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YBB
翻譯:白話區塊鏈
當前的發展路徑正在從爭奪TVL和構建DeFi生態系統,轉向關注注意力經濟。在Web3中,SocialFi和Meme代表了注意力經濟,而TON、Solana和Base脫穎而出。
TON潛力巨大,小游戲和小程序正獲得前所未有的關注,并吸引了主要交易平臺的注意。Solana的Blink存在許多潛在問題,難以實現廣泛采用。Base在Coinbase的管理下穩步增長。
最好的經濟模型或許根本不需要經濟模型;一旦某事物能夠被精確計算,其生命周期和上限便會受到限制。
1、擁抱注意力經濟
在以太坊完成從0到1的轉變后,整個行業陷入了如何從1到N的困境。今年的大部分文章都集中在基礎設施如何解決模塊化的不足,而對應用程序和生態系統的討論則較少。在此前的一篇文章中,我們提到,缺乏應用的原因在于Layer 2仍不足以支持“超級應用”的出現。除了虛擬機的限制和TPS上限,大多數Layer2仍然專注于如何通過激勵措施和DeFi生態系統從主鏈中獲取最大價值,旨在快速主導TVL。這種模板化的方法只會導致更快、更便宜但流動性更差的“以太坊克隆”,無法提供獨特的用戶體驗。
相比之下,像TON、Solana和Base這樣的新生態系統通過擁抱注意力經濟,正在促使真正的鏈上繁榮。根據維基百科的定義,注意力經濟旨在吸引盡可能多的用戶或消費者的注意力,培育潛在的消費者群體,以獲取未來最大的商業利益。在這種經濟狀態下,最重要的資源既不是傳統的貨幣資本,也不是信息本身,而是公眾的注意力。只有當公眾注意到某個產品時,他們才能成為消費者并購買它。吸引注意力的一個關鍵方法是視覺吸引力,這也是為什么注意力經濟被稱為“眼球經濟”。
在Web2中,YouTube、Twitter、Google和TikTok等平臺是注意力經濟的典型例子。一個簡單的問題:你是否曾為使用這些平臺付費?很可能你的答案是否定的。然而,你可能注意到這些平臺不斷向你推送你喜歡的產品廣告。這是因為有人在購買你的注意力,而將流量轉化為產品是這些平臺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支撐著萬億美元的互聯網巨頭。
在Web3中,SocialFi和迷因是注意力經濟的代表。這里我們不詳細討論迷因,而是專注于SocialFi。無論是friend.tech還是Solana的Blinks,我都將它們歸類為SocialFi。甚至TON也可以被視為一種社交型應用鏈。這些實體的形式——無論是項目、組件還是區塊鏈——并不重要。它們的最終目標是將傳統Web2社交媒體中的公共流量轉化為私域流量。這與我在一年多前討論非金融應用時所寫的內容一致:最好的Web3非金融應用應該借鑒Web2,而不是重新構建在Web2中已經被證明無效的應用。
2、TON
1)架構
TON最初的設計目標是實現Telegram上無縫支付和小程序操作,而非傳統的DeFi應用。這也是其TVL顯著低于其他主要區塊鏈的根本原因。選擇構建區塊鏈而不是像微信那樣嵌入小程序和支付功能,源于Telegram全球分散的用戶群面臨的貨幣和監管一致性挑戰。在這種情況下,區塊鏈可以有效地作為信任來源。以下是TON架構的簡要概述:
-
多鏈結構: TON采用多鏈架構,由主鏈(Masterchain)和多個工作鏈(Workchains)組成。這種結構允許不同類型的交易和應用在不同的鏈上并行處理,大大提高了整體吞吐量。
-
主鏈: 主鏈是TON網絡的核心,存儲網絡配置和所有工作鏈的最終狀態。它維護驗證者的活躍列表、他們的質押、活躍工作鏈及相關分片鏈的信息。
-
工作鏈: 工作鏈是可定制的區塊鏈,優化用于特定類型的交易或使用場景。每個工作鏈可以有自己的規則、共識機制和Token經濟模型。
-
分片鏈: 每個工作鏈可以進一步分為最多2??個分片鏈。這種極致的分片能力使TON能夠處理大量并發交易。
-
動態分片: TON采用動態分片技術,根據網絡負載自動分割或合并分片鏈,以維持每個分片鏈的最佳規模和效率。
-
超立方路由: TON使用超立方路由技術,在分片鏈之間進行高效通信,確保整個生態系統內的順暢交易。
-
驗證者網絡: TON使用權益證明(PoS)機制,驗證者通過質押Toncoin參與網絡維護和交易驗證。
