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區塊鏈威廉 / 來源:白話區塊鏈
對區塊鏈行業以及業內所有從業者和投資者而言,2018年都是很“冷”的一年。
想到2017年喊出的各種豪言壯語,很多人可能會感到臉紅和羞愧。在牛市背景下,對2018年的預測普遍過于樂觀;在2018年的熊市底色下,大眾對2019的預測又難免過于悲觀。
但不管怎么說,2018年馬上就要過去了,2018年很多未完成的事,或許會在2019年完成。
那么,2019年都有哪些值得期待的事呢?
01
一切都在變得更合規
一、法律監管
加密貨幣的交易一直被詬病“游走在法律邊緣”,這對于想參與加密貨幣行業的投行、基金、投資機構等大資本來說,可不是什么好事。在愛西歐瘋狂的2017年,如何監管,怎么樣才能恰到好處地監管而不至于摧毀了這個新生的、充滿希望的融資方式,成了全球性的難題。
2018年,全球各國的監管趨于完善:
針對愛西歐和加密貨幣,由2017年的監管缺失,到目前各國對應的法律逐步就位和完善,在2019年相法律監管將會更加完善,助推區塊鏈行業穩健發展,規范資本在行業內的投資行為。
二、STO:愛西歐的合規化升級
相比于資產上鏈(例如:房地產、汽車、酒、藝術品等)或是金融行業的股權、基金份額拆分成Token的愛西歐,STO的模式更適合。STO相比于愛西歐,最大的優勢就是合規,從頭到尾需要符合傳統金融行業和傳統證券監管的肯定,更能得到普通投資者的初步信任。(這里指國外,STO目前在國內仍然處于和愛西歐一樣的非法地位)
可以預見的是,STO將讓很多未上市的創業項目、基金、或是曾想通過“幣改”但擔心法律風險的公司團隊,可以更放心地去嘗試區塊鏈融資。
三、穩定幣:合規的加密世界入口
穩定幣對于區塊鏈的意義不可小覷,作為加密世界和傳統金融世界的通道,有著不可替代的必要性。Gemini和PAX開了個好頭,把穩定幣最應該做好的“穩定”交給了監管,讓人們更加安心。
在可預見的2019年,不論是基于以太坊、EOS或是其他公鏈,或是和某個國家法定貨幣1:1錨定的穩定幣會越來越多,并且都帶著“監管”的光環,讓人們可以更放心地進入加密貨幣世界。
02
比特幣ETF:明年大概率通過
如果說比特幣在2018年有什么遺憾的話,比特幣ETF未通過SEC審批就算不是最大的遺憾,也會排名前三。
為什么大家都非常期待比特幣ETF的通過呢?也許從芝加哥期貨交易平臺(CBOE和CME)上線比特幣期貨的事情上可見一斑。2017年10月底,芝加哥期貨交易平臺確認將在同年四季度上線比特幣期貨合約產品,助推了比特幣價格的一路上漲,該合約產品于2017年12月22日上線,比特幣最高價在12月19日達到歷史最高點。從這一點不難看出人們對華爾街的期待!
目前加密貨幣市場的市值,和傳統的期貨市場,或者說傳統金融市場資金體量相比,差距懸殊。Apple公司近兩個月蒸發了約三千億美金的市值,是加密貨幣市值的兩三倍。
所以,只要傳統的金融市場撕開一個小口子,給加密貨幣行業一點“涓涓細流”,就能讓加密貨幣行業“直上云霄”。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期待比特幣能得到傳統金融市場的認可和參與。
03
交易平臺:越來越官方,去“個人標簽化”
無論是大宗商品的期貨交易平臺,還是證券類交易平臺,都有一個特性,那就是人們在提到它們的時候不會帶有大量的個人色彩。當人們“充值入場”的時候,官方的交易平臺會給人們天然的安全感。
但對于加密貨幣的交易平臺,普通投資者一提到幣安就會想到趙長鵬和何一,提到火幣就會想到李林,提到OKEx想到徐明星,提到Coinbase想到Brian Armstrong。這顯然不利于加密貨幣行業但健康發展。
為什么?因為任何企業做大了之后,都要刻意去淡化創始人的光環,而是強調整個團隊和企業形象。
現在的加密貨幣交易平臺也在朝這個方向努力:一是向官方靠攏,二是去中心化。
說到比特幣交易平臺,“最官方”的當屬Bakkt。為什么說“最官方”呢?
