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Terry |白話區塊鏈 / 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536PNNOTATafyqypkCBjQ
Dune 數據顯示,7 月 25 日以來,Optimism 的鏈上日交易數量開始實現「逆襲」,近一周來交易筆數持續保持在 60 萬筆左右,超過了一直傲視整個 L2 賽道并穩壓 Optimism 一頭的 Arbitrum,創下歷史新高。
World App 的助推可謂是關鍵因素,截止發文時 World App 錢包數量已突破 110 萬,其中持有 WLD 的 Optimism 錢包數量則達到 42.5 萬個,占比近 40%,Optimism 獨立地址數也突破 750 萬個,TVL 自 Worldcoin 上線后也迎來顯著上升。
無論是行業內外矚目的 Worldcoin,還是掀起一夜千倍神話浪潮的 Base,背后都是基于 OP Stack 進行構建,而這些頭部項目的加持背書,也開始將 Optimism 的多鏈宇宙愿景呈現在市場面前。
01
OP 仍是 Layer2 賽道的絕對贏家
Layer2 市場目前主要以 Optimistic Rollup 和 ZK Rollup 兩大主流擴容方案為主,其中從數據維度,OP 類項目依舊是穩占大頭:
TVL 在 1 億美元以上的 Layer2 項目共有 7 個,OP 類雖然只占據三席,但市場份額占比卻在 85% 以上,遠遠超過 ZK 系 15% 的市場份額。
而在 OP 類的三個項目之中,Arbitrum 又是絕對領先地位——僅 Arbitrum 一家就占據了整個 Layer2 市場過半的市場份額,相當于 Optimism 的兩倍。
因此截至目前,Layer2 賽道的競爭還是以 OP 類項目為主,ZK 仍處于追趕的態勢,而 OP 之中又以 Arbitrum 與 Optimism 的競爭最為關鍵。
那我們再從數據維度對比一下 Arbitrum 與 Optimism 此消彼長的態勢。
-
唯一地址數
Arbiscan.io 數據顯示,截至 8 月 7 日,Arbitrum 網絡唯一地址數量已突破 1064 萬個(469290 個),相比今年年初 1 月 1 日的 239 萬個增長逾 400%。
同時 Optimism 瀏覽器數據顯示,截至 8 月 7 日,Optimism 網絡唯一地址數量突破 762 萬個,相比今年年初 1 月 1 日的 240 萬個也是增長三倍有余。
其中 Optimism 最值得關注的便是 2023 年 3 月 13 日其開始明顯提速,10 日均新增超過 100 萬個唯一地址,6 月 19 日更是單日新增 435719 個唯一地址,同步創下單日新增的歷史紀錄。
明眼可見的是,Optimism 在絕對數量和前期發展中明顯落后 Arbitrum,但自從今年年中以來,Optimism 明顯開始提速。
-
TVL 總鎖倉量
與此同時,TVL 總鎖倉量方面 Optimism 也同樣從 6 月中旬以來進入加速期:
據 L2BEAT 數據顯示,截至 8 月 7 日,Arbitrum 網絡鎖倉量約 60 億美元,在以太坊 Layer2 網絡中鎖倉量排名第一,但已經連續 4 個月左右穩定在該區間,波動極小。
而 Optimism 網絡 6 月中旬以來已經從 19 億美元增長至 30 億美元,漲幅超 50%。
Optimism 網絡增長情況
需要注意的是,2021 年 9 月 2 日 Arbitrum 剛上線后主網鎖倉量即突破 2000 萬美元,隨后在一個月內更是激增逾 20 倍,很早就和 Optimism 甩開了數量級上的差異,如今 Optimism 與 Arbitrm 的差距已經縮小為兩倍。
此外,上文提到的 OP 類項目中的 Base 公鏈,雖然只有約 1% 的市場份額,但由于是基于 OP Stack 構建,也是其逐步追趕 Arbitrum 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素。
02
Optimism 的超級朋友圈
所以 Optimism 雖然一直在鏈上數據維度落后于 Arbitrum,但最近憑借著越來越龐大的朋友圈,已經開始出現明顯的逆襲態勢。
這個「Optimism 的朋友圈」,主要是指基于其 OP Stack 搭建的超級鏈網絡,那什么是 OP Stack?
