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聽風 / 來源:白話區塊鏈
2017 年是目前為止比特幣和區塊鏈的峰巔之年,虛擬貨幣價格飆升,1CO井噴,眾多分叉幣誕生,當然,也有一些重大的進展。加密貨幣的總市值從 180 億美元暴漲至 6440 億美元的最高點,增長了 35 倍。
2018 年 1 月 7 日達到了峰值 8350 億美元,僅僅過了 10 天,市值就損失了將近 50%。2 月 7 日,市值縮水了 70%,降至 2760 億美元的低點,加密資產泡沫破裂......
讓我們來看一看這?
2017 年是目前為止比特幣和區塊鏈的峰巔之年,虛擬貨幣價格飆升,1CO井噴,眾多分叉幣誕生,當然,也有一些重大的進展。加密貨幣的總市值從 180 億美元暴漲至 6440 億美元的最高點,增長了 35 倍。
2018 年 1 月 7 日達到了峰值 8350 億美元,僅僅過了 10 天,市值就損失了將近 50%。2 月 7 日,市值縮水了 70%,降至 2760 億美元的低點,加密資產泡沫破裂......
讓我們來看一看這兩年區塊鏈的歷史是如何上演的。
01
2017年
1月
比特幣的采用率在全球范圍內持續上升,數百名在線交易商接受比特幣作為支付方式,而日本正是這一潮流的先行者。
由于比特幣被廣泛采用,以及受到交易平臺重新的追捧,使得挖礦費用再創新高。
同時,門羅幣(Monero)也取得了一項重大進展。因為它采用的是比特幣核心開發員格雷戈里·麥克斯韋爾(Gregory Maxwell)的算法進行隱私交易,結合環簽名(Ring Signatures)改進,使得隱藏交易金額成為可能,這讓門羅幣成為匿名資產轉移的最佳選擇之一。
3月
在 2 月到 3 月期間,數十家大型企業、會計事務所、銀行、研究機構和科技公司與一些區塊鏈初創企業聯合成立了非營利性組織企業:以太坊聯盟(Enterprise Ethereum Alliance,簡稱EEA),聯盟共有 30 名創始成員。
截至 2017 年 5 月,EEA 已擁有 116 家企業會員
4月
一些國家的政府部門就他們對加密貨幣的態度發表了積極的聲明。
日本通過了一項接受比特幣作為支付方式的法律,俄羅斯宣布了一項為比特幣、達世幣、以太坊和其他數字貨幣的交易建立法律體制的法案。
4 月下旬,西班牙大型銀行集團西班牙對外銀行(BBVA)等企業加入了 Ripple 網絡,以解決全球交易的速度、可拓展性和成本等問題。這引發了各大交易平臺搶購 Ripple 的狂潮,Ripple 的價格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上漲了 10 倍,并一度成為市值第二大的加密貨幣。
5月
恒星網絡(Stellar Network)的商業分支 Lightyear.io 在 5 月份推出,恒星幣的價格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翻了 20 倍。
當勒索軟件 WannaCry 背后的人把他們所有的錢都換成了門羅幣, 門羅幣作為主要的不可追蹤的隱私加密貨幣獲得持續吸引力。門羅幣也被“影子經紀人”(the Shadow Brokers,一個黑客團體)所接受,也就是這個稱為“影子經紀人”的組織主動公開了勒索病毒 WannaCry 的代碼。
6月
這是 2017 年有趣的一件事: Un1C0de 10.0 版本中,比特幣的“B”符號也被納入,被編碼 在U+20BF (?) 的位置。
2017 年 6 月 25 日,EOS 開始進行為期一年的眾籌(1CO)。
7月
2017 年 7 月,比特幣社區關于如何讓區塊鏈規模化的持久辯論得到了一個戲劇性的結果。
