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HadickM
翻譯:白話區塊鏈
最近,我收到了許多關于穩定幣市場未來發展方向以及哪些領域將最具價值的問題。因此,我在這里分享一些粗略的看法。
為了清晰地分析市場,我將其分成了幾個類別——比市面上大多數框架更細化(盡管不如上圖 @artemis__xyz 的市場圖譜那么復雜)。之所以這樣劃分,是因為支付系統本身就非常復雜和細致。對于投資者來說,尤其重要的是理解每個環節的角色和所有權,因為很多人常常忽略其中的細微差別。這些類別包括:
(1) 結算網絡
(2) 穩定幣發行方
(3) 流動性提供商
(4) 價值轉移/支付服務
(5) 聚合API/信息傳遞
(6) 商戶支付網關
(7) 穩定幣驅動的應用
你可能會問:為什么要劃分這么多類別,尤其是我甚至沒有涵蓋錢包或第三方合規這些核心基礎設施?原因在于,每個領域都有自己獨特的防御“護城河”,并且價值捕獲方式各不相同。盡管不同提供商之間可能存在重疊,但理解每一部分的獨特價值至關重要。
以下是我對未來價值分布的一些看法:
1、結算網絡
這一領域的核心是網絡效應,包括深度流動性、低費用、快速結算時間、穩定運行時間,以及內置的合規性和隱私保護。預計這個領域將形成“贏家通吃”的市場格局。我個人認為,通用區塊鏈很難滿足主流支付網絡的規模和標準。未來,更有可能是通用鏈的擴展或二層解決方案發揮作用。但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為支付量身定制的解決方案。這一領域的贏家將非常有價值,并可能專注于穩定幣和支付領域。
2、穩定幣發行方
當前,像 @circle 和 @tether_to 這樣的發行方已經是顯而易見的贏家,主要受益于強大的網絡效應和高利率。但未來,如果它們繼續像資產管理公司而非支付公司那樣運作,將面臨發展瓶頸。它們需要在以下方面進行投資:快速可靠的基礎設施、高標準合規體系、低成本的鑄造和贖回流程、與中央銀行及核心銀行的整合,以及更優質的流動性管理(如 @withAUSD 正在做的)。
雖然“穩定幣即服務”平臺(如 @paxos)可能會催生許多競爭者,但我仍然相信,中立的非銀行或金融科技公司發行的穩定幣會成為最大的贏家,因為競爭環境允許封閉系統之間交易時依賴一個可信中立的第三方。穩定幣發行方已經積累了大量價值,但若想持續成功,它們必須突破單純發行的局限。
3、流動性提供商(LPs)
當前的流動性提供商通常是場外交易(OTC)平臺或交易平臺。這些機構要么是大型成功的加密貨幣公司,要么是一些競爭力不足的小公司,轉而專注于穩定幣業務。這個領域顯得高度同質化,定價權較低。護城河主要體現在低成本資金獲取、穩定運行時間以及深度流動性和廣泛交易對上。從長遠來看,大型玩家可能主導這個領域,我認為專注于穩定幣的流動性提供商很難建立起強大且持久的競爭優勢。
4、價值轉移/支付服務(穩定幣領域的“PSP”)
這類平臺有時也被稱為“穩定幣編排”平臺,比如 @stablecoin 和 @conduitpay。它們通過擁有專屬支付網絡以及與銀行建立直接關系(而非依賴第三方提供商)來構建競爭優勢。這些公司的護城河在于:強大的銀行關系、處理多種支付形式的靈活性、全球化的覆蓋范圍、流動性優勢、穩定的運行時間,以及高水平的合規能力。
盡管許多公司聲稱具備這些能力,但真正擁有專屬基礎設施的卻少之又少。這個領域的贏家將擁有一定的定價權,形成區域性雙頭壟斷或寡頭壟斷,并在補充傳統支付服務提供商的同時,發展成為規模龐大的企業。
5、聚合API/消息傳遞平臺
這些平臺通常聲稱與支付服務提供商(PSP)做的是同樣的事情,但實際上它們只是封裝或聚合了API,并不直接承擔合規或運營風險。更準確地說,它們是PSP和流動性提供商(LPs)的市場。盡管目前它們能夠收取高額費用,但隨著時間推移,這些費用將被擠壓(甚至可能完全被取代),因為它們并沒有處理支付流或基礎設施構建中的“難點”。它們常稱自己為“穩定幣領域的Plaid”,卻忽略了區塊鏈已經解決了Plaid在傳統銀行/支付中處理的許多核心問題。除非這些平臺更接近終端用戶并承擔更多技術堆棧中的功能,否則它們將難以維持利潤率和業務發展。
6、商戶網關/支付通道
這一領域的公司幫助商戶和企業接受穩定幣或加密貨幣支付。它們有時與PSP重疊,但更多的是提供簡便的開發者工具,同時整合第三方合規性和支付基礎設施,并將其打包為用戶友好的界面。它們的目標是成為類似Stripe的存在,通過易于集成的方式贏得市場,然后橫向擴展。然而,與Stripe早期的情況不同,現在開發者友好的支付選項已經無處不在,“分發能力”才是關鍵。傳統支付企業可以輕松與編排公司合作,添加穩定幣支付選項,這讓純加密支付網關很難開辟出自己的市場。盡管像Moonpay或Transak這樣的公司曾經擁有很強的定價能力,但我認為這種優勢不會持久。在B2B領域,那些為大額資金管理或大規模穩定幣使用提供獨特軟件功能的公司或許還有勝出機會,但在B2C方面,大概率會是失敗的局面。總體來看,這一領域面臨巨大的挑戰。
7、穩定幣驅動的金融科技和應用
如今,打造一個以穩定幣為核心的“新型銀行”或“金融科技”應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容易,因此這一領域將充滿激烈的競爭。最終的贏家將取決于分銷能力、市場切入能力以及產品差異化,就像傳統金融科技一樣。然而,當像Nubank、Robinhood和Revolut這樣的知名品牌可以輕松添加穩定幣功能時,初創企業很難在發達市場脫穎而出,尤其是當其差異化僅僅在于“穩定幣驅動的金融”時。
在新興市場,這或許存在更多機會(例如 @Zarpay_app 的案例),但在發達市場,僅依靠穩定幣功能的初創公司大概率難以成功。
總體而言,我預計這一領域的失敗率極高,專注于加密/穩定幣的消費者創業公司將面臨巨大挑戰。然而,面向企業的解決方案或許還有機會開辟出一個利基市場。
當然,這里未涉及一些邊緣案例和交叉領域。但這個框架為我們作為投資者深入研究這一領域提供了指導。如果你有任何反饋意見,歡迎提出。
本文鏈接:http://www.zhucexiangganggs.com/kp/du/12/5578.html
來源:https://x.com/HadickM/status/1866101987021836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