可以將其理解為一組開源的軟件組件,開發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場景利用 OP Stack 工具包組裝一個定制的 Layer2 網絡。
兩年前,應用程序開發人員在決定要在哪條鏈上部署自己的應用時,只需面臨一個相當簡單的選擇:以太坊、Solana、Cosmos、Polkdot,或者其他的 Layer1 區塊鏈,彼時 Rollup 都尚未啟動主網,很少有人聽說過「模塊化堆棧」這個詞,L1 之間的差異(吞吐量、費用等)非常明顯并且相對容易理解。
如今伴隨著 Layer2 賽道的成熟,開發人員面臨著更豐富的選擇,其中就包括 OP Stack 這條路線——直接通過 OP Stack 發鏈,在 Optimism 的超級鏈生態系統中占有一席之地。
而截至目前,已經加入或計劃加入 OP Stack 朋友圈的機構朋友們相當龐大,涵蓋CEX/DEX、公鏈、NFT 等頭部項目:
首先自然是 Coinbase 基于 OP Stack 推出的 Base 公鏈,隨后 6 月 19 日 BNB Chain 也宣布推出基于 OP Stack 的 Layer2 網絡 opBNB 測試網,至此兩大頭部CEX均加入 Optimism 的超級鏈戰局。
CEX之外,像 NFT 市場 Zora 也推出了基于 OP Stack 的 Layer2 網絡 Zora Network,a16z 也于 4 月份宣布推出基于 OP Stack 創建的 Rollup 客戶端解決方案 Magi。
且最近大火的由 ChatGPT 創始人推出的明星項目 Worldcoin 也選擇了 Optimism:Worldcoin ID 將基于 OP Stack 搭建應用鏈,構建圍繞鏈上身份系統相關生態。
除此之外,此前的一些老牌 Layer1 公鏈或項目甚至也開始陸續通過加入 OP Stack 陣營來轉向 Layer2 賽道:
7 月 7 日,由 Gitcoin 支持的公共物品網絡 Public Goods Network(PGN)宣布基于 OP Stack 搭建;
7 月 12 日,基于 ZK 的 Layer1 公鏈 Manta Network 宣布基于 OP Stack 推出專為零知識證明(ZK)應用設計的 Layer2 網絡 Manta Pacific;
7 月 17 日,Celo 開發組織 cLabs 提議將 Celo 由獨立的 EVM 兼容 Layer1 區塊鏈轉變為基于 OP Stack 的以太坊 Layer2;
8月11日,DeBank 發推稱,啟動基于 OP Stack 而構建的 DeBank Chain L2 測試網,并計劃在 2024 年推出主網。
所以這就導致目前 Layer2 賽道的 OP 雙雄處于一種非常吊詭的狀態,無論是 TVL,還是活躍用戶數等數據,常規生態層面 Arbitrum 都是明顯領先于 Optimism,但在機構采用、合作、投融資方面,Optimism 則是一路狂奔,遙遙領先。
可能也正因如此,各家 Layer2 項目也都加快了自己的超級鏈生態進程:像 Arbitrum 就分別在布局專為游戲、社交應用程序和高吞吐量的 DApp 用例而設計的新網絡 Arbitrum Nova 與用來構建 L3 網絡的開源工具包 Arbitrum Orbit,支持開發者部署和創建自己的鏈。
ZK 賽道同樣也在發力自己的超級鏈生態:除了 zkSync 宣布推出用于構建定制 ZK rollup 的模塊化開源框架 ZK Stack,巴黎 EthCC 大會上 StarkWare 聯合創始人 Eli Ben-Sasson 也表示 Starknet 即將推出 Starknet 應用鏈(Appchains),可以由使用 Starknet 堆棧的應用啟動,具有可定制性、去中心化等特點。
從這個角度看,在 Optimism 不斷擴充的朋友圈的刺激之下,Layer2 的擴容之戰也在加速向生態之戰演變,而在應用上具備先發優勢的 OP Stack 能否在一種挑戰中保持領先,仍是未知之數。
03
OP Stack 的多鏈宇宙愿景
Optimism 超級鏈的敘事其實并非新東西,像 Cosmos 等早就在「一鍵發鏈 + 模塊化」的方向上深耕了許久,但相比已推出就大牌云集的 OP Stack,Cosmos 應用鏈卻在今年表現地不溫不火。
主要原因,便是在如今競爭公鏈式微而以太坊 Layer2 賽道大熱的今天,OP Stack 恰好提供了一條可選的道路:
依傍以太坊生態,幫助加入其中的生態伙伴與以太坊并聯共享資源,享受以太坊高度安全性,并且仍可選擇以自己的原生 Token 作為 Gas。
可以說 Optimism 網絡發展早期,幾乎是以 Synthetix 生態為主,導致其在與 Arbitrum 的競爭中缺乏有力的抓手,一直處于追趕階段。
而今年開始,Optimism 則憑借 OP Stack 超級鏈這個新敘事,找到了一條行之有效的差異化競爭新路徑,逐漸站穩腳跟。
尤其是像 Base、op BNB 這些合作伙伴的加持,不僅給予了 Optimism 超級鏈生態極強的品牌背書,也給 Optimism 未來持續的用戶、交易量等增長提供了源頭活水。
而在 6 月 7 日完成主網 Bedrock 升級后,Optimism 網絡費用再降低約 50%,讓 Optimism 更加接近「超級鏈」的愿景。
總的來看,這對 Optimism 和各家生態合作伙伴來說,是雙贏的選擇。畢竟太多的前車之鑒之下,目前在以太坊 L2 生態上,底層性能的競爭已經不是大眾所關注的主流敘事點:
相比可擴展性和性能上的改進,如何吸引越來越多的開發者、項目方、社區和市場,在 DeFi 應用、NFT、GameFi 等上走出一條各種用例大爆發的繁榮生態,才是避免「高估值」但公鏈建設死氣沉沉的尷尬局面。
「前期依靠 Synthetix 生態,后期借力 OP Stack」,依傍以太坊生態的 OP Stack 目前看在這方面邁出了第一步,正在成為「基于以太坊的 Cosmos 宇宙」,嘗試搭建起自己的「應用鏈敘事」。
04
小結
總的來說,盡管Optimism在鏈上數據維度上較Arbitrum落后,但由于其基于OP Stack構建的超級鏈網絡,使得其在生態伙伴關系、應用領域和合作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
雖然在數據方面稍顯落后,但其持續吸引機構、合作伙伴,將焦點從性能轉向生態建設,有很大發展前景。
朋友們,你怎么看Optimism和Arbitrum呢?歡迎評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