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五火球教主 / 來源:白話區塊鏈
作者 | 五火球教主
出品|白話區塊鏈(ID:hellobtc)
不知不覺,2022已經過了快一半~
如果說上半年大家還在糾結,到底是牛市沒結束的回調,還是熊市早已來臨的征兆?Luna崩盤事件則是直接讓整個市場達成了共識:我們熊了,而且是早就熊了!
業內有句行話,熊市多學習,既然已經熊了,也就別太關心行情,別做太多操作,專心學習,為下一次牛市做準備。
要知道,幾乎所有的好項目,都是熊市投出來的,“熊市播種,牛市收獲”說的就是這個理兒~
學習,就先從一個行業的簡單復盤開始。
01
全球監管層面
從政策層面看,我們其實一直都是牛市的。
畢竟區塊鏈在一步步的向圈外走,一步一個腳印的取得更多人的共識。
上半年政策層面的大事兒至少有這些:
1.繼薩爾瓦多之后,比特幣在中非共和國也成為了法定貨幣,巴拿馬正在開會討論,有希望成為第三個國家。
2.拜登簽署了有關數字資產的行政令,納斯達克考慮為加密貨幣提供服務。
3.高盛提供了首筆比特幣支持的貸款,富達計劃今年把比特幣作為401K計劃賬戶(養老金)選項,Bently大學接受以太坊和USDC支付學費。
4.阿根廷最大私人銀行Banco Galicia開始支持用戶購買ETH,BTC,USDC。
嗯,基本上大事兒全是利好,唯一能想到的利空事件是這次Luna崩盤之后,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在國會山會議上直接點名UST,大家紛紛猜測,更加嚴厲的穩定幣監管馬上要來了!
當然,監管這事兒,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看著是利空,但你理解成利好其實也沒毛病。
02
公鏈與跨鏈橋
2021年是Alt L1的天下。
2022年上半年則是ETH L2的崛起以及“模塊化公鏈”這個詞的火熱。
過去幾個月,Alt L1上并沒有看到太多讓人眼前一亮的東西。L2這邊Arbitrum與Optimism在去年下半年上線之后則是穩步增長,TVL和優質項目越來越多,越來越有跟Alt L1分庭抗禮的趨勢。而最近Starkware與Zk-sync也是動作頻頻,相信下半年一定可以看到兩個Zk-rollup王牌選手的上線,2022-2023,相信是ZK攜手OP大戰 Alt L1的時代。
Cosmos這邊,項目Celestia通過抽象出DA(數據可用性)層,把模塊化公鏈這個詞引爆,使得原本的L1(結算+數據可用性)+ L2(執行)進一步延伸成為L1結算,DA數據可用性,L2執行的三層模塊化結構。當然項目還沒上線,這種三層結構需要接受市場考驗之后才能確定是否是未來“模塊化”公鏈的標準。原本Cosmos上半年順風順水,Interchain Account(跨鏈合約級互操作性)與Interchain Security(共享安全)相繼上線,無奈圈內第一生態Luna暴雷,失去了整個生態唯一的穩定幣UST,算是連帶遭到重創。
波卡的平行鏈拍賣進行的有條不紊,但在前幾輪之后便明顯失去了熱度,畢竟現如今發鏈的選擇太多,Cosmos或是Avax都有便宜很多的選項,對于共享安全要求沒那么高,或者財力不夠的團隊,競爭卡槽拍賣往往是件得不償失的事。
AVAX的第一個子網DFK Chain上線也算的上是Appchain與模塊化公鏈的一個標志性事件,也讓Avax在“發鏈”這件事上正式進入了與波卡以及Cosmos的三國爭霸時代。
Solana上半年則是因為接連幾次的宕機事件導致信譽值明顯下降,最近一次的“炸彈”事件更是引起了業界對于這種高TPS,超低Gas模型安全性的整體思考。
ETH的Merge?不出意料的上半年又被推遲了,目前來看,8、9月份是樂觀的估計,然而如果再次推遲到年底,也不要太過驚訝……
跨鏈橋這邊的競爭與公鏈差不多,也是進入了白熱化,畢竟未來多鏈宇宙在人們心中基本上是個板上釘釘的事兒,各個跨鏈橋都使出了渾身解數爭搶TVL。去年基本上以資產跨鏈為主,最近明顯基于消息的跨鏈協議也開始一個個登場,Multchain推出了Anycall,Celer推出了Celer IM,IBC升級到了Interchain account,波卡XCM上周剛剛上線,一旁還有Axelar,Zetachain, Teleport等項目虎視眈眈……
未來1-2年,除了看公鏈大亂斗之外,橋之戰大概率也會是個看點,上半年的橋基本以資產橋為主,代表有第三方驗證人模式的Multichain,Synapse,流動性網絡的Celer,Hop,輕客戶端的IBC,基于LayerZero的STG算是超輕客戶端的新選手,而從上個月開始,Multichain出了Anycall,Celer除了Celer IM,IBC開啟了Interchain Account,波卡激活了XCM……未來還有Link的CCIP,Axelar,Zetachain,Teleport等跨鏈消息協議在等著我們,橋之戰從資產橋時代正式邁進了消息橋時代。
