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Patrick Bush &?Matthew Sigel
翻譯:白話區塊鏈
我們對以太坊Layer2擴展方案進行了五個關鍵領域的評估,并詳細說明了我們對2030年以太坊Layer2擴展方案的1萬億美元基準估值預測。
請注意,VanEck可能在以下描述的數字資產中持有頭寸。
在本文中,我們得出結論,目前以太坊Layer2擴展方案的競爭激烈,但很少有贏家通吃的特點。
通過開發者體驗、用戶體驗和技術能力的視角評估Layer2區塊鏈,展示了我們對2030年以太坊Layer2擴展方案1萬億美元市值基準估值的假設。文章內容主要分為:
Layer2區塊鏈概述
Layer2擴展方案在擴展以太坊網絡方面的作用
Layer2擴展方案的類型:OP RollUps 和 ZK Roll-Ups
Layer2擴展方案的收入模型
Layer2擴展方案的鏈上成本結構
Layer2擴展方案的鏈下成本結構
EIP-4844 對 L2 數據成本的解決方案
通過五個關鍵領域評估Layer2擴展方案
對2030年以太坊Layer2擴展方案的估值預測
1、Layer2區塊鏈概述
以太坊在智能合約領域的主導地位面臨一個重要的障礙:可擴展性。盡管該網絡提供了無與倫比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但在使用量增加時,交易費用和處理時間也會飆升。為了克服這個問題,出現了Layer2解決方案,并且最近的分叉協議EIP-4844等進展承諾為這些以太坊分支提供更大的可擴展性。在這里,我們從交易定價、開發者體驗、用戶體驗、信任假設和生態系統規模的角度分析了一系列Layer2解決方案。
Layer2 區塊鏈是連接在主要區塊鏈(如以太坊)之上運行的網絡,用于增加其處理交易的能力。通過在主區塊鏈之外處理交易,然后將其結算回主鏈,Layer2解決方案有助于擴展區塊鏈的功能,而不會影響其安全性或去中心化。
眾所周知,以太坊當前的能力不足以承載全球的金融交易。更具體地說,世界金融系統需要處理的交易量超過了以太坊的長期限制,大約為每秒19.2個USDC或6.8個Uniswap交易。然而,這是一種有意設計的限制,因為以太坊的維護者認為,通過使任何人都能夠廉價地運行以太坊節點,可以實現最佳的抵抗審查的方式。
結果是,以太坊限制了鏈的能力,以減少網絡需求、數據存儲需求和節點的計算硬件需求。這實際上限制了以太坊在一定時間內能夠處理多少字節的數據。由于區塊鏈上的交易只是區塊鏈認同的正確數據片段,因此可以通過區塊鏈能夠處理多少有用數據來簡單衡量區塊鏈的能力。
數據來源:VanEck,截至2024年3月15日。
為了解決這些限制,以太坊的開發者最初提出了一種“分片”解決方案,即將區塊鏈分割為64個較小的相互連接的子區塊鏈,稱為“分片”。每個分片將在自己的容器化子區塊鏈中處理交易,然后提交活動的證明以由以太坊的父區塊鏈進行協調。盡管這種方法看起來很有前景,并且其中一些組件從2020年開始在Polkadot上亮相,但以太坊開發者最終放棄了稱為以太坊2.0的分片計劃。這是因為他們認為這在技術上是不可行的,無法滿足以太坊成為數十億用戶區塊鏈的規模。
相反,以太坊的路線圖轉向利用Layer2區塊鏈。這些Layer2網絡在主要以太坊區塊鏈之外處理大部分交易,只直接在主鏈上結算最高價值的交易。這種方法減輕了主鏈的負載,使其能夠高效地處理更多的交易。在這種動態中,以太坊積累價值的原因是這些結算必須以ETH支付費用;這種策略也加強了ETH作為連接鏈全生態系統的真正“燃料”的價值。
以太坊的主要挑戰在于其處理、存儲和計算金融交易數據的能力有限。通過將許多數據處理和計算任務轉移到Layer2區塊鏈中,可以解決數據吞吐量的瓶頸。因此,以太坊的發展現在集中在增強其集成來自這些Layer2區塊鏈的壓縮交易數據的能力上。但這些連接的區塊鏈到底是如何運作的,它們的商業模式又是什么呢?
