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lexander / 來源:白話區塊鏈
在市場橫盤了兩個多月后,隨著股市的階段復蘇,似乎加密市場也有了一絲牛市苗頭漸起的感覺。根據分析公司Glassnode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BTC鏈上活躍度和算力持續增長等現象表明比特幣可能會出現突破。
業內普遍認為就目前全球經濟下滑的新常態下,對比特幣來說利大于弊。后市的大趨勢不變,但仍然存在一些不確定性,想要繼續從中獲益的話,就必須應對一些新的挑戰…
01
比特幣減半遭遇疫情
新常態來了
“新常態”這個詞,是從老牌礦業公司ROCKMINER旗下子品牌滾石礦工創始人Alex近期的一個演講中提及的。在新常態下,主要有下圖中的幾個特征:

過去多年的經驗中,比特幣最好的切入點以及真正拿得住比特幣的最好方式就是挖礦,這是被驗證過的,而且之前也反復提到了很多次,我們就不再贅述了。
今年以來,比特幣在第三次減半后,又同時處在疫情等國際形勢影響下的“新常態”大背景中,對礦業的影響不斷顯現。首當其沖的是礦業短期內進入了困境,目前能夠穩定收益的還是比特幣挖礦,但減半后的收益大幅下滑意味著礦工的回本周期也變長了。不過疫情也帶來了良性的影響,其促使了電子商務和數字經濟的快速增長,全球范圍內也普遍積極出臺支持區塊鏈政策,也就是說,在未來相關的監管會更清晰,最終根本的解決合規問題。最后,隨著相關加密金融衍生品需求的增長,越來越多金融衍生服務商開始涌現,包括現在大熱的DeFi等,幫助投資者和礦工解決了不少資金難題。
因此,隨著疫情的逐步緩解,新常態下,有機遇也有挑戰……
02
不想錯過機遇,但該如何面對挑戰?
對很多人來說,挖礦也是一種穩定享受行業福利的好方式,特別是當比特幣開始有強烈的向上預期時就是一種機遇,礦工往往會信心十足的投入,以期更高的收益,用更少的資金換來更多的比特幣。但就像前面所說的,新常態下挖礦獲利難度上升,導致許多礦業公司、大礦工不斷做出調整和優化迭代得以應對新的挑戰。
在第三次比特幣減半前1-2年里,礦業紛紛重金布局比特幣減半行情,而且此時很多新人的挖礦情緒高漲,于是針對新手礦工的云算力網卡開始紛紛登場。可是到了第三次減半后,很多人又發現很多云算力合約已經賺不到什么錢了,特別是短期合約,于是又有人提出了聯合挖礦來優化收益,但又有人嫌聯合挖礦門檻太高,于是又在聯合挖礦的基礎上再次優化,到了更合適當下狀況的新挖礦形式:滾石礦工最新推出的“礦機拼團”。
那么這三者具體有什么不一樣的呢?

1、挖礦門檻
云算力幾乎包辦了挖礦上下游所有事項,用戶只需要購買份額即可,而且起步金額可以做到非常低,所以它的門檻最低;
而聯合挖礦則需要數十萬元的起步資金,對于大多數初步嘗試的礦工來說門檻過高;
最新的礦機拼團,最低1臺礦機起步,門檻適中。
2、礦機所有權(產權)
云算力相當于是租用礦機,礦機實物的產權(歸屬)屬于平臺;
聯合挖礦和礦機拼團是有產權的,一般會簽署正規的礦機采購合同,確定礦機產權的歸屬。
有產權的話,有什么好處呢?以滾石礦工的礦機拼團為例,有了產權,在服務合同到期后,滾石礦工會根據客戶自身需求提供專業、高效、安全的礦機流轉服務,相當于自有資產可以自由控制和具有流動性。由于挖礦分豐水期和枯水期,礦機可能會涉及到遷徙到更優的礦場去,這也是自由決定的。
3、電費
大部分云算力平臺把礦機的運維等服務費用都包含在電費包里,實際電費屬于成本,加上了服務費用的電費差價則是他們的勞務費,也是利潤,這也是他們的主要盈利模式;
聯合挖礦的電費則是由礦場聯合方提供成本價電費,大致意思是,礦場主或者礦場渠道方提供礦場和電力的成本價作為資源投入,礦工投入礦機,然后雙方簽合同一起合伙挖礦,獲得收益后,礦工的礦機回本前礦場主都不收錢,回本以后,就是純利潤了,這部分利潤由合同約定礦場主和礦工 2、8或者3、7分成;
與聯合挖礦相比,礦機拼團要更加簡單,僅收取包含電費在內的運維服務費即可,平臺不再參與用戶分潤,所有挖礦收益均歸用戶所有。
4、風險和收益
風險這塊,是所有人都會重點關注的,其實重點還是在投入產出比上,由于云算力包辦了一切事項,因此服務費用也相對會高一些,再加上沒有聯合挖礦和礦機拼團的透明度,因此云算力的收益是不及后兩者的。加上比特幣的不確定性因素,云算力確實可能有盈利少的風險,特別是短期合約,長期合約則會好一些,總體相比之下聯合挖礦和礦機拼團的風險要低一些、收益高一些。
綜合看,滾石礦工的“礦機拼團”相當于是綜合了云算力和聯合挖礦二者優點的產物,既不會有太高的門檻,又能提供更高的透明度,礦工對礦機擁有絕對的產權的同時收益也更高,對于中小礦工來說,確實是“新常態”下的一種想要抓住機遇,又能應對挑戰的一種全新挖礦方式。

