌由SEC監管就行。GUSD,其實只是一個排頭兵。
這次的GUSD基于以太坊推出,對以太坊來說無疑算是利好。從長遠來看,對于OMG,PAY等支付類區塊鏈項目可能構成威脅。
而最終版本的“XUSD”,也許會繼續基于以太坊,也許會基于比特幣,甚至可能會自己開發一條公鏈。
而基于EOS推出的可能性則不大。EOS弱中心化的天生特質,尤其是仲裁論壇的存在,讓這種可能性幾乎為零 。
五、一起開個純腦洞
在監管條件下,與法幣掛鉤,發行虛擬穩定幣,這會不會構成高杠桿增發?
首先,在銀行賬戶里放100萬美元,然后發行100萬GUSD。接著,用這100萬GUSD,購買158個BTC。之后,把這158個BTC賣掉,換成100萬美元,再存進監管銀行帳戶。那么,這又可以錨定發行100萬GUSD……循環往復,可以讓監管銀行賬戶里面的美金越來越多。
只要極少人兌換美元,就等于用100萬美元的啟動資金,完成巨額的美元儲備。
你想想,用過這么多次的USDT,你真的拿它兌換過美元么?
如果沒有,對于接受監管且擁有比USDT更高信任值的GUSD,又會有多少人真的拿它兌換美元呢?
這個問題,你怎么看?
——End——
『聲明:本文由白話特約作者 老白 撰稿,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白話區塊鏈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