以太坊生態系統交易量與以太坊主網市場份額
以太坊生態系統正在增長,而以太坊的市場份額正在縮小。數據來源:Artemis XYZ,截至2024年3月22日。本文提及的任何名稱均不構成購買或出售的建議。過去的表現不能保證未來的結果。
2、Layer2在擴展以太坊網絡中的作用
Layer2 區塊鏈通過將多個交易匯聚成被稱為“Roll-ups”的緊湊束來增強以太坊的功能。這些交易的“捆綁”由Layer2在不同的時間間隔內發布到以太坊,以平衡交易需求、安全性和成本。因此,以太坊正在成為“區塊鏈中的區塊鏈”。
每個Layer2通常由其自己的一系列智能合約組成,這些合約在以太坊上跟蹤Layer2的交易歷史,促進Layer2和以太坊之間的數據傳輸,運行故障證明或零知識驗證器合約(下文將詳細介紹),并充當以太坊和Layer2之間的資產托管。被稱為“排序器”的強大計算機接收并排序在Layer2區塊鏈上發生的所有交易。這比以太坊更強大且更便宜,因為Layer2區塊鏈運行一個非常強大的服務器計算機,僅接收和排序交易。這種動態使得Layer2能夠處理比以太坊更大的數據吞吐量。
相比之下,以太坊的交易處理涉及數十萬個全球分布的驗證節點發送、解釋和達成交易數據的一致性。由于以太坊的共識過程,這需要更長的時間,并且需要在數十萬個以太坊節點的每臺計算機上復制一臺計算機的工作。從邏輯上講,像排序器這樣的單個計算機處理交易比一個全球分散、能力較弱的計算機系統更便宜和更快,后者需要集體使用千兆位的互聯網帶寬進行通信,并使用數十萬個CPU來處理區塊鏈交易。
3、Layer2 類型:OP RollUp(ORU)和 ZK Roll-Up(ZKU)
與以太坊連接的 Layer2主要有兩種類型:OP RollUp(ORU)和 ZK RollUp。它們都通過發送被稱為“Merkle Root”的壓縮版本來在以太坊上結算其賬本余額或“狀態”。ORU 還會發布一個經過壓縮的交易數據批次,以便隨時間驗證和追溯賬本的變化。
在 Layer2 區塊鏈中進行結算可以類比于按局更新棒球比賽的記分牌,交易數據則提供詳細的實況播報。對于ORU來說,它們基于樂觀主義的原則運作,即默認情況下假設其準確無誤,除非有證據證明存在問題。如果某個實體(如高頻交易公司或具有數學造詣的研究人員)發現了錯誤或有問題的 Merkle Root,他們可以向以太坊提交一個欺詐聲明,稱為 fault-proof。負責監控 ORU 的實體在狀態更新后有七天的時間窗口,被稱為“挑戰期”,以便發現任何欺詐行為。一旦這個期限結束,ORU 中的交易就被視為最終確認。如果一個 fault-proof 成功證明了欺詐行為,監督 ORU 狀態的智能合約將會將所有交易還原至欺詐發生之前的狀態。挑戰期為七天,之后每個交易批次都是不可撤銷地最終確認的。
截至撰寫本文時,通過 L2beat 追蹤的 46 個 Layer2 中,只有四個鏈具備欺詐證明功能。其中四個之中,有兩個屬于 Arbitrum,它以 43.1 億美元的總鎖定價值(TVL)位居所有 L2 之首,僅允許來自經過白名單認證的實體的欺詐證明。
最受歡迎的 ORU 包括 Arbitrum、Blast、Optimism、Manta、Metis、Mantle 和 Base。
數據來源:Defillama、TokenTerminal,截至2024年3月12日。本文提及的任何名稱均不構成購買或出售的建議。過去的表現不能保證未來的結果。
ZKU 的運作方式與 ORU 類似,但存在一個關鍵的區別。雖然 ORU 同時向以太坊提交交易數據 Merkle 根和狀態 Merkle 根,但 ZKU 僅發送交易數據的零知識證明。這是因為 ZKU 不假設提交的狀態根是正確的。相反,一旦證明被提交到以太坊,智能合約將驗證 ZKU 的交易捆綁包的真實性。
因此,ZKU 沒有欺詐證明,因為每次狀態更新都會生成證明。與 ORU 不同,一旦以太坊接受了證明,ZKU 的交易數據被視為最終,確保了即時的確定性,消除了挑戰期的需要。
目前最重要的 ZKU 包括 Starkware、zkSync、zkScroll、Linea 和 zkEVM。
ZKU 和 ORU 的基本經濟模型與 L1 區塊鏈非常相似。這兩種類型的 Roll-Up 在用戶在其鏈上創建活動并以 ETH 支付費用給以太坊時賺錢。目前,所有的 L2 都以 ETH 定價其交易,因為這是結算交易數據到以太坊所需的Token。
4、Layer2s 收入模型
無論采用何種過程,理解交易排序的價值以及區塊鏈可以通過出售交易排序權利來賺錢是很重要的。下圖說明了三種不同的交易排序模型如何創造不同的收入流。
