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P內打開
    風險提示:防范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的非法集資風險。 ——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視頻|司法區塊鏈2.0:智能合約開啟司法生態系統級新模式

    白話區塊鏈 2020-03-19 10:49:28
    微信分享

    掃碼分享

    2019年10月24日,為推動訴源治理,從源頭化解糾紛和實現網絡空間信用再造,杭州互聯網法院上線區塊鏈智能合約司法應用系統,開啟信用生態系統級訴源治理新模式,并將其率先應用到電商領域。

    作者:ZIXUN / 來源:火鳥財經

    2019年10月24日,為推動訴源治理,從源頭化解糾紛和實現網絡空間信用再造,杭州互聯網法院上線區塊鏈智能合約司法應用系統,開啟信用生態系統級訴源治理新模式,并將其率先應用到電商領域。同年12月19日,首例應用區塊鏈智能合約技術的案例在杭州互聯網法院宣判了,這也是電子商務領域首例交易全流程上鏈存證的訴訟案件。

    被告通過經營電子產品租賃的電商平臺向原告租用手機一部,雙方簽訂《用戶租賃及服務協議》。原告使用的自動信息系統接入了杭州互聯網法院司法區塊鏈,在糾紛發生后,法官根據原告提供的證據進行了審理并進行宣判。

    傳統合同是由買賣雙方協商簽訂,它的履行依托當事人的個人信用,如果一方違約,另一方需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維權。伴隨互聯網的發展電子商務案件的虛擬性增加了交易的風險和信任成本。據杭州互聯網法院對電子商務糾紛的調研統計顯示,電子商務糾紛呈現出案件數量大、訴訟金額小、當事人地域分散、被告到庭率低等特點。而構建在區塊鏈上的智能合約將交易過程全程上鏈,為日后快速解決糾紛留下可信證據。

    區塊鏈智能合約司法應用系統,通過打造網絡行為“自愿簽約—自動履行—履行不能智能立案—智能審判—智能執行”的全流程閉環,在解決電子數據可信流轉的基礎上,為雙方當事人、法院和其他商業活動參與方構建起一種高效的互信協作機制。交易雙方要約、承諾、簽約、履約、違約、催告等行為通過智能合約系統實時記錄在司法區塊鏈,實現了交易鏈路全流程自動存證和執行。一旦一方的違約程度達到了程序預設的標準,智能合約系統自動轉入糾紛解決的司法流程。

    杭州互聯法院法官黃忻表示“:目前區塊鏈智能合約司法應用系統初步運用在一些批量化的案件,整體案件的各個節點能夠在網上完成,又能夠留有痕跡的這類是比較適合使用智能合約技術,像上述案件是一個租賃合同,包括買賣合同、借貸合同,都可以使用。”

    司法作為糾紛化解的最后環節,通過智能立案、智能審理、智能執行的糾紛兜底處置得以高效化解。智能立案系統將對電子合同、代碼內容、合約執行進度等進行核驗,符合立案條件則進入司法程序。智能審判系統自動提取案件的風控點,輔助生成包含判決主文的裁判文書。智能執行系統協同相關機構在線對被執行人的房屋、車輛、證券等財產進行查控,失信被執行人將被自動納入信用懲戒名單。據杭州互聯網法院信息中心張名揚介紹:“目前智能執行還沒有到執行階段,智能立案和智能審判已經在運行了。”

    應用智能合約執行的過程也將是資產數字化協同、更多可信節點參與建設以及相關規則制度的進一步完善的過程。一方面建立多方數據共享機制,實現業務互聯,數據互通;另一方面打造安全評估機制,共同對智能合約進行安全審計,鑒定合約是否存在編寫錯誤、隱私泄露、合約故障等風險。目前司法區塊鏈已有包括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公證機關等27個底層節點。

    下載白話區塊鏈APP

    區塊鏈世界入口第一站,人人都能看懂的區塊鏈;24 小時熱點實時追蹤。

    毛片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