此外,礦機拼團還有另外兩個聯合挖礦無法做到,且對許多投資者有價值的優點:
1、小幣種礦機也能拼團
滾石會根據市場動向,提供一些市面較為熱門如,CKB、ZEC等小幣種礦機拼團,一方面可以讓礦工挖礦配比更加合理(避免雞蛋放在同一籃子里),另一方面有也能比較可期的綜合收益;
2、靈活性高
可以根據礦工的個人偏好配置不同的礦機組合,以及完善的進入與退出機制。前面提及礦機物權歸挖礦所有,正基于此點,在礦工就擁有了更加多樣的礦機殘值選擇,比如,運維到期后,用戶根據自身需求,可向滾石申請二手礦機回購與流轉服務。
當然了,如果你只是想嘗嘗鮮,體驗一下挖礦,云算力可以滿足你的需求;如果你相當豪橫,直接找一家可靠的礦場聯合挖礦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03
很多人挖的不是礦,是“坑”
其實一直以來我們都在不斷提醒很多新手朋友們,對“挖礦”這種逐漸降低門檻的新興產業躍躍欲試的同時,也要注意它的很多“坑”。
在比特幣礦業發展早期的時候,比特幣礦機是一個高深莫測的名詞,很多人并不知道其中原理,以為就是一臺會產“金蛋”的機器,于是紛紛上網了解,然后想要訂購來嘗嘗鮮。誰曾想,付款完后才發現,對方根本不發貨,甚至這個“賣家”自己都不知道比特幣礦機到底長什么樣,這就很尷尬了。
這是比特幣礦業的蠻荒時期,只有少數頭部大礦工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到了后來,競爭激烈起來,產業也逐漸成熟,市場的需求也逐步釋放并開始被滿足,買礦機不發貨的亂象也在減少,但業內人士仍然表示“水深”莫測。
前段時間,頭部平臺主辦的幣安區塊101人物訪談中,滾石礦工創始人Alex作為資深從業者就分享了許多礦工都經歷過的一些大坑:“太坑了,挖礦太多騙子、無賴還有其他你無法確定的政策因素。我們自己也遇到過很多坑,比如被關過一個礦場,我們當時差不多投了一千萬,然后最后回來三四百萬,礦場沒了就沒了。礦場的設備,變壓器這種廠房里面的東西,電纜賣不了多少錢,基本就打一折二折,這是第一個坑,礦場的坑,不確定性。
第二個坑是電力,就跟現在豐水一樣,有一毛多的電你敢去嗎?我可不敢去。我們經歷過,一毛多的電或者說現在豐水的電有很多不確定,電的質量就不行。我們2017年挖過一毛七的電,最后一算成本一塊錢,因為它經常斷電,幣價又一直漲,一斷電那種感覺我估計比大姨媽來還難受,經常斷電,然后機器又損壞,所以電又是坑。
第三個坑是場地。我們現在也跟人打官司,其實我是不喜歡跟人撕B的,大家和和氣氣是怎么樣就怎么樣。比如交電費押金的風險就在于,第一有可能你機器沒了,電費押金人家把你機器挪走了。第二機器撤走錢拿不回來押金,我們都兩年了拿不回來。”
在這些怎么繞都繞不過去的坑里,這些頭部礦業公司其實都踩過了,換句話說,挖礦想要避坑,找靠譜的老牌公司合作是唯一的選擇,因為他們基本上把坑踩完了,然后他們把這些轉換成服務,而你需要做的是把利潤的一部分用于支付他們提供的服務費用,什么場地、電力、礦機采選,來搞定,雙贏的模式,就這么簡單。
關于礦圈老品牌ROCKMINER,前身為小強礦機、創建于2013年,是行業知名的礦機供銷與算力供應商,擁有超過7年的比特幣礦業經驗,是行業內為數不多經歷數次牛熊交替、抗過礦難的“礦圈老大哥”。
滾石礦工中國境內自建多家礦場,遍及云、川、貴、內蒙、新疆等地,擁有優質、穩定的電力供應系統,現運維礦機總量已達10+萬臺,累計規模達200M瓦供電容量,長期為美國、德國、新加坡、格魯吉亞、迪拜等全球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加密數字貨幣用戶,持續提供安全、穩定、值得信賴的優質礦機托管和云算力服務。
2020年4月底,滾石礦工與幣安達成深度算力合作伙伴關系,這是幣安布局礦池業務后的選擇,它的選擇邏輯也是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公司和人來做,也一樣簡單:由老牌團隊、專業運維的滾石ROCKMINER礦場提供的算力合作可靠、穩定。

04
小結
挖礦始終是享受行業福利最好的方式,為了應對不同時期的需求和挑戰,礦業頭部公司也開始對自身服務模式和產品做出更多優化。或許在可預見的未來,這些目前重資產的頭部礦場、礦池、礦機制造和銷售等公司,會各自進行資源整合,然后變成純為礦工提供服務的服務公司,就像老牌礦業公司ROCKMINER正在轉變并推出的子品牌滾石礦工一樣。
滾石礦工最新福利與礦機拼團預告 ←點此
你參與過挖礦嗎,怎么看礦機拼團這種新模式?歡迎來留言區寫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