數據來源:VanEck 研究,截至2024年3月25日。解釋:假設 TX2 是一筆高價值交易,在 Layer2 上購買了價值100萬美元的Token。在先進先出(FIFO)模型中,每個人向順序器支付相同的金額。在優先排序模型中,TX2 向順序器支付額外費用以獲得第一位。在拍賣特定槽位模型中,TX3 和 TX4 向順序器支付額外費用以超越和落后于 TX2。
Layer2s 交易排序:優先、先進先出和拍賣
Layer2 為用戶在每個區塊中包含交易收取費用。這包括基本費用和優先費用。一些 Layer2,如 Optimism,會收取優先費用。優先費用使用戶能夠在交易塊的頂部排在第一位。在過去的六個月里,以太坊上排名前十的 Layer2 僅通過用戶交易就創造了2.32億美元的收入。通過支付優先費用,用戶可以“插隊”,這對于進行時間敏感性活動(如套利交易)的用戶非常有益。
Arbitrum 采用了先進先出(FIFO)的交易排序方法。在某些情況下,用戶可能希望他們的交易遵循區塊上特定的其他交易。一種常見的策略,稱為“反向運作”,涉及Layer-2s交易排序:優先、先進先出和拍賣
Layer2 對用戶的交易包含在每個區塊中收取費用。這由基本費用和優先費用組成。一些L2s(如Optimism)收取優先費用。優先費用使用戶能夠在交易塊的頂部排在第一位。在過去的6個月中,以太坊上排名前10的L2s僅通過用戶交易獲得了2.32億美元的收入。通過支付優先費用,用戶可以“插隊”,這對于進行時間敏感的活動(如套利交易)的用戶非常有利。
在以太坊上,通過向以太坊的驗證器軟件添加軟件來實現交易排序的變現。這個軟件稱為 Flashbots,它允許驗證器將交易排序權利(并插入自己的交易)拍賣給外部實體。這個拍賣產生了“最大可提取價值”(MEV),增加了驗證器和權益證明持有者的收益。雖然 L2s 有可能通過拍賣區塊排序權利來變現 MEV,但目前還沒有 L2s 正式這樣做。然而,交易公司可能已經將他們的服務器位置靠近 L2s 的服務器,類似于股票和商品交易平臺的做法。
展望未來,許多 Layer2s 計劃分散化他們的序列器集合,這可能涉及抵押Token,可能是來自 Eigenlayer DA 或每個 RollUp 的原生Token的 ETH。排序器的分散化可能會從 MEV 中解鎖新的收入流。為了提供背景,以太坊的 MEV 提取率在 DEX 交易量上平均約為4個基點(bps),而其他區塊鏈(如Polygon和Solana)的提取率分別為0.4個基點和3.5個基點。由于追蹤和隱瞞利潤的挑戰,這些利率可能低估了 MEV 的全面范圍。通過估算 MEV 提取率與 DEX 交易量的關系,如果 Arbitrum 的 MEV 提取率為3.0個基點,那么它將達到5890萬美元,占 Arbitrum 僅通過費用獲得的收入的顯著57%。
來源:Artemis XYZ,截至2024年3月20日。本文提到的任何名稱不構成買入或賣出的建議。過去的表現不能保證未來的結果。
5、 Layer2 的鏈上成本結構
Layer2 主要通過以太坊的 Gas 費用產生成本,因為它們定期將交易數據、結算和證明提交到以太坊。但是ZKUs和ORUs在成本結構上存在差異。雖然兩者都在L1上更新其狀態,但ORUs必須支付繁重的鏈上數據費用,而ZKUs則必須花費資金進行證明生成和驗證。然而,依賴以太坊的結果是 Layer2s 的輸入成本受到以太坊區塊空間波動的影響。在大多數情況下,這種成本差異會轉嫁給用戶。然而, Layer2s 賺取的利潤非常不穩定。
在 EIP-4844 之前, Layer2s 將結算數據和證明作為單個事務發布到以太坊的“消息字段”中,該事務結構稱為“調用數據”。這是一種利用以太坊標準交易格式的一個組成部分來保存壓縮的 Layer2 數據的“黑客”方法。盡管這是新穎的,但非常昂貴。例如,對于2月份,Optimism支付了570萬美元,Arbitrum支付了720萬美元,Scroll支付了670萬美元用于將調用數據發布到以太坊。
來源:VanEck研究,Celestia截至2024年3月14日。
與ORUs相比,ZKUs的成本組成部分本質上較高,因為ZKUs將零知識證明和調用數據都提交到以太坊。雖然ORUs也可能涉及證明成本,但這些成本通常會外包給需要時挑戰狀態的第三方,因此它們不會對ORUs的基本成本產生重大影響。在以太坊上驗證ZKUs的零知識證明可能非常昂貴。盡管以太坊進行了優化,例如使用本地操作碼來簡化zk-proof驗證,但支出仍然很大。例如,Scroll的ZKU在3月的前13天僅支付了110萬美元的證明費用。
