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比特貓日報 / 來源:白話區塊鏈
從比特幣到 Facebook 要推出的項目 Libra,人類的財富觀不再只錨定物質,還錨定人的觀念。2018 年,區塊鏈在醫療、司法、不動產登記、供應鏈金融……等領域加速落地,未來,區塊鏈可能將像移動支付那樣成為我們的生活日常。
這次列出的“ 21 世紀初影響世界的 9 件小事”中,除了中本聰的論文之外,還有以下 8 件小事:
1.2000 年,夏普首次給手機裝上攝像頭 。雖然在當時環境下銷量非常慘淡,但是現在,誰要是用一個沒有攝像頭的手機,那簡直無法想象。手機的拍照功能出現之后,就催生了短視頻、美顏和直播等現象級的新型商業模式,也誕生了“自拍成癮”癥候群體。
2.2001 年,頁巖氣之父——喬治·米歇爾在美國德克薩斯州買了一塊沒有出過一滴石油的荒地。米歇爾認為技術的進步終將激活地表幾千米以下的頁巖氣。頁巖氣和我們平時家里燒飯用的天然氣不太一樣,天然氣專業上叫做常規天然氣,頁巖氣叫做非常規天然氣,但總得來講都是一種天然氣資源。米歇爾買下這塊荒地后通過技術實現業巖氣規模化開采,引爆了人類能源新革命。
3.2005 年,衛星實現全覆蓋后,GPS 開始大規模民用。GPS 的發明者海蒂·拉瑪還是位知名演員,她的人生非常傳奇,在電影《神魂顛倒》全裸出鏡,是世界上首位全