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P內打開
    風險提示:防范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的非法集資風險。 ——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區塊鏈與產權:不動產電子權證也來了,區塊鏈離我們還有多遠

    白話區塊鏈 2018-11-14 10:15:52
    微信分享

    掃碼分享

    如果你買賣、抵押過房產,就必然和國土、稅務、房產等部門打過交道。在這些地方,人滿為患的政務大廳,人手一包厚厚的材料是常態。區塊鏈電子產權證首秀,簡化流程,快速辦證的時代到了。

    作者:Fiona / 來源:白話區塊鏈

    11月13日,湖南省婁底市發放了首張不動產區塊鏈電子憑證,成為又一個區塊鏈里的“第一”,新浪財經用“房子上鏈!”作為標題進行了報道。

    如果你也被”區塊鏈”、“不動產”這些詞撩動到了神經,那就一起來了解下現象背后的那些事吧。

     

     01 
    不動產電子權證

    如果你買賣、抵押過房產,就必然和國土、稅務、房產等部門打過交道。在這些地方,人滿為患的政務大廳,人手一包厚厚的材料是常態。

    在這習以為常的背后,是數據存儲的孤立,協作的低效。想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實現各職能機構間的數據共享和管理,這不是簡單的事。

    不動產電子權證走出了第一步。

    不動產電子權證是婁底市”不動產區塊鏈信息共享平臺”項目作為政務服務領域的首個落地應用場景,項目也叫“四網互通”,目的是實現不動產登記與國土、稅務、房產等政府職能部門數據上的互聯互通。

    根據公開信息,以及對相關人員的電話溝通,我們了解到:正式運營后,以前需要去婁底國土、稅務辦理房產等不動產相關業務,之后可以通過網上提交或通過銀行就近直接辦理,無需去不動產登記中心大廳排隊,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路”,“最多跑一次”的目標。

    與此同時,一份無形且不可篡改的不動產電子權證也會作為之前紙質房產證的補充或替代,降低保管、使用成本。

    客觀地說,打通這幾家重量級職能部門的數據,難度可想而知。如果可以進一步推廣到更多城市,肯定會有更多人受益,提升辦理效率。

    不過,房產上鏈后,在不動產管理方面能否帶來更多創新?目前來看,可能還是想多了。

    據公開資料,這一項目是今年6月確認落地婁底,9月通過可行性報告批復,11月進入運營階段,11月15日平臺正式運營。

    從時間上來看,這是一個推進較快的項目;同時雖然在網絡媒體上有很多報道,但查看婁底市政府、稅務、國土官方網站,還尚未發布此條消息。由此推測,目前的實際意義相當于是又一個新的管理平臺上線,可能還需要觀察上線后的使用和推廣情況。

     

     02 
    看到不動產電子權證時,會想到什么?

    1、從信息上鏈到資產上鏈還有多遠?

    不動產交易是每個家庭的重大投資。買房,通常也意味完成了人生的一個里程碑事件,而賣房,通常想解決的更是大事。

    但也正因為資產價值高,資產重、流轉慢成為了不動產交易一直以來的兩大痛點,也是區塊鏈早期就探索的主要領域之一:能否通過將其價值切割,加快流通效率呢?

    試想,如果一份房產可以分為100份,可根據資產實際的價值對相應部分進行交易,成交速度上升,承擔的成本也會顯著下降。在這個基礎之上,更多的應用有著巨大的想象空間。

    在這方面,有些國家已經領先了一步。據華爾街日報(WSJ)報道,瑞典土地所有權機構Lantmäteriet于2年前開始,在經過兩年的測試后,將進行首次區塊鏈技術房地產交易,并稱“從技術角度來看,我們已做好充分準備。”

    有些區塊鏈項目已經做出了探索(如:Cybereits、IHT……),只是實際情況并不盡于人意,除去其中各種主觀因素,我們目前不得不承認:不動產獨立于鏈下,只在鏈上實現確權、流通并不可行。

    經濟學家任澤平2016年發布的房地產分析報告顯示,中國房地產總市值占GDP的比例為411%。其中,不僅對中國,對絕大多數國家來說,房產都是投資和經濟增長的基礎,也都是重點監管領域,包括不動產的資產確權、交易等諸多環節。

    除此以外,不動產如何實現鏈上鏈下價值映射,如何進行價值錨定、保持穩定性也依然有待出現更好的解決方案。

    2、區塊鏈在公眾事務中的應用

    區塊鏈以其數據不可篡改、快速傳輸和點對點(尤其是聯盟鏈)的優勢,不僅可以保護所有權唯一且不可破壞,并驗證所有者對該記錄狀態的更改,創建可靠的財產記錄,還可以廣泛應用于政務中對數據管理要求高、協作強的各個領域。

    上圖顯示,有多個國家將區塊鏈應用于公眾領域的治理,包括土地注冊、投資選舉、身份管理、財稅、健康管理等各個領域,其中有些國家的規劃和部署已有所進展:

    迪拜:計劃2020年建成首個由區塊鏈技術來驅動的國家,將區塊鏈技術集成到其支付系統。作為中東最大的旅游國家,預計通過區塊鏈技術驅動的無紙化辦公系統,每年可以節省15億美金。

    愛沙尼亞: 從2012年開始就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多個政府應用,最初在其登記數據庫中實施了分散的分類帳技術,涉及衛生,安全和立法部門等各個部門;還開發了一種名為ID-kaarts、基于區塊鏈的國家身份管理系統,大大縮短了政府提供服務所需的時間。

    美國:據報道,在聯邦級別,DARPA和五角大樓正致力于使用區塊鏈技術提出強有力的安全協議;伊利諾伊州最近啟動了他們提議的出生登記和識別系統的試驗,該系統將由區塊鏈技術提供支持。該項目的目標是個性化和增強身份安全性。

    觀察這些國家,你會發現,在應用區塊鏈技術實現資源整合和部門協作,從上至下的規劃和指導是必要的。

    盡管在一個領域應用更好的技術實現效率提升是巨大的投入和進步,但我們得承認:統一的規范、數據管理和共享,而不是地方規范、自建系統或升級、相互孤立的數據,才能真正讓區塊鏈的技術優勢服務于公眾事務。

     

     03 
    2018年那些區塊鏈“第一”現象

    在即將過去的2018年,國內越來越多的區塊鏈“第一”涌現:

    • 第一例區塊鏈存證案

    6月29日,全國首例區塊鏈存證案在杭州互聯網法院一審宣判,確認了采用區塊鏈技術存證電子數據的法律效力,明確了區塊鏈電子存證的審查判斷方法。

    • 第一張區塊鏈發票(稅務)

    8月10日,深圳市稅務局、騰訊公司順利開出全國首張區塊鏈電子發票。

    • 各大電商平臺的區塊鏈技術應用

    雙11期間,阿里、京東在區塊鏈溯源方面的應用已經上線,掃描商品編碼,可查看產品編碼,以及從生產、存儲、物流等各環節的流轉數據,以增強商品的可信度。

    在這些現象背后,看到的是BATJ等互聯網公司、各地政府對區塊鏈的了解和嘗試。

    在這些努力之下,更多的區塊鏈應用紛沓踏來,將區塊鏈從曲高和寡的技術極客和投機者中,逐漸擴散到更多的使用者。你不需要知道區塊鏈技術細節是什么,感受到切實的便利就好。

    這第一張不動產的區塊鏈產權證,能成為偌大的棋盤中輕輕放上去的第一個棋子。

    下載白話區塊鏈APP

    區塊鏈世界入口第一站,人人都能看懂的區塊鏈;24 小時熱點實時追蹤。

    毛片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