由于這些高昂的證明成本,過去六個月中ORUs的平均利潤率為26.7%,而ZKUs為21%。從邏輯上講,Rollup 技術可以在較少的批次中發送更多的交易,以減少可變的批量發布費用。然而,較少的批量發布也可能是由于 Layer2 上的交易吞吐量較低所導致的。無論如何, Layer2 向以太坊的批量發布頻率是一個影響盈利能力的杠桿,但這會以用戶體驗為代價。在實際操作中, Layer2s根據他們可以容納到一個區塊中的交易數量、以太坊 Layer1 的 gas 價格以及每個 Layer2 流入的交易來決定批量發布的計算。
來源:Dune @niftytable,Etherscan截至2024年3月14日。本文提到的任何名稱不構成買入或賣出的建議。過去的表現不能保證未來的結果。
從技術上講,除了簡單的“積分榜”結算之外, Layer2s可以發布更廣泛的對 Layer2 上發生的情況的理解。Layer2s之間的價格競爭為了向用戶提供最便宜的交易,導致Layer2s經常選擇最經濟的數據進行發布。通常,這意味著對于ZKUs只發布“狀態差異”,對于ORUs則意味著發布高度壓縮的交易數據。有趣的是,盡管從技術上講,ZKUs不必發布完整的交易數據,但一些L2s仍然這樣做。盡管Starknet和zkSync只發布“狀態差異”,Linea、Polygon和Scroll發布完整的交易數據。這樣做是因為如果沒有交易數據,對于像探索器和錢包這樣的工具來跟蹤區塊鏈可能是具有挑戰性的。另一個可能性是,發布完整的交易數據可以提供更多的透明度,以便任何人都可以運行一個節點來跟蹤ZKU。在未來,ZKUs也可能向任何人開放證明者,并將完整的交易數據發布到以太坊,這使得ZKUs可以在“證明者”的節點上“去中心化”他們的區塊鏈。
目前許多 Layer2s采取的一項降低成本的措施是提高其壓縮效率。例如,在2月13日,Linea部署了一種新的壓縮方案,將鏈上的壓縮比率提高了10倍,從每個交易約500字節減少到中50字節。其他L2s,無論是ORUs還是ZKUs,2024年在以太坊上的平均交易大小為300字節。盡管壓縮交易可以節省L2的數據成本,但由于壓縮交易平臺需的時間,它減少了其潛力。
按月份劃分的Layer2鏈上利潤率
來源:Dune @niftytable,Artemis XYZ截至2024年3月13日。本文提到的任何名稱不構成買入或賣出的建議。過去的表現不能保證未來的結果。
EIP-4844對L2數據成本的應對:Blob空間
2024年3月13日,以太坊通過了Dencun升級,其中包含了一些重要的改變,其中最重要的是創建了所謂的“Blob空間”。在此次升級之前,Layer-2面臨的主要挑戰是將交易數據發布到以太坊所帶來的高昂成本。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以太坊的解決方案是戰略性地創建一個專門的數據層,俗稱為Blob空間,專門用于L2數據的發布。
這個新建立的層提供了一個針對從Layer2網絡接收數據的目標交易環境。Blob空間的創新之處在于其臨時數據處理方式,即在發布到此處的數據blob在刪除之前僅保留四周的時間,極大地減少了以太坊的數據開銷。因此,L2s有選擇繞過主要的以太坊層,直接發布到Blob空間的選項。
以太坊的Blob空間層有自己的gas價格,遵循與以太坊常規執行層相同的規則集。結果是,Layer2向Blob空間發布數據的交易不再與常規的以太坊交易競爭區塊空間。這個專用的交易層還旨在將數據的成本定價比作為調用數據直接發布到以太坊要便宜得多。截至撰寫本文時,數據blob將L2s的燃氣使用費降低了96%。
L2數據發布到以太坊(ETH)的成本
來源:Dune @niftytable,Artemis XYZ截至2024年3月19日。本文提到的任何名稱不構成買入或賣出的建議。過去的表現不能保證未來的結果。
6、Layer2的鏈下成本結構
Layer2s 鏈下成本的第一部分是它們用于交易排序的序列器。這基本上只是一個位于數據中心的高端服務器。對于大多數L2s來說,負責該L2的基金會或商業實體支付序列器的成本。從整體上看,運行序列器本身的成本相對較小,設備成本約為1000至2000美元,人力成本可能每月再加3000至5000美元。這個成本對ORUs和ZKUs都是一致的。
對于ZKUs來說,一個較少討論但重要的成本元素涉及到證明者的運行。與產生狀態根的序列器不同,證明者負責創建在以太坊網絡上進行驗證的zk-proof。這個計算過程通常在像AWS這樣的云計算平臺上進行。
