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怡嘉 / 來源:白話區塊鏈
不久前,萊特幣突然大漲,打響春節后主流幣大漲第一槍,這讓眾人的目光再次關注到萊特幣創始人李啟威的身上。
李啟威曾是谷歌的軟件工程師、Coinbase的工程總監,也是業內人口中的“查理大帝”、“逃頂之王”。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回顧下李啟威的傳奇過往及近期動向,從中窺探萊特幣“再次崛起”的秘密。
01
麻省理工的天才碼農
李啟威(Charles Lee),亞裔美國人,曾經的數字貨幣交易平臺——比特幣中國CEO李啟元的弟弟。
1999年,李啟威從麻省理工大學畢業。畢業后,李啟威先后在Kana Communications和Guidewire這兩家互聯網公司擔任軟件工程師。
2007年9月,他離開Guidewire,正式入職谷歌,任軟件工程師一職,并參與開發了多個明星項目,如:Play Games、YouTube Mobile和Chrome OS。
在這期間,他也發現了成就他人生傳奇的金鑰匙——比特幣。
02
比特幣的非凡啟示,開啟山寨幣之路
2011年4月,在一篇報道“絲綢之路”的報道中,李啟威初次了解到了比特幣。之后,他完整閱讀了比特幣的白皮書,并對比特幣內含的自由精神充滿向往。
為了更好地了解比特幣,李啟威從Bitcoin Core客戶端軟件的開發人員Mike Hearn那里買了比特幣,并開始用電腦參與比特幣挖礦。
對于這個天才碼農來說,礦工只可能是他在這個新興行業的起點。這個擁有自由精神的極客,想要像神秘人中本聰一樣,創造一種更好的加密貨幣。
當時,數字貨幣市場上已經出現了很多山寨幣,李啟威也決定模仿山寨幣。
2011年9月,李啟威帶領團隊克隆了山寨幣Tenebrix的源代碼,創造了一個新的山寨幣Fairbix。然而,由于技術及宣傳等方面的不成熟,導致這個山寨幣項目早早夭折。
03
“山寨大師”的杰作,“萊特銀”的誕生
Fairbix失敗后,李啟威總結經驗,帶領6人研發團隊克隆了比特幣的核心源代碼,修改參數,萊特幣應運而生。
萊特幣,Litecoin,簡稱LTC,業內人又稱為“辣條”。相比于比特幣,它定位一種更為輕量級的數字貨幣。李啟威直言:
比特幣是數字貨幣中的黃金,萊特幣更像是比特幣的補充。若比特幣像黃金一樣用于大額支付,那萊特幣能像白銀一樣用于小額支付。兩種貨幣互聯互通,可實現隨時轉換、無縫銜接。
與比特幣相比,萊特幣有三個顯著差異:
第一,萊特幣網絡大約平均每2.5分鐘(而非10分鐘)就可以處理一個區塊,因此能提供更快的交易確認;
第二,萊特幣網絡預期產出8400萬個萊特幣,是比特幣網絡發行貨幣量的四倍之多;
第三,萊特幣在其工作量證明算法中使用了由Colin Percival首次提出的Scrypt加密算法,這使得ASIC礦機誕生之前,在普通計算機上進行萊特幣挖掘更容易。
2011年10月8日,萊特幣首個區塊誕生;10月13日,萊特幣正式上線。
2013年,萊特幣開始被社區推廣傳播。起初,萊特幣價格在1~6元徘徊。10月,在比特幣價格狂飆至8000多元時,萊特幣也順勢暴漲了80多倍。11月28日,萊特幣漲至當年的歷史最高價——380多元。雖然在之后的10小時內,其價格遭遇腰斬,但卻讓各交易平臺見識到了萊特幣的價值及市場熱度。
隨后,越來越多的數字貨幣交易平臺上架萊特幣。截止2013年年底,萊特幣市值已超過3千多萬美元,成為當時全球市值排名第二的數字貨幣。
與此同時,李啟威也于2013年7月離開谷歌,入職數字貨幣交易平臺Coinbase,成為其第一批員工。他期待新工作帶給他更多創新和靈感。
04
逃離Coinbase,All In萊特幣
在Coinbase,李啟威順利完成從工程經理到工程總監的職場進階。萊特幣也在數字貨幣市場越挫越勇,野蠻生長,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山寨幣,一躍攀升至全球市值前幾名的熱門幣。
2016年7月3日,萊特幣Core及萊特幣基金會共同發布“萊特幣官方2016年開發路線圖”,宣稱將發布帶有“隔離見證”、“閃電網絡”、“智能合約”等功能的新版本。這些期待在比特幣應用的新技術,萊特幣將率先實驗。
2017年3月,數字貨幣交易平臺Coinbase上線萊特幣;4月,萊特幣沖破歷史高位后,漲至50美元以上;5月,萊特幣激活隔離見證(SegWit),其價格再次瘋漲;6月10日,李啟威發推稱:
“今天是我在Coinbase的最后一天!我會懷念與你們一起工作的時光。現在我將把精力轉向萊特幣。To the Moon!”