比特幣網絡上的費用不斷上漲,推動了社區中一些人創建一個硬分叉來增加塊的大小。其實這場爭論早在 2015 年就開始了,由羅杰·弗(Roger Ver)領導的比特幣社區的一些成員認為,比特幣的原始初衷是作為一種交易媒介,但有些人將其當作價值投資存儲,這背棄比特幣的初衷。
他們聲稱,增加比特幣擴展性的最佳方式是增加區塊大小,不過這遭到了很多人的抵制,而社區的其他人則提議實施隔離驗證協議。
圍繞提議的比特幣 ABC 分叉,一大批總部位于中國的礦工、投資者、開發員和活躍分子聚集在一起,通過將區塊大小限制提高到 8M,從而提高比特幣分類記賬能夠處理的交易量。
最終,一群比特幣積極分子、投資者、企業家、開發商,以及主要在中國的礦工們,對比特幣提出的旨在擴大比特幣容量的 SegWit 改進計劃感到不滿,轉而推動了另一項替代計劃:從比特幣中分叉出來,創造了比特幣現金(BCH)。
2017 年 7 月 25 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發布了關于首次公開發行(1COs)和 The DAO 的報告,報告認為在以太區塊上出售的 DAO 代幣是有價證券,因此 The DAO 項目很有可能違反了美國證券法。
8月
2017 年 8 月 1 日,比特幣現金開始以每個約 240 美元的價格上市交易,而當時比特幣的價格約為 2700 美元。
9月
2017 年 9 月,作為恒星合作基金項目的一部分,恒星基金撥出了價值200萬美元的恒星幣用于種子輪投資。
在第三季度結束之前,恒星的 1CO 銷售額已經達到 23 億美元,這是 2016 年 1COs 總額的 10 倍多。以消息應用程序開發商 Kik 's 1CO 為例,它籌集了近 1 億美元,不過這也開始引起人們對“虛擬貨幣泡沫”風險的警惕。
2017 年 9 月 4 日,中國人民銀行及七部委聯合發部了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公告上基本就是明令禁止了發行代幣融資(1CO)的行為,相關的機構也要有相應的管理限制,包括交易平臺等,同時也提醒了社會公眾這種投資行為的風險性。這一天,被國內投資者稱為"幣圈94"。
10月
2017年 10 月份,Stellar 還與 IBM 和 KlickEx 合作,促進與南太平洋地區銀行的跨境交易。
10 月 16 日,以太坊社區實施了 Byzantium,俗稱“以太坊3.0”。它大大降低了以太虛擬機(EVM)的復雜性,使得智能合約開發變得更加容易,并且增加了對 ZCash zk-snark 的支持。
11月
11 月,1CO 市場出現爆炸式增長,每月都有 50 多家公司上市,其中大多數都達到了其融資目標。
2017 年末,惡意玩家利用挖礦服務器 Coinhive,感染電腦和網站,使用用戶的電腦算力為他們挖門羅幣。加載了 Coinhive 后就再也不用添加各種煩人的廣告了, Coinhive 可以向網站提供了一種既不向訪問者發送廣告又能獲得收入的方式。當訪問者正在瀏覽網頁的內容時,Coinhive 將會使用用戶的 CPU 來挖掘門羅幣,該網站或應用程序的所有者將獲得一定比例的挖礦獎勵。
一些網站和應用程序在沒有通知用戶或征求用戶同意的情況下運行 Coinhive,很快黑客也開始使用 Coinhive。 Coinhive 腳本迅速被多個服務提供商、反病毒和防病毒軟件公司禁用。
12月
截至 2017 年底,1COs 的融資規模幾乎是 2016 年的40倍,不過仍不到 IPO 融資的 2%。
2017年比特幣價格變化
12 月 6 日,軟件市場 Steam 宣布將不再接受比特幣作為其產品的支付方式,理由是比特幣交易速度慢、價格波動大、交易費用高。