根據去中心化的zk證明項目Gevulot的說法,證明的成本將在“驗證在以太坊上的成本的10-20%之間”。此外,這些成本隨著每個Layer2生成的交易數量而擴大。ZKUs需要在成本和用戶體驗之間進行權衡,可以通過減少發布到以太坊的證明的頻率來節省成本。通過一個被稱為遞歸的過程,ZKU證明者可以將多個證明合并為一個提交,雖然增加了鏈下計算需求,但可以通過減少在以太坊上進行昂貴的證明驗證來優化經濟效益。
在撰寫本文時,所有的ZKUs都運行著自己的證明者,并直接支付證明生成的成本。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人打算去中心化證明的生成。
7、評估Layer-2的五個關鍵領域
在我們對關鍵Layer2的分析中,我們使用五個主要變量來衡量潛在的成功或失敗:
交易定價 - 用戶的交易成本
開發者體驗 - 構建產品和應用的便捷性
用戶體驗 - 存款、提款和交易的簡易性
信任假設 - 活性和安全性假設
生態系統規模 - 可以做多少有趣的事情
1)Layer2的交易定價
交易定價差異化的根源來自于數據壓縮、數據發布效率、Layer2規模、證明成本(對于ZKUs)以及最有趣的是,每個Layer2所獲得的利潤。Layer2s也可以根據gas價格來確定發布到以太坊的時間,但在實踐中,我們沒有找到實證證據支持這種可能性。這可能是因為預測未來以太坊gas價格的一般困難。
ZKUs和ORUs之間定價經濟學的主要差異在于ZKUs的固定成本比ORUs高。這是因為ZKUs必須支付在以太坊之外生成證明和在以太坊上進行證明驗證的成本。證明的生成/驗證是一個較大的、靜態的成本,在每個證明涵蓋的更多交易時,成本并不會顯著增加。相比之下,ORUs必須將完整的交易數據發布到以太坊。雖然ORUs采用了不同的壓縮機制來降低數據成本,但發布到以太坊是非常昂貴的。因為ORU上的更多交易意味著更多的數據要提交到以太坊,所以發布到以太坊的成本也增加了。
然而,通過EIP-4844,發布數據到以太坊的成本已經大大降低,這些節省導致ORUs的交易定價更便宜。同樣,ORUs還可以選擇將交易數據放在更便宜的數據可用性區塊鏈上,如Celestia、EigenDA和Avail。目前,Manta Pacific和Aevo將交易數據發布到Celestia。
在2024年,按平均交易成本計算,最便宜的鏈是Mantle(0.17美元)、zkSync(0.21美元)和Starknet(0.25美元)。每個鏈都能夠通過使用不同的技術在定價上領先競爭對手。Mantle作為一個ORU,能夠保持交易的低成本,因為它接受低于平均水平的利潤(19.9%),使用自己的數據可用性(Mantle DA)進行完整交易批量發布,并以每20.7分鐘更新一次狀態根到以太坊,是更新頻率第二低的。zkSync作為一個ZKU,由于交易量很大(94.9M),是所有L2中最高的,使其證明系統非常經濟實惠,因此能夠以低廉的價格定價交易。與此同時,ZKU鏈Starknet與以太坊的結算頻率是前10個L2中最低的,每57.8分鐘結算一次,并且只發布狀態差異而不是完整的交易數據。這兩種成本節省導致每筆交易結算到以太坊的數據量最少。有趣的是,我們估計Starknet在2024年3月13日之前每筆交易虧損了-0.09美元。
2)Layer2的競爭差異化
2024年的數據。數據來源:Dune @niftytable,Artemis XYZ截至2024年3月13日。這并不是對所提及的任何名稱的買入或賣出建議。過去的表現不能保證未來的結果。
3)Layer2的開發者體驗
開發者體驗是Layer2之間競爭差異化的另一個重要方面。使開發者體驗最簡單的根本理解是實現EVM兼容性。這意味著智能合約代碼、工具和開發者庫可以直接從以太坊移植到L2上使用。人們認為,這給每個L2帶來了優勢,因為以太坊擁有龐大的開發者網絡。目前,絕大多數L2都支持EVM兼容性。然而,由于零知識證明的限制,ZKUs通常存在一些開發者必須遵守的細微差異。
一些開發者還提出,遵循EVM兼容性是一個不利因素,因為EVM對區塊鏈功能施加了重大限制,同時排斥了那些熟悉其他編程語言的開發者。例如,Starknet智能合約是用一種稱為Cairo的語言編寫的,這對于Starknet的零知識擴展更高效。當然,這需要以部署到Starknet為目標的人們去學習Cairo的復雜性。Movement Labs是另一個允許使用Move語言編寫智能合約的L2開發者,這吸引了那些希望學習Move的開發者。對于那些熟悉Solana編程語言Rust的人來說,Eclipse正在構建一個在Solana虛擬機中運行的Layer-2區塊鏈。這甚至還擴展到了其他語言,如Fluent創建了一個支持WASM的通用L2。
