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白 / 來源:白話區塊鏈
作者 | 白話區塊鏈
出品|白話區塊鏈(ID:hellobtc)
根據8月25日消息,以太坊官方表示,以太坊權益證明機制升級將在北京時間 2022 年 9 月 6 日 19:34:47 左右進行。歷經多年,以太坊合并終于要來了!可以預見,以太坊合并的到來將帶動Layer2解決方案繁榮發展。
那么為什么合并之后還是要促進Layer2的發展呢?
Layer2是解決方案的統稱,旨在通過提高 TPS 性能并降低gas 費用來擴展比特幣、以太坊或任何其他“核心”區塊鏈。這些解決方案被稱為“第 2 層”,因為它們位于(并依賴于)第 1 層網絡之上。
以太坊網絡尤其關注這一點。在 2020 年 10 月發表的一篇文章中, V神指出,由于gas費上漲,許多非 DeFi DApp 已被排除在網絡之外。因為當網絡變得擁擠時,用戶會爭相更快地處理他們的交易。由此產生的每個區塊中的空間競標戰通常將gas價格推高,有時費用超過 130 美元,這使得大多數去中心化應用程序 ( DApps ) 難以承受。
盡管目前以太坊是最常用的并且可能是最安全的區塊鏈,但上述缺陷也不得不正視,為此之前也說過各種各樣得解決方案。今天就來匯總一下白話區塊鏈往期有關以太坊和Layer2的精華內容,一起來結合最新報道溫故知新吧:)
01
為什么以太坊要從1.0升級到2.0
以太坊2.0是對當前以太坊1.0主網的重大升級,旨在通過提高其性能包括可擴張性、安全性和可持續性等來加速以太坊的使用和應用。
以太坊2.0 將主要分成四個 “階段(Phase)” 發布,并在每個階段都將以不同的方式改進以太坊的功能和性能。
與1.0不同,這些升級由以太坊生態系統中的多個不同團隊主導,每個團隊都專注于構建整個升級中的特定部分,這就好像是一個公司產品的發布。
階段 0 :這是以太坊 2.0 的第一階段,重點是推出信標鏈
階段 1:這個階段的重點是分片或我們后面要描述的數據分片。
階段1.5:這個階段的重點是讓64條分片鏈對接信標鏈,讓當前的以太鏈成為分片之一,共65條鏈。
階段2:在這個階段,以太坊開始系統的融合及完善,逐漸完成2.0。
更多細節:一文說透 | 以太坊已經是王者了,為何還要大費周章繼續升級到2.0?
02
Layer2擴容有哪些發展方向
Layer2, 作為以太坊2.0完成之前最為重要的擴容手段,在2020年迎來了落地之年。而同樣,也迎來了一個拼刺刀的時代,各大通道、側鏈、Rollup家族摩拳擦掌,嚯嚯來襲!
伴隨著這些基礎技術的出現,也誕生了很多代表性的項目!更多細節:區塊鏈目前最大的問題是缺用戶,這類新進展至少可支撐1000萬新用戶?
到了2021年,“擴容”這個詞從開始進入大眾視野已經過去4年。隨著Arbitrum的主網上線,我們對于“擴容”這本書,已經翻到了倒數第二章。
通道技術的發展已經明確定位為一個擴容方案的“輔助位”,站不到前排,更不用提C位。
DPoS,EOS,Tron,BSC的發展給區塊鏈帶來了很多新的思路,不過總體趨向中心化,能打的也不多。
而大區塊一個比DPoS更加“直觀”的擴容方式。但也有問題就是,大區塊需要高性能節點,而高性能節點又和去中心化的發展有沖突,所以大區塊這種擴容方式是否可行或是證偽,依舊需要市場的檢驗。
然后就是側鏈,側鏈的目的是實現雙向錨固,使某種加密token幣可以在主鏈和側鏈之間“轉移”。更多細節:比特幣、以太坊的發展瓶頸即將消失,盤點過去4大方向的擴容方案,你看好哪些?