03
Defi與Gamefi
Defi 1.0其實從2021年開始便率先走熊,2022年上半年還在折騰的都是所謂Defi2.0項目,Curve War這個詞也因為各路算穩開始流傳,Crv,Cvx頻頻出現在各路文章和Twitter上。
然而先是OHM,Time等(3,3)等暴跌,后有Terra的崩盤,Defi2.0幾乎被全線證偽,感覺市場又開始把視線投回Uniswap,AAVE,MakerDAO為代表的Defi1.0基礎設施,雖說不代表這些代幣會應該上漲,但在普遍跌了90%左右之后,Defi1.0藍籌明顯進入了一個相對性價比不錯的階段。
去中心化衍生品從去年就被各路人士看好,去年Dydx,Perp等也著實吸引了不少眼球,然而大家期待的衍生品“Uniswap”時代卻始終沒有到來,究其原因,Dex衍生品并沒有從本質上提供Cex衍生品差異化的體驗。拋開資產自我掌控和去中心化這些形而上的東西,Uniswap并非是因為“鏈上“或者“AMM“才火的,而是你在上面能買到大量Cex買不到的幣種大家才真的去用,而Dex衍生品,顯然目前做不到。當然像是Uniswap上面長尾幣種的衍生品,理論上Dex衍生品可以去做,但無論是深度還是流量估計都很難做的起來,畢竟衍生品不是現貨,這也是Dex衍生品目前最大的困境。短期破局之路,說實話我想不出來。而長期來看,當越來越多人習慣于一個錢包走天下,越來越多人習慣于用Metamask登錄而不是Cex登錄,Dex衍生品自然而然也就不愁用戶了,但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更多是依靠行業的發展,而非自己賽道的突破。
至于流動性挖礦,現在基本上高APY已經吸引不到多少人,大多變成了跑得快的游戲。當所有人都熟悉了Defi這一套玩法,指望別人去高價接盤你挖出來的所謂治理代幣,吃虧的往往就變成了你自己。
Defi圈上半年大事兒,總結下來基本上就三件事:
Defi之神AC退圈;
Curve的Ve模型成為越來越多Defi項目的代幣模型標配;
以Terra為代表的的算穩崩盤。
至于Gamefi這邊,著實乏善可陳,龍頭AXIE無論是日活還是收入都雪崩式下降,其他的所謂Play2Earn就更不用說了。畢竟說白了,Play2Earn的Gamefi本質上就是個披著游戲外衣的流動性挖礦,且這游戲還不怎么好玩。Defi那邊熱度一過,大家都心知肚明自己在干嘛的時候,下一個傳導的對象無疑便是Gamefi。
唯一值得一說的是Stepn,掀起了Move2Earn的熱潮,甚至因此而誕生了各路Watch2Earn,Learn2Earn, Sleep2Earn等千奇百怪的噱頭。雖說Stepn也無法擺脫龐氏的代幣模型,但至少在設計,運營等思路上比起一代的AXIE有了長足的進步,出圈能力也大大提高,加上跑步健身的主格調淡化了Earn的成分,所以成了上半年唯一值得一看的Gamefi。至于后期能否通過圈外合作+Socialfi等手段讓Move2Earn延續下去,不要變成Pay2Move,下半年我們拭目以待。
04
NFT
NFT去年其實還有那么點百花齊放的感覺,各種鏈下上鏈的畫作,鏈上原生的畫作,AI生成藝術,抽象藝術等等。
這些東西今年基本都無人問津,今年只有一個主旋律,就是JPEG小頭像。
熊市時候往回看是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大家花幾萬甚至幾十萬美金去買一個JPEG,所有的功能就只是拿來當頭像(最多加一個頭像后面畫的元宇宙的餅……)上半年每天還有成百上千的新頭像在Mint,現在基本上地板價都賣不出去那種,經歷了1年多的炒作,真正可以被稱之為藍籌的NFT,無非也就五六個而已。
然而不管怎么樣,NFT算是徹底出圈了,比Defi出圈很多那種,畢竟你要一個沒接觸過區塊鏈的人理解Defi,理解挖礦,理解APY是件很難的事情,但Punk和猴子……這不就是猴票和小浣熊水滸卡!這玩意兒我懂!!
希望下半年,我們可以看到NFT解鎖更多的用例,而不僅僅只是停留在頭像上。
NFT上半年的大事件,一個手差不多也能數過來:
LooksRare與X2Y2的上線挑戰Opensea,Web3與Web2.5的對決;
Coinbase上線了花巨資研發的NFT交易市場,卻基本沒人用……
無聊猿Otherside爆火,燒掉5萬ETH的Gas費用。Yuga Lab暗示未來可能做自己的鏈,目前Avax和Flow伸出了橄欖枝;
ENS短數字和字母域名開始爆炒,10K俱樂部出現;
JPEGD,BendDao。
值得一提的是,前兩天剛看到一條消息”Opensea交易量達自2021年12月21 日以來的最低水平”。嗯,小圖片們還沒有真正的經歷過熊市,那么現在,他們的考驗才真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