4)Layer2的用戶體驗
用戶體驗是Layer2之間競爭的另一個方面。其中最基本的組成部分是將資產存入和移出Layer2。在大多數情況下,不同的L2之間在資產存入方面沒有顯著差異,只有一些中心化交易平臺(CEXs)允許本機資產轉移到每個Layer2。例如,Kraken允許用戶將USDC提取到Arbitrum和Optimism,而Coinbase允許將USDC轉移到Optimism和Base。
最終性——在Layer2上的交易變得不可逆的點——標志著 ORUs 和 ZKUs 之間用戶體驗的顯著差異。對于ORUs,最終性發生在欺詐挑戰期結束后,而對于ZKUs,最終性發生在狀態根和其證明被發布到以太坊后。最終性差異的一個結果是從Layer2提取資產。對于ORUs,用戶必須等待7天才能將資金轉回以太坊。對于ZKUs,這個過程可能只需要一個小時,這取決于ZKU發布結算和證明的頻率,以及每個鏈的安全系統。雖然zkSync每6分鐘發布一次證明和每小時更新一次狀態,但由于zkSync的安全模塊,用戶必須等待24小時才能將資產橋接到以太坊。
當前的吞吐量和延遲
數據來源:VanEck研究,截至2024年3月19日。這并不是對所提及的任何名稱的買入或賣出建議。過去的表現不能保證未來的結果。
當用戶與Layer2進行交互時,熟悉的工具和界面至關重要。從以太坊到Layer2的采用熟悉的錢包和區塊鏈瀏覽器極大地增強了用戶的舒適感。這種無縫性至關重要,因為大多數Layer2都采用類似以太坊的體驗,確保用戶在平臺之間切換時學習曲線最小。在可衡量的用戶體驗指標中,延遲和吞吐量突出。延遲指的是交易提交后網絡確認所需的時間,而吞吐量則衡量網絡處理每秒交易的能力。
最慢的區塊時間或往返時間(RTT)——用戶交易到達序列器并接收到確認所需的持續時間——通常定義了Layer2的延遲。例如,Arbitrum聲稱其具有極低的延遲潛力,為0.25秒,盡管實際延遲可能因地理因素和用戶與序列器的接近程度而有所變化,據推測序列器位于硅谷的一個數據中心。
zkSync以理論上的最高吞吐量而聞名,可以每秒處理多達434個交換交易。然而,延遲和吞吐量都是L2網絡中可調整的參數。
目前,ZKUs的瓶頸是其證明者處理傳入交易的速度,而ORUs則受到其交易數據壓縮的效率和以太坊吸收這些數據的速率的限制。目前,L2自愿限制其吞吐量以與以太坊的容量保持一致。如果一個L2充分利用以太坊的區塊空間——考慮到以太坊當前每個區塊約為937.5kb的數據上限,加上來自三個數據塊的額外375kb——理論上每個區塊可以擴展到約1.3 MB,即每秒110kb。
以zkSync為例,平均每個交易62字節,充分利用以太坊區塊空間理論上可以達到每秒1764筆交易。相比之下,像Arbitrum這樣的ORU,平均每個交易255字節,在相同條件下的處理速率可以達到每秒429筆交易。
通過集成Celestia等數據可用性區塊鏈,可以進一步增加吞吐量。然而,這種方法引發了關于損害用戶安全性的擔憂,因為與以太坊相比,其他區塊鏈可能無法提供同樣程度的安全保證。以這種方式擴展吞吐量是一個微妙的選擇,需要在提高性能和以太坊魯棒性提供的固有安全性之間取得平衡。
5)Layer2的信任假設
數據來源:VanEck研究,l2beat,截至2024年3月19日。過去的表現不能保證未來的結果。
Layer2提供給用戶的安全性和活躍性保證存在顯著差異。安全性指的是區塊鏈確保只有賬戶所有者能夠訪問其資產的特性,而活躍性則指確保資產可以被利用的保障措施。由于Layer2依賴于一個單一的序列器,該序列器既對區塊進行排序,又將其“提議”給Layer1(以太坊)進行結算,因此序列器的故障是Layer2用戶的主要關注點。這是因為每個Layer2目前只操作一個序列器,如果序列器發生故障,該Layer2將無法處理交易。盡管在故障發生時無法竊取資產,但用戶在故障解決之前也無法訪問這些資產。同時,如果惡意實體能夠接管一個序列器,他們可能會偽造交易,將資產從Layer2中轉移走。所有L2的當前弱點是它們每個都只操作一個序列器,并且該序列器通常由L2背后的基金會集中運營。
Layer2的構建者意識到序列器故障或接管可能帶來的問題,并且一些L2實施了新穎的安全閥。這些安全措施因L2及其安全性而異。復雜化問題的是,一些這些安全措施可能會為其他攻擊領域打開可能性。為了保護用戶,一些設置的保護措施包括允許用戶在特定條件下取出資產,通過使用Layer1主機為Layer2區塊鏈提交交易,甚至提議Layer2區塊。通常,這些條件發生在Layer2系統中出現明顯故障的情況下。
