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白話區塊鏈教程手冊 > 白話區塊鏈入門連載 > 石頭也能當錢花的“費幣”,比特幣的價值也是如此

白話區塊鏈入門012 石頭也能當錢花的“費幣”,比特幣的價值也是如此

2018-11-21 10:54:33 作者: 劉怡嘉 來源白話區塊鏈

「白話區塊鏈入門系列」是針對新入門用戶推出的一檔區塊鏈科普系列欄目,讓零基礎的小伙伴也能輕松入門。

作者 | 劉怡嘉
出品|白話區塊鏈(ID:hellobtc)

 01 
神奇的石頭

有一個叫“雅浦島”的小島,島上本來沒有巖石,當地居民會去離雅浦島400英里的“帕勞島”上開采巖石資源“當錢用”。

破石頭怎么當錢用呢?且聽大白娓娓道來。

雅浦島居民會將開采的巖石,打磨成內圓外環形的石輪,稱其為“費幣”,作為貨幣流通使用。

當地居民都認可“費幣”的價值,“費幣”的數量和形狀大小,代表了每個人財富的多寡。而且,“費幣”的部分價值取決于其尺寸的大小,但真正的價值取決于把它們運回島上付出的代價——將它運回來時犧牲的人數。

更為有趣的是,“費幣”的價值與其地理位置沒有什么關系。當地居民在用大體積“費幣”交易時,賣家無需移動“費幣”的物理位置,只需在買家支付的“費幣”上做標記,就能獲得該“費幣”的所有權。

比較典型的案例就是,小島上有一個公認的“雅浦島首富”,但是讓這個大財主成為首富的那塊巨大“費幣”一直沉睡在海底。據說,他們家祖輩在搬運這塊巨大“費幣”時,遭遇暴風雨,導致其沉入海底。但見證這件事的掘金探險隊為此事的真實性作證,并最終使當地所有居民信服。所以,無論現在這塊巨大“費幣”身在何處,并不影響它的價值流通,這家人仍能用其買賣交易。

 

 02 
比特幣有價值嗎?

其實,比特幣與故事中的“費幣”有類似的運行原理。

首先,貨幣源于共識,只要大家都認可,其就存在價值。用來制作“費幣”的石頭堅固、不易損壞、可刻畫記賬,這是大自然賦予它的先天屬性,人類無法篡改,當地人都認可它,這就成了共識。而比特幣則是利用區塊鏈這個科學技術保障賬本具備公開透明、去中心化、不被篡改等屬性,隨著人們對技術、科學的信任程度日益加深,我們或許也會像雅浦人認可“費幣”一樣,認可比特幣的價值。

其次,貨幣的核心不在于用什么物質(石頭、貝殼等)作為媒介,而在于其背后的記賬和結算體系。同理,比特幣的核心也在于其背后的記賬和結算體系。比特幣最大價值就是對傳統記賬和結算體系的顛覆和創新——遵循區塊鏈技術的運作規則,公開透明、去中心化、全球共享。

再次,遵循“稀缺性”原則。比特幣使用密碼學技術,限量發行2100萬枚,這與雅浦島“費幣”稀有性、獨特物理特征的原理相同。同時,這也是比特幣價格近幾年在劇烈波動中持續上漲的原因。

 

 03 
小結

最后,我們來總結一下比特幣的先天優勢:

一方面,顛覆創新了傳統記賬和結算體系,利用區塊鏈技術創建了一個公開透明、去中心化、全球共享的“超級賬本”;

另一方面,2100萬枚的發行上限,使其具有稀缺性。

一塊破石頭都能被賦予價值,成為交易貨幣,比特幣怎么就沒有這個潛質呢?聽完故事的你,現在覺得比特幣有價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