比特幣價格的飆升導致更多交易平臺成為黑客攻擊的目標,因為黑客攻擊變得更加有利可圖。NiceHash 這樣一個允許用戶出售哈希算力的平臺,就有 4700 個比特幣(約8000萬美元)被盜,2017 年 12 月 19 日,擁有韓國 Youbit 虛擬貨幣交易平臺的公司在遭遇黑客攻擊后申請破產。
02
2018 年
2018 年一拉開序幕,加密貨幣市場的價格就暴漲至前所未有的高度,隨后便是無休止的下挫。
在比特幣達到 2017 年 12 月的歷史最高點,CMOE 推出比特幣期貨交易,幾家交易平臺遭到黑客攻擊等事件后,數百億美元的資金流入了虛擬貨幣市場上幾乎所有的山寨幣中。像 Ripple 和以太坊這樣的數字貨幣,每個代幣都收到了令人目眩的回報,引發了人們對市場過度興奮及產生泡沫可能性的關注和擔憂。
在 EOS 的帶動下,4 月份虛擬貨幣市場又呈現上漲趨勢,隨后就開始緩慢而穩定的下跌。直至 2500 億美元大關下方徘徊振蕩。隨著年關將近,虛擬貨幣跌得更加兇猛,最終在 12 月 15 日觸底至 1,000 億美元,市值縮水了 83%。
1.1CO
即使虛擬貨幣價格下跌、市場情緒從看漲轉為看跌,也沒能對 1CO 產生多大影響。
1CO 的平均規模從 2017 年末的 1600 萬美元持續增長到 2018 年第二季度的 3900 萬美元。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都是由 Telegram( 17 億美元)和 EOS(42 億美元) 這樣巨頭 1CO 推動的。
2018 年 TOP 1COs 籌資額排名
2018 年的一個利好是,新的法律結構允許合格投資者混合購買股票和代幣,這讓 1CO 變成合法市場。常規的方法是,通過使用未來代幣簡單協議(saft),將已注冊證券的傳統法律基礎結構與加密 1CO 的一些特性結合起來。
這種方法增加了人們對“了解你的客戶”(KYC)和反洗錢(AML)方法的合規性,在此之前,這些方法在某些情況下已經變得模棱兩可。
2.比特幣
比特幣是加密資產泡沫的領頭羊,并在 2017 年觸及歷史最高點(ATH)時,被主流所接受。到 2018 年底,比特幣價格指數跌至 3200 美元的底部。
比特幣價格受到許多交易平臺不斷遭遇黑客攻擊的巨大影響。以下僅列舉幾起重大盜竊案:Coincheck(2018 年 1 月),Bithum 和 Coinrail(2018 年 6 月)和 Bancor(2018 年 7 月),被盜資產就增加了價值約 7.6 億美元。雖然這些盜竊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針對山寨幣的,但比特幣的價格仍然受到影響,因為許多散戶投資者開始害怕使用交易平臺,而且黑客正在從市場中提出流動資產,將他們“來之不易”的加密資產套現。
由于不斷發生黑客盜竊行為,韓國官員突擊搜查了幾個韓國加密資產交易平臺。這對加密市場來說是當頭一棒,因為韓國當時是加密貨幣交易和采用最活躍的國家之一。
最重要的是,中國在 18 年 2 月全面禁止了用人民幣參與加密貨幣的交易,使人民幣在比特幣交易中所占的比例從約 90% 降至 1%。
最雪上加霜的是,Facebook 在 2 月宣布它將禁止所有與加密貨幣相關的廣告,以減少詐騙擴散。這最終影響了數百個合法的區塊鏈業務。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其他一些數字巨頭也紛紛效仿,如 Google、Bing、LinkedIn 以及美國四大銀行摩根大通、花旗集團、美國銀行和第一資本,都停止允許其客戶購買加密貨幣。
所有這些利空都對一整年虛擬貨幣的價格都產生了負面影響,但這一切卻并沒有阻止區塊鏈領域的技術發展。
熬過長長的隧道盡頭會出現一絲亮光......