一些Layer2正在開發框架,任何人都可以成為序列器,并允許多個序列器輪流排序。與此同時,運行序列器的人將提供經濟擔保(很可能是每個Layer2本地Token),以對作弊者進行懲罰。Espresso、Astria和Fairblock等公司是正在構建去中心化序列器軟件的項目的示例。目前,在開創去中心化序列器方面,Layer2 Metis走在了最前面。Metis的社區最近通過了一項治理投票,為去中心化其序列器并允許多個序列器存在創造了框架。
下一個關于信任假設變化的要點是“數據可用性”,我們在上面已經討論過。雖然 ZKUs 提供了狀態更新正確性的證明,但可爭議更新 ORUs 提供了證據,允許任何人證明狀態更新的不正確性。然而,在這兩種情況下,了解數據來自何處以生成ZKUs或ORUs的證明非常重要。理想情況下,這些數據應該在Layer1(以太坊)上方便“可用”,這樣任何人都可以驗證生成證明的底層數據。像Immutable X和Metis這樣的區塊鏈會在其他位置保存完整的交易數據。雖然ZKUs不需要發布完整的交易數據,但像Linea和Polygon zkEVM這樣的鏈需要,而Starknet和zkSync只發布狀態差異。此外,一些L2將數據發布到以太坊,而其他Layer2將數據發布到專用的數據可用性區塊鏈,如Celestia。在其他鏈上發布數據可能會使Layer2比以太坊更不安全,因為它引入了新的信任假設。
對于ORUs而言,另一個有趣的動態是,就目前來看,幾乎沒有一種ORU支持欺詐證明。這意味著使用它們的任何人都可能受到序列器的審查(交易未能完成)。唯一的例外是Arbitrum,它允許欺詐證明。但即使在Arbitrum的情況下,只有列入白名單的實體才能提交欺詐證明。另一方面,ZKUs依賴于證明者(與序列器不同的實體)發布證明。如果ZKUs證明者發生故障,一些鏈允許用戶提交自己的證明(只需進行零知識數學運算!)以便將交易包括在L2上。
無論如何,就信任假設而言,Layer-2存在許多問題。然而,它們目前每天擁有數十萬活躍用戶,因此似乎在沒有重大問題出現之前,沒有人會關注這些問題。為了簡化我們對L2所采取的一系列保護措施的看法,我們將它們從最危險到最安全進行排名,并發現Arbitrum目前是(盡管仍然不足)金標準。
8、Layer2生態系統規模
來源:Dune @21co,截至2024年3月19日。這并不是對所提及的任何名稱的買入或賣出的建議。過去的表現不能保證未來的結果。
Layer2的最重要競爭因素是每個Layer2所創造的生態系統。區塊鏈是一個服務和數字商品的市場,在區塊鏈上能夠做更多有用的事情,它將通過用戶交易、對其本機Token的需求和網絡效應積累更多的價值。不幸的是,衡量區塊鏈活動的指標并不總能準確地轉化為該區塊鏈生態系統的價值。應用Goodhart定律認為,一旦一個指標在加密貨幣領域變得重要,該指標被操縱的可能性就會更高。當我們考慮到空投農民(請參閱我們一月份月報的第三段解釋)時,這一規則變得更加牢不可破,這些農民通過產生無意義的活動來獲取免費的Token價值空投。
一般來說,重要的是那些愿意為區塊鏈帶來價值、從事有意義活動并產生費用的用戶。在這方面,Arbitrum、Optimism和Blast表明它們擁有對用戶具有重要意義的生態系統,因為這些用戶分別將163億美元、78.5億美元和24.3億美元橋接到各自的網絡中。在很大程度上,Layer2通過對其本機Token進行空投來吸引用戶的興趣和活動。例如,Optimism已經以空投活動的形式向用戶贈送了近25%的當前流通供應量。Arbitrum已經向使用Arbitrum的個人贈送了超過18.4億美元的Token。Blast進一步利用這一概念,以吸引橋接價值,因為Blast本身可能會進行Token空投,而且正在構建在Blast上的團隊也可能進行空投。從概念上講,Layer2通過免費贈送Token來競爭,這些Token的價值隨著每個L2網絡的增長而增長。
全面稀釋價值(FDV)/收入和市值(MC)/收入。
來源:Artemis XYZ,截至2024年3月21日。這并不是對所提及的任何名稱的買入或賣出的建議。過去的表現不能保證未來的結果。
根據過去十二個月(TTM)收入與全面稀釋估值(FDV)的倍數,每個Layer2的倍數都明顯超過了以太坊。然而,如果我們將倍數改為基于流通Token供應而不是全面稀釋價值,這種動態就會改變。這是一個奇怪的脫節,與Layer2Token的發布計劃有關,大多數Layer2項目只發布了部分供應。實際上,我們看到Layer2更多地基于對長期價值增值的投機而進行交易,而不是基于當前的收入動態。我們將這種動態歸因于與以太坊相比,Layer2上未來的收入可能會大幅增加。
