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ndrew Throuvalas
翻譯:白話區塊鏈
質押比特幣正在迅速成為潮流——這一功能曾經是權益證明(proof-of-stake)加密網絡的獨有特權。
得益于Babylon,比特幣持有者現在已經可以鎖定他們的BTC,這些比特幣很快將被用來同時為多個基于質押的區塊鏈提供安全并賺取收益。這對整個加密經濟有著巨大的影響,而它的后果可能在一個剛剛起步的生態系統中尤為明顯:比特幣第二層網絡(layer-2 networks)。
“比特幣L2絕對是我們客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Babylon聯合創始人David Tse在接受Decrypt采訪時表示。“比特幣質押成為了一種機制,通過這種機制,L2網絡可以從比特幣中獲得安全保障。”
自2023年初比特幣Ordinals協議興起以來,比特幣上的開發者活動和實驗經歷了顯著復蘇。特別是在Robin Linus去年10月推出計算框架“BitVM”之后,圍繞去中心化比特幣層的新模型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比特幣L2”這個術語被廣泛使用,但通常被理解為“構建在比特幣之上”的系統。它要么補充了比特幣,要么繼承了比特幣的去中心化和安全性,或者將BTC用作貨幣,亦或是三者的某種組合。
Babylon則對這種理解進行了調整,強調比特幣L2是由BTC這一資產本身(而不僅僅是網絡)提供安全保障的。
“比特幣L2是我們非常重要的需求來源,”Tse表示。“他們希望從比特幣中獲取流動性,并希望從世界上最安全的鏈條中獲得安全保障。”
這位聯合創始人表示,他已經在與Build On Bitcoin (BOB)——一個以太坊和比特幣混合的第二層網絡進行洽談,探討將比特幣質押引入該網絡的可能性。
需要澄清的是,Babylon的比特幣質押功能不需要在其他區塊鏈上使用“包裝”或跨鏈版本的BTC。所有被質押的幣都鎖定在第一層網絡上,完全由其所有者的比特幣私鑰控制。
本月早些時候,Babylon推出了其質押主網的第一階段,為用戶鎖定BTC進行未來質押打開了大門。起初,團隊將系統的上限設定為1,000個BTC,這遠低于Babylon已經積累的產品需求。
這引發了用戶之間的鏈上競賽和手續費大戰,爭相讓他們的質押存款首先得到處理,這導致比特幣網絡的交易費用大幅上漲,遠超團隊的預期。
“設定1000個比特幣的上限主要是出于安全原因”,Tse表示。“我們預計,隨著上限的提高,關于手續費競爭的程度將會降低”。
與其他Token鏈相比,這位聯合創始人表示,訪問比特幣質押將容易得多。不同于以太坊,Babylon的委托質押模型允許驗證者承擔運行網絡和提供安全性的技術負擔。
此外,以太坊要求至少持有32個ETH(80,800美元)才能進行獨立質押,而Babylon除了處理交易的費用外,沒有任何這樣的最低要求。
之后,用戶的比特幣可以為他們帶來Babylon所謂的“安全收益”——這一過程有可能同時在多個區塊鏈上進行。唯一涉及的風險是協議級別的削減風險,如果你信任的驗證者在質押過程中行為不端,就可能面臨削減風險。
從理論上講,像Babylon這樣的協議可以激活當前閑置的數千億美元的BTC,增強其作為價值儲存資產的現有作用。
當被問及BTC質押是否會對曾經擁有此功能的其他Token的價值構成競爭威脅時,Tse給出了更樂觀的看法。他表示,Babylon可以通過使用BTC資本來保護其網絡,從而幫助權益證明鏈避免因需要快速稀釋其本地資產來保持系統安全。
“吸引人們購買本地資產來進行質押成本非常高”,他解釋道,“他們最終要支付非常高的收益率,因此,這對這些項目的Token來說非常不利”。
Tse預測,未來在比特幣上質押會像在以太坊上一樣流行,目前以太坊大約28%的流通供應量都在質押中。不過,這些被質押的資金仍然可以通過流動質押Token解鎖,質押者可以利用這些Token接入其他新興的比特幣應用,比如借代和交易。
“我認為這就是為什么質押是資產的一個基本用例的原因,”他總結道,“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對將這種功能引入最大資產感到興奮。”
本文鏈接:http://www.zhucexiangganggs.com/kp/du/09/5389.html
來源:https://decrypt.co/247257/native-btc-staking-bitcoin-layer-2-networks-babyl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