首先,Bakkt出身官方,紐交所是它的投資方之一;其次,流程官方,完全按照法律法規,不合規之前不上線;最后,形象官方,例如不久前,紐約證券交易平臺(NYSE)的官方推特就發布了一條關于Bakkt CEO的觀點討論推文:
這個從還未上線、僅僅是傳聞就備受矚目的交易平臺,自帶光環,背景特別耀眼:紐交所、微軟、星巴克、摩根大通等等,一度讓很多人覺得,如果比特幣需用有一個牛市起點的話,也許Bakkt和比特幣ETF將會是最好的選擇。
但是,讓人遺憾的是,不僅是比特幣ETF推遲到了2019年,Bakkt最近又推遲了。
除了加密貨幣行業的交易平臺之外,傳統的股票交易平臺,比如納斯達克等,也紛紛表態要在2019年推出比特幣期貨或是其他加密貨幣的期貨。
04
DApp浪潮即將襲來
在經過了半年的“公鏈+DApp“快速升級迭代之后,目前的DApp已經可以說初具規模了,開始從純“菠菜”類DApp轉向有RPG游戲和卡牌類游戲的DApp。比如,EOS上一款名為EOS Knights的RPG游戲,就一直穩居榜單前十。
2018年是DApp元年,因為在2018之前,市場上可以說沒有一款真正成型的DApp;到了2019年,很有可能會出現一款真正的、非“菠菜”類的大型游戲DApp。
在DApp的發展推動下,公鏈的競爭也趨于豐富。
如果說2017-2018年所謂的公鏈之爭,只是在比誰的口號更響,誰的白皮書更精彩,誰的創始人更牛,那么2018年的下半年,真正的公鏈之戰已經從DApp生態悄然發起。
EOS和TRON的鏈上交易量已經超過了以太坊,差距也越來越大,從這個維度看,以太坊“一家獨大”的公鏈時代也許真的一去不復返了。
2019值得期待的公鏈,有不斷升級改進的EOS,有2.0版本帶來劇變的以太坊,有窮追猛趕的波場,有海外開發者喜愛的NEO,甚至還有擁有巨大用戶量和交易量的交易平臺公鏈,例如幣安鏈等。
此外,還有被人們一直忽略的、但技術在飛快發展的比特幣側鏈技術。如果比特幣側鏈和跨鏈技術成熟,憑借著比特幣巨大的用戶量和號召力,其他公鏈或許只能搶時間差了。畢竟,在很多人心中,“第一公鏈”的頭銜永遠只屬于比特幣。
所以,在2019年,不僅是DApp的競爭,還有公鏈的競爭。優質的開發者、大量的忠實用戶、大量的資金補充,這三者的良性循環會讓拔得頭籌的公鏈在2019年狠狠甩開競爭對手,形成“一家獨大”或是“兩極分化”的格局。
05
2019年的其他期待
除了上文的四點之外,加密貨幣世界的2019年還有很多其他值得期待的地方。
一、去中心化交易平臺的陣容將逐漸壯大
去中心化交易平臺其實有三種,一種是傳統交易平臺轉型,基于自己的公鏈開發;一種是傳統交易平臺與現有公鏈合作開發;一種是公鏈上原生的去中心化交易平臺(DEX)。
第一種的典型例子是幣安。這種去中心化交易平臺的好處,是它幾乎可以做到和原來的交易平臺相差不大的體驗,但缺點是不算特別“去中心化”,畢竟數據、公鏈都是自己的。
第二種的典型是Bitfinex和EOS合作推出的去中心化交易平臺。未來,還會有許多交易平臺會與EOS或是其他公鏈進行合作,實現雙贏。
第三種的典型就是現在EOS上專門交易DApp代幣的去中心化交易平臺。這種去中心化交易平臺的好處是上幣迅速,接地氣,能適應DApp比較短的生命周期。
二、加密貨幣的匿名屬性將得到更多的重視
匿名幣的知名度越來越高已經是個不爭的事實了,除了門羅幣XMR、大零幣ZEN、達世幣DASH之外,還有不少主打匿名和隱私的幣種不斷涌現。
比特幣由于存在的時間長,市值大,被標記的地址和受到的監管也越來越多,所以很多人稱“比特幣幾乎沒有隱私”。于是,有不少人呼吁比特幣“匿名分叉”,或是借鑒匿名幣的某些技術,給比特幣加上匿名可選項。
三、以太坊的市值很可能被其他公鏈超越
如果以太坊錯過了DApp這輛高速列車的話,那么以太坊跌落神壇只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那么,問題來了,哪條公鏈將在2019年超越以太坊的市值成為“第一應用公鏈”呢?
06
結語
區塊鏈將作為一項技術,其實在很多領域都開始落地應用了,譬如螞蟻區塊鏈、京東區塊鏈、騰訊區塊鏈等等。
最能體現一項技術真正進入了人們生活的是,我們已經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了。比如說用支付寶付款,我們只感覺到“還挺快、挺方便的”,而不會想到支付寶背后用了什么技術。這才是一項新技術最大的意義。
未來已來,只是尚未流行。讓我們一起期待區塊鏈在2019年的精彩表現!
『聲明:本文為作者獨立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或建議。本文版權歸本文作者與白話區塊鏈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