我們預計Layer2的收入將超過以太坊,因為以太坊無法匹配Layer2的交易吞吐量或用戶體驗。我們還越來越看到一個趨勢,即通用Rollups市場被少數幾家主要參與者所整合。這歸因于鏈上應用組合性和共享價值的網絡效應以及Rollup框架(如OP Stack或Arbitrum Orbit)的主導地位,以及OP/ARBToken從其他Layer2甚至 Layer3(將狀態提交到Layer2的區塊鏈)中積累價值。同時,大多數Rollup最終將轉向零知識框架(ZKU),因為它具有許多優勢。
從長遠來看,我們仍然認為以太坊的區塊空間將變得昂貴,其中一個結果可能是許多L2將證明整合到一個統一的證明層中,該層"遞歸地"組合其層內成員的所有證明。這在應用程序和特定行業的Roll-up中可能尤為真實。一個概念可能是Polygon的聚合。從概念上講,類似"聚合層"的東西也可能極大地改善用戶體驗,因為更經濟地發布證明和狀態根,以便能夠在幾秒鐘而不是幾小時內在L2和以太坊之間進行橋接。
因此,我們看到Layer2之間存在著殘酷競爭,網絡效應是唯一的壕溝。因此,我們普遍對大多數L2Token的長期價值前景持悲觀態度。排名前7的L2Token總共已經達到了400億美元的FDV,而且有許多強大的項目計劃在中期內推出。這意味著在接下來的12至18個月內,L2Token市場可能還有1000億美元的FDV。即使只有有限數量的供應進入市場,也似乎超出了加密貨幣市場的承受范圍,需要大幅度的折扣。此外,雖然有理由相信一些L2Token將變得有價值,但相對于其他加密貨幣領域,對價值增值的路徑更難以預測。特別是因為L2Token甚至不是其自身生態系統中的基礎貨幣。
除了幾個通用Layer2中的一些Rollup的主導地位,我們預測未來將出現成千上萬個特定用途的Rollup。這些L2將按行業、應用或功能進行分割。企業可能會明確建立Rollup作為自己的收入和/或成本中心,就像建立一個資產管理的Layer2鏈一樣。其他類型的鏈可能專門面向托管整個社交媒體網絡的Rollup,以及為該社交媒體網絡構建產品和服務的應用程序。
9、到2030年以太坊Layer2的估值預測
我們通過將自由現金流終值倍數應用于對未來現金流的預期來確定我們對 Layer2 領域的2030年估值。我們通過以下方式估計為這些現金流提供收入的情況:
交易收入(包括在區塊鏈上的交易)
估計可能利用公共區塊鏈的終端市場的收入總地址模(TAM)
計算實際使用公共區塊鏈的TAM數量
預測以太坊生態系統在公共區塊鏈中的市場份額
對利用以太坊生態系統進行結算和交易的終端市場收入應用費率
將交易價值分配給以太坊和L2之間
MEV(區塊鏈上交易的排序)
估計包括貨幣、證券和數字資產在內的資產價值,這些資產將由以太坊生態系統保護
通過將資產周轉率估計應用于我們對以太坊生態系統托管資產價值的預測,來預測以太坊生態系統上的DEX交易量
通過將DEX交易量乘以MEV費率,得出總MEV價值
將價值分配給以太坊和其 Layer2 之間
來源:VanEck研究,截至2024年3月21日。過去的表現不能保證未來的結果。
本博客中的信息、估值情景和價格目標并不意味著提供金融建議或任何行動的呼吁,也不構成買入或賣出的推薦,也不是對Layer2未來表現的預測。實際的Layer2未來表現是未知的,并且可能與此處描述的假設結果有很大差異。在所呈現的情景中可能存在未考慮的風險或其他因素,可能會影響表現。這些僅僅是基于我們的研究進行模擬的結果,僅供說明目的。請進行自己的研究并得出自己的結論。
注:提供第三方網站的鏈接僅為方便起見,并不意味著我們對鏈接網站中包含的任何內容或信息的認可、批準、調查、驗證或監控。通過點擊鏈接進入非VanEck網頁,您承認自己正在進入受其自身條款和條件約束的第三方網站。VanEck不對第三方網站的內容、訪問合法性或適用性承擔責任。
本文鏈接:http://www.zhucexiangganggs.com/kp/du/04/5123.html
來源:https://www.vaneck.com/us/en/blogs/digital-assets/matthew-sigel-vanecks-ethereum-layer-2s-valuation-prediction-by-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