后面又發展出來Rollup、分片、分層、工作歷史證明和DAG等流行的“新擴容手段”。如果可以分清側鏈和Layer2的區別,也算是對擴容有個基本理解,那么能否分清Plasma、Rollup和Validium的區別,就可以當做一種對擴容的進階考試題。下面這張圖可以幫助你更好理解:
更多細節:當前流行的7大擴容方案,哪些將會推進比特幣、以太坊的下一站征途?
03
Layer2擴容發展的怎么樣
隨著各大擴容路線的發展,EIP1559、Rollup、分片等競爭的如火如荼,V神對此進行了詳細解讀:V神一次性全解讀,以太坊當前最新進展和挑戰:EIP1559、Rollup、分片、競爭公鏈
隨著歷史的發展,V神定調Rollup將會作為ETH的主要擴容手段,在主網上線的Arbitrum,嚴格意義來說,歷史上第一個上線了主網的“通用性Rollup Layer2擴容方案”。
這里介紹了4個不同,分別是Rollup與側鏈的區別;OP與ZK的區別;OP里面Optimism與Arbitrum的區別;ZK里面Zk-Rollup與Validum的區別。更多詳情:V神點贊的 Layer 2 明星項目 Arbitrum 上線,Rollup 擴容方案將迎來新進展?
04
Layer2擴容誰將拔得頭籌
自2019 年出世以來,Rollups 已經走過了漫長的道路。我們已經看到形成包含許多混合演化的其他各種有前途的 Rollup 理論設計。這里主要講了兩點:
1、不管你是以太坊的朋友還是殺手,加入Rollup陣營吧,大家一起Roll起來!
2、從以太坊Rollup區塊生產的中心化長期來看,Rollup可能是個不可避免的趨勢。
更多詳情:白話解讀V神最新發文:以太坊擴容的終局之戰
幾年前最早我們提起ETH擴容,首先想到就是Layer2,而Layer2里,首先想到的是閃電網絡,狀態通道,Plasma…
然后折騰了幾年,發現并沒有什么用,許多項目方和資本也等不起了,隨著各種折騰,好在Layer2也終于找到了方向,Rollup橫空出世,V神直接定調,分片啥的先不搞了!ETH先走Rollup方案!
后來發現,只有一個Rollup方案不行,還要分OP系列和ZK系列的,業內流行起“中短期OP,長期ZK”的說法。
再后來,Arbitrum橫空出世,接著出現了Hermez,Aztec,OMG做了Boba,Metis分叉了Optimism,Polygon大肆收購也要做Layer2一攬子解決方案。
Layer2太多,項目快不夠用了……
這里拋開Lrc這種專用型Layer2,也拋開Aztec這類隱私型Layer2,分析了單單就通用性Layer2,目前就有多少種玩法。
更多詳情:爆發在即的Layer2賽道百花齊放,誰將是領跑者?
轉眼就到了2022年,在今年,我們對于區塊鏈擴容,有了一條非常明確而清晰的路線,即模塊化思維。
簡單來說,就是把原來一層做的事兒,給你拆成了兩層,甚至三層,畢竟一層上,不可能三角就像一個緊箍咒, 制約著每一個想要擴容的公鏈。
當然,L1,L2這些概念其實很多人并不陌生,但模塊化公鏈,就像是傳統互聯網的TCP/IP協議一樣,有著更加細化的分層。
在目前主流的共識中,模塊化公鏈應該擁有以下三個層:
1.Execution Layer - 執行層
2.Settlement Layer - 結算層
3.Data Availability Layer - 數據可用性層
通過高速的Rollup執行交易,安全的結算層負責結算,低費用大容量的數據可用性層用負責保障,我們有理由相信,Web3.0時代的基礎設施藍圖,已經在我們面前徐徐展開。更多詳情:2022年公鏈新趨勢,你不得不知道的”擴容新路線”
05
小結
Layer2層的發展,歷經多年,從一開始的星星之火到中期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再到現在的明確要結合Rollup來模塊化發展的路線,時間不語,卻給了我們答案。
不過因為合并在即,一切還未成型,這條路線是否一帆風順發展到底,感覺依舊需要時間的考驗。于其被FOMO情緒支配,不如潛心學習,緊跟潮流,做到以不變應萬變就好。
關于未來發展,你有什么想說的嗎?歡迎評論區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