-
TON DNS: TON包括一個域名系統,為賬戶和智能合約分配可讀的名稱,提高了可用性。
-
TON存儲: 基于類似BitTorrent的技術,TON提供了去中心化的文件存儲解決方案。
-
TON代理: 提供去中心化的VPN和類似TOR的服務,增強用戶隱私和抗審查能力。
-
TON支付: 類似于閃電網絡,它擁有一個支付通道系統,能夠高效處理微支付。
-
TON服務: 提供一個平臺,供開發者部署應用程序和智能合約。
這種復雜的架構理論上允許TON無限擴展,處理來自數十億用戶的每秒數百萬筆交易,同時保持高速、低費用和去中心化,為各種應用和使用場景提供基礎設施。然而,除了上述對DeFi不友好的問題外,這種架構還面臨中心化和復雜性挑戰。
2)小游戲
Notcoin在幣安的上線點燃了TON生態系統中“Tap-to-Earn”小游戲的熱潮。從流量分發的角度來看,Tap-to-Earn極為成功。此外,幣安實驗室在近六個月的沉寂后首次投資,也押注了TON的小游戲生態。盡管這可能主要是為了吸引新用戶到交易平臺,但幣安作為行業最大的風向標,至少表明他們有信心Notcoin不會是最后一個爆款。
那么,回到核心問題:空投加小游戲的模式是否可持續?大多數人可能在2022年遇到過一款流行的微信小游戲《羊了個羊》。這款游戲通過極其簡單的第一關引導用戶,但在第二關顯著增加了難度。用戶的挫敗感、與朋友間強烈的競爭感,以及對游戲道具和額外生命的渴望,導致了用戶在微信內瘋狂分享并觀看廣告。社交傳播性,再加上當時的一些特殊因素,使得這款游戲成為當年最流行的現象,據報道其每日廣告收入接近500萬元人民幣。
簡而言之,一款成功的小游戲的變現路徑應該通過令人上癮的玩法保持用戶粘性,然后通過廣告或游戲內購買實現變現,即“游戲—廣告/購買—變現/退出”。這在Web3中容易實現嗎?我認為難度很大且不可持續。目前,許多項目在購買小游戲源碼,嘗試將空投預期與這種傳統路徑結合,形成閉環,或者在沒有廣告的情況下通過交易平臺推薦碼進行流量分發,樂觀地希望通過Token發家致富。然而,我對目前大多數Tap-to-Earn游戲的直接印象是“同質化—工作室空投刷量—缺乏用戶粘性—Token發放即死”。一旦這種模式被揭穿,只有少數優質項目會留存,大多數項目將無法控制女巫攻擊,最終無法收回成本。
從散戶的角度來看,我仍然認為適度參與是值得一賭的,參與成本幾乎為零。此外,我個人認為幣安有意利用其影響力打造多個類似“STEP”的爆款項目。TON生態系統中的大多數項目與主要交易平臺的項目偏好高度一致——市值低,用戶多。NotCoin也是本周期內唯一同時在OK和幣安上線的小項目,其上市后價格幾乎瘋狂上漲,加上幣安對TON的當前態度(最近宣布幣安持有者空投Banana Gun)。這些信號讓我想起了早期的STEPN時代。當然,幣安的最終目標是消耗大量項目以支持BNB,至于可持續性并不重要,只要能“爆發”就行。
3)小程序
小程序一直是我個人認為最有前景的方向之一。對于Web3來說,這是實現大規模普及的有趣嘗試。無需過多闡述小程序的潛力——從微信上我們可以看到答案。簡單來說,小程序在覆蓋范圍和應用靈活性方面比微信更具優勢。想象一個簡單的場景:一個中小型電商平臺希望擴展到多個國家,并需要為用戶提供補貼。使用傳統的本地社交應用程序會帶來巨大的推廣和時間成本。而使用TON,該平臺可以有效跟蹤任務完成情況,同時保持透明性且成本遠低于傳統方式,充分展示了區塊鏈自下而上的優勢。
4)Web3中最優秀的抽象層之一
今年Solana的Meme Summer不僅提升了自身,還讓TG BOT(Telegram機器人)變得流行。頂級BOT單日交易量可以達到數十億美元。Web3 dapp通常在用戶訪問性方面表現不佳,導致許多抽象層項目的出現。這些項目常常以“鏈無關性”為口號,但實際上,抽象程度越高,往往變得越復雜,無法在安全性和可用性之間找到平衡。在我看來,只有三個項目真正為鏈上活動提供了用戶友好的訪問方式:OK Web3 Wallet、UXUY和TON。