3.閃電網絡
2018 年 1 月,Blockstream 公司推出了閃電網絡,它的靈感來自 2016 年的 Joseph Poon 和 Thaddeus Dryja 發表的白皮書。簡而言之,閃電網絡就是通過在人與人之間創建支付渠道來實現鏈下交易。這大大影響了網絡的速度和可擴展性,因為并非所有交易都需要在比特幣網絡中的每個節點上進行驗證和存儲。
根據 Blockstream 的說法,閃電網絡于 1 月 18 日開始在 60 個節點中測試,其正式測試版于 3 月 15 日發布。Stellar Lumens 的創始人 Jed McCaleb 宣布 Stellar Network 將要采用的協議也是受到 Lightning Network 的啟發。
但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升級。早在 2 月份,彼得·托德等比特幣開發者就已經指出,閃電網絡很容易受到分布式拒絕服務(DDoS)攻擊。僅僅幾周后,3 月 20 日閃電網絡遭遇了 DDoS 攻擊,造成近 200 個節點關閉,從大約 1,050 個減少到 870個。
閃電網絡上的支付渠道爆炸式增長
在此漏洞修復之后,閃電網絡的容量在 2018 年穩步增長,11 月份支付渠道迎來了大爆炸,產生了驚人的增長。
4.交易平臺變得正規
由于持續的黑客攻擊以及越來越多的政府正在考慮對加密貨幣相關的活動進行調控,因此成為合規的加密貨幣交易平臺就變成了一項競賽。這場比賽中其中兩名參與者分別是:Coinbase 和幣安。
Coinbase
Coinbase 成立于幾年前,得到了硅谷的大力支持,但直到 2018 年它才直接參與開發區塊鏈項目。此外,它還采取了重要措施來確保其運營的合法性,例如應美國國稅局的要求提供客的戶詳細信息。這些數據包括從 2013 年至 2015 年之間的納稅人ID,姓名,出生日期,地址和歷史交易記錄等。
幣安(Binance)
幣安于 2017 年 7 月由趙長鵬(又名“CZ”)創立。它最初設立在中國,2017 年 94 監管之后,將辦事處遷到了日本。在日本宣布更嚴格的加密法規之后,幣安將其總部遷至對加密貨幣友好的馬耳他,甚至馬耳他總理也來歡迎他們!
5.Tether丑聞不斷
在 2018 年初,Tether 約占比特幣交易量的 10%,但到 2018 年夏季,它已經占比特幣交易量的 80%。
2018 年 8 月,Tether 創造了新的發行記錄,他們發行了超過 5.15 億美元的 USDT,并且全部被轉到 Bitfinex,從那里流散到其他主流交易平臺。
10 月 15 日,本應與美元 1:1 掛鉤的 Tether 價格發生脫錨,下跌至 0.88 美元,由于 Bitfinex 的交易商將 USDT 兌換成比特幣,從而推高了比特幣的價格,由此引發了信貸風險。
Tether 的發行公司 Tether Limited 一直聲稱他們的貨幣儲備中每一個 USDT 代幣都有一美元的儲備作為背書,但這一點他們從未證明過。這引起了加密貨幣界的懷疑。
在許多人看來,Tether 是一顆定時炸彈,總有一天會爆炸,并且將影響整個加密貨幣市場。
03
小結
17 年至 18 年區塊鏈行業的暴漲暴跌,挑動著這個行業每個投資者的心弦。17 年區塊鏈行業以及比特幣的狂熱與 1CO 的出現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而 2018 年虛擬貨幣價格的普跌,也與很多曾在 2017 年 1CO 熱潮中集了數百萬資金的項目,開始大肆賣出它們的以太坊和比特幣不無關系。此外,據稱很多前幾年被盜的比特幣都是在 2018 年套現的,包括 2014 年 Mt. Gox(門頭溝)丑聞中的可疑錢包。
17 年至 18 年,是這個行業最瘋狂的一段時間,也是最寒冷的一段時間。這個系列雖然暫時告一段落,但歷史的車輪依然滾滾向前。
17年至18年發生了許多事情,也是這個行業發展最快的一段時期,看完本文,你最大的感觸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