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ackyLHH / 來源:白話區塊鏈
以隱私保護為核心的門羅幣,自 2014 年誕生以來便獲得了非常迅速的發展。
當然,整個加密貨幣市場也在持續發展,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新加密貨幣誕生,門羅幣也面臨著競爭對手。
門羅幣的第一類競爭對手,是其他主打隱私保護的匿名幣,比如文章開頭提到的老牌匿名幣大零幣、達世幣,后起之秀古靈幣以及 Beam 等。未來,很有可能還會出現其他匿名性更好的匿名幣。
門羅幣的第二類競爭對手,是計劃增強可替換性和隱私保護的主流幣。在《一文說透萊特幣》中,白話區塊鏈就給大家介紹過李啟威和萊特幣開發團隊將目光瞄準了 MimbleWimble 協議,計劃利用此技術拓展區塊,實現萊特幣可以發到 MimbleWimble 拓展模塊上或發回主鏈的功能,以此來增強萊特幣的匿名性和可替換性。
萊特幣被很多人視為“比特幣新技術的試驗品”,很多在萊特幣上實驗成功的新技術最后會部署到比特幣上。如果萊特幣成功部署了 MimbleWimble,比特幣會不會跟進呢?如果比特幣也部署了,門羅幣將面臨一個非常強大的競爭對手。
很多時候,一個項目的失敗來自于外部的競爭,但也有時候是源于內部的分崩離析。除了外部的競爭對手,門羅幣社區內部的分歧也不容忽視。
在決定是否進行硬分叉從而抵制 ASIC 礦機的過程中,門羅幣社區就出現了嚴重的分歧。在 2018 年 4 月 6 日硬分叉之后,門羅幣出現了 4 個不同的分支:其中有 2 個分支都自稱是“經典門羅(Monero Classic)”,1 支稱為“原生門羅(Monero Original,簡稱 XMO)”,剩下的 1 支稱為“Monero 0”。同年 4 月 30 日,又出現一個門羅幣分叉,稱為“MoneroV(簡稱 XMV)”。
由于其匿名性,門羅幣是一個專注于安全、隱私和不可追蹤的加密貨幣。對于整個區塊鏈行業而言,門羅幣是加密貨幣多元化的一個有益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