前兩個項目無需多做介紹。在銘文熱潮期間,它們憑借最友好的移動端體驗贏得了大量用戶的青睞,為銘文生態的繁榮做出了關鍵貢獻。然而,TG bot是獨一無二的。它不是官方開發的應用程序,而是由個別項目創建,支持在主要區塊鏈上搶購和交易平臺有Token,操作比網頁版更方便快捷。對開發者和用戶的移動端體驗都極為友好。這個概念可以擴展到許多想法,例如引入外部鏈的DeFi生態系統,以小程序形式引入鏈游和任務平臺。許多項目正在探索這一點,并且存在去中心化的實現方式。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在TG內實現真正的“鏈無關性”。
3、Solana Blinks & Actions
1)Architecture
從技術角度來看,Blinks和Actions并不算過于復雜。開發這些工具的動機源于Solana在Meme Summer觀察到注意力經濟的巨大潛力,并認識到降低用戶入門門檻的重要性。與TON類似,Solana旨在將社交媒體作為其“第二層”。以下是我們之前研究報告中的摘錄,用以討論這兩個組件的架構:
A、Actions(Solana Actions)
官方定義:Solana Actions是標準化的API,返回Solana區塊鏈上的交易,這些交易可以在各種上下文中進行預覽、簽名和發送,包括二維碼、按鈕+小部件(用戶界面元素)和網站。
簡單來說,Actions可以理解為待處理的交易。在Solana網絡中,Actions是交易處理機制的抽象表示,涵蓋交易處理、合約執行和數據操作。用戶可以使用Actions發送交易,包括Token轉賬和購買數字資產。同樣,開發者使用Actions調用并執行智能合約,實現復雜的鏈上邏輯。
Solana通過“交易”(Transactions)來處理這些任務,每筆交易由在特定賬戶之間執行的一系列指令組成。通過利用并行處理和Gulf Stream協議,Solana將交易預先轉發給驗證者,從而減少了交易確認的延遲。憑借細粒度的鎖定機制,Solana能夠同時處理大量無沖突的交易,顯著提升了系統吞吐量。
Solana使用運行時(Runtime)來執行交易和智能合約指令,確保在執行期間輸入、輸出和狀態的正確性。交易在初步執行后等待區塊確認,一旦被大多數驗證者確認,就被視為最終結果。Solana每秒可以處理數千筆交易,確認時間低于400毫秒。Pipeline和Gulf Stream機制進一步提升了網絡的吞吐量和性能。
Actions不僅限于特定的任務或操作;它們可以是交易、合約執行、數據處理等。這些操作類似于其他區塊鏈中的交易或合約調用,但在Solana中具有獨特的優勢:由于Solana的高性能架構,Actions具有高效性、低延遲性,并且靈活執行各種復雜操作,包括智能合約調用和數據存儲/檢索(擴展鏈接中有更多詳細信息)。
B、Blinks(Blockchain Links)
官方定義:Blinks可以將任何Solana Action轉換為可分享的、富含元數據的鏈接。Blinks使支持Action的客戶端(瀏覽器擴展錢包、機器人)能夠向用戶展示更多功能。在網站上,Blinks可以立即在錢包中觸發交易預覽,而無需導航到去中心化應用程序;在Discord中,機器人可以將Blinks擴展為一組交互式按鈕。這使得任何顯示URL的網頁界面都能夠實現鏈上交互。
簡單來說,Solana Blinks可以將Solana Actions轉換為可分享的鏈接(類似于http),支持的錢包如Phantom、Backpack、Solflare錢包等,可以將網站和社交媒體轉變為鏈上交易場所,讓任何URL都能直接發起Solana交易。
Actions和Blinks的主要目標是將Solana的鏈上操作“http化”,將其集成到像Twitter這樣的Web2應用程序中。、
2)應用示例
以下內容摘自@starzqeth整理的33個用例中的一些示例:
A、在社交媒體上發送紅包作者: @zen913
B、通過Blink推廣迷因作者: @MeteoraAG
C、在私信中進行交易作者: ft. @tensor_hq
D、在社交媒體上打賞作者: @zen913
3)安全問題
雖然Blink看起來很酷,并且最近在社區中獲得了一些關注,但其實際可用性仍有很大改進空間。首先,該功能對移動用戶并不友好。此外,每個操作都需要重定向到詳細網頁以鏈接錢包并簽名交易。與錢包的緊密集成顯著增加了風險。你敢通過陌生人發布的鏈接簽署并完成交易嗎?