這標志著李啟威將All In萊特幣,兼職變全職的消息,為萊特幣社區打了一針強心劑。在接受采訪時,李啟威表示:“我覺得是時候把我的關注點放到萊特幣上了,我想看看它能走多遠。”
6月21日,萊特幣閃電網絡上線,其目的是實現安全的鏈下交易。隨后,萊特幣基金會聯合萊特幣Core公布了一份新的萊特幣發展路線圖,概述萊特幣未來12個月的發展計劃。李啟威將“提高萊特幣在交易平臺、商鋪和用戶之間的采用率”作為他及團隊未來工作的“重中之重”。
其中,“Atomic Swaps(原子級跨鏈交換)”成為該路線圖的亮點。即一旦閃電網絡在比特幣和萊特幣網絡上成功運行,原子級跨鏈交換會將使得加密資產交易變得更容易,且無需經過第三方操作。李啟威道:“這是一次比賽規則的顛覆,也是游戲真正的開始!”
2017年8月9日,環球財經連線報道比特幣價格創下歷史新高,突破3500美元。在談及虛擬貨幣的熱度時,主持人連線CNBC財經評論員。該評論員播放了一段萊特幣創始人李啟威接受采訪時的錄像。視頻中,李啟威表示:隨著市場需求的上升,加密貨幣最終會擺脫投機的標簽,最終實現流通貨幣的作用。
李啟威及團隊的全力投入,使得萊特幣的熱度極速攀升,其價格也是一路飛漲。2017年年底,萊特幣再次暴漲,達到了360美元左右。
05
準確預測峰頂,成功逃頂大師
萊特幣價格的不斷飆升,使其成為數字貨幣玩家的新寵。但2107年12月11日,李啟威發推稱:
“很抱歉破壞大家的Party了,但是我需要抑制一下大家目前興奮的狀態。現在買萊特幣是極度有風險的,我預計接下來會有一個持續數年的熊市,就像當年萊特幣跌掉90%那樣(從48美元到4美元)。所以,如果你不能承受萊特幣跌到20美元,就別買!”
2017年萊特幣價格已從年初的約4.39美元飆升至年末的約330美元,年內最高漲幅超過90倍,且并未受到黑客攻擊、監管等負面消息的影響。
12月20日,正值萊特幣暴漲且成為全球第五大數字貨幣之際,李啟威在社交新聞網站Reddit上發貼稱,他在過去幾天全數出售了手中的萊特幣,并捐出所得款項。在帖子中,他坦言:
“過去這些年我都盡量不去談論萊特幣的價格,但價格又是萊特幣增長的一個重要方面。而每當我談論到萊特幣價格,無論好的還是不好的,都有人指責我是圖謀個人利益,甚至有人認為我在做空萊特幣!某種意義上,對我來說,持有萊特幣和評論它是一種利益沖突,因為我有如此大的影響力。萊特幣讓我在經濟上受益良多,我的狀況已經夠好了,不再需要把個人財務狀況與萊特幣的成功與否聯系起來。”
李啟威的“清倉”之舉,引起眾人一片嘩然,也讓其追隨者產生信任危機,“李啟威高位套現”的質疑聲更是不絕于耳。
對此,李啟威強烈聲明:他清盤萊特幣,是不希望自己的聲音被萊特幣利益捆綁。接下來,他希望能夠專心投入萊特幣基金會執行董事的角色,全力推動萊特幣繼續成長為一種被主流人群接受應用的數字貨幣。
就在李啟威清倉后,整個數字貨幣市場迎來熊市寒冬,萊特幣價格也一路跌至約32美元,跌幅高達90%以上。
06
節后利好不斷,“辣條”強勢回歸
經過“逃頂”事件,李啟威被負面消息纏身,但這并未阻礙其在行業內深耕。
2019年1月28日,李啟威發推稱:“可替代性是比特幣和萊特幣缺少的健全貨幣的唯一屬性。擴容已成過去,隱私性和可替代性才是下一戰場,萊特幣將會專注添加機密交易技術,使萊特幣更具可替代性。”
同時, 李啟威表示:萊特幣機密交易的添加將不會通過硬分叉解決,并會在今年上線。之后,李啟威持續更新萊特幣“機密交易”的進度,并最終瞄準MimbleWimble技術,確定其升級方案。
關于MimbleWimble,李啟威贊賞道:
“我認為MimbleWimble技術實際上非常酷。因此,當我第一次了解它時,似乎獲得了一種解決隱私和擴展的好方法,這種方法不會使擴展變得困難或更糟,這非常酷。所以我很高興看到這項技術的發展方向。”
未來,萊特幣要利用此技術“拓展區塊”,即將MimbleWimble當做側鏈,通過軟分叉升級,使用共識將側鏈連接到主鏈,可以將幣發到MW拓展模塊上或發回主鏈。
07
崇尚自由精神,未來灑脫放手
2018年年初,CoinDesk發布了區塊鏈行業全球最具影響力排行榜,萊特幣創始人李啟威位列第三。
談到萊特幣的未來,李啟威表示:與比特幣相比,萊特幣已經通過擁有他這樣一個“公眾形象”而受益。但在未來,擁有公眾形象將不再像現在這樣有利。
他給出的理由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幣不應該有一個領導來決定該做些什么,正因為中本聰的消失,反而使比特幣能夠成為最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如果某個幣種有一個中心化的領導人物,這個人反而會成為整個幣的軟肋所在。
李啟威透露,在未來的某個時刻,他將不得不退出,并允許萊特幣變得更加多中心化。
你如何看待李啟威將來要退出萊特幣開發?多中心的開發團隊對萊特幣而言,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歡迎在留言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