與TON相比,Blink的優勢主要在于更廣泛、更簡單的傳播,但缺乏TG+TON的集成體驗。在安全性方面,Blink不僅僅是去中心化的問題;它完全依賴于錢包檢查來解決問題。因此,Blink目前更像是一個實驗,提供了對其他區塊鏈的思路,但仍存在許多需要解決的安全問題。
4、Base
1)無需發行Token的崛起
Base的架構可能對許多人來說已經很熟悉,因此這里不再詳細展開。類似于TON,Base也有一個強大的支持者。它的崛起與Solana的當前成功類似,依靠迷因進行啟動,并在無需Token激勵的情況下取得成功,純粹基于財富承諾。最初,Friend.tech吸引了大量用戶,而在與Friend.tech分開后,Base有自己的Farcaster作為依托。Coinbase顯然知道如何運營區塊鏈網絡。
2)Farcaster
Farcaster為SocialFi提供了另一種解決方案。簡而言之,Farcaster是一個開放的社交協議框架,允許開發者構建各種社交應用,就像電子郵件協議支持多個客戶端一樣。它的突出特點是互操作性,旨在與其他區塊鏈網絡無縫互動,促進不同平臺之間信息和資產的順暢交換。這使得可以在Farcaster協議上構建多個社交媒體dapp,例如流行的類似Twitter的平臺Warpcast。
3)應用示例
本節參考了Wilson Lee的工作,他是“Biteye”社區的核心貢獻者。
A、Warpcast
Warpcast是Farcaster協議下的核心應用,也是首個Farcaster客戶端,由Dan組建的頂級工程團隊開發,歷時一年。它的整體架構類似于傳統的Web2社交軟件,提供了流暢的用戶體驗,目前占據了90%的Farcaster協議流量。
Warpcast的注冊過程非常簡單;系統會自動為用戶生成一個錢包,所有Warpcast賬戶都與一個Farcaster ID關聯,生成的內容存儲在Farcaster中心。這種設計使得非加密用戶也能輕松進入鏈上世界,大大降低了新用戶的認知門檻。熟悉鏈上互動的用戶也可以鏈接他們常用的加密錢包。這些調整使得Warpcast更具用戶友好性,同時促進了Farcaster生態系統的增長和接受度。
B、Jam
Jam是一個基于Farcaster的創作者經濟平臺,允許用戶將Warpcast上的每條推文轉換為類似于Friend.tech Key的NFT資產。用戶可以購買和出售每條推文,其價格由下方的綁定曲線決定。
C、Clubcast
Clubcast是一個在Farcaster上的應用,類似于知識分享平臺知乎,推出了Token-Gated Casts功能。用戶必須支付以購買其他用戶的Club Tokens,以解鎖clubcast.xyz或Frame上的隱藏內容。目前,使用此功能需要開發者權限。
4)最佳經濟模型可能是沒有經濟模型
Base旨在通過Farcaster提供的各種SocialFi應用來鞏固自身。與主要從Web2吸引用戶并進行轉換的TON和Blinks不同,Farcaster是一個更傳統的Web3社交協議。該協議包括輕量級應用,這些應用增強了Web2的功能,還有更復雜的應用旨在重建社交互動。這兩種類型的應用與“Fi”的聯系更為緊密,這意味著它們首先需要解決內容定價和經濟模型設計的問題。復雜應用還面臨內容稀缺和用戶稀缺的挑戰。
我們在本文開頭已經討論了復雜應用的問題,那么我們應該如何看待經濟模型設計的問題呢?從Friend.tech到Pump.fun,最佳經濟模型可能根本沒有經濟模型,讓內容自由發展而不預設定價曲線。在Friend.tech的巔峰時期,關于Key定價模型的討論非常廣泛。一旦某種事物可以被精確計算,其生命周期和上限就會變得有限,這正是Friend.tech的情況。
本文鏈接:http://www.zhucexiangganggs.com/kp/du/08/5358.html
來源:https://medium.com/ybbcapital/attention-as-the-core-an-overview-of-the-ecosystem-layouts-of-ton-solana-and-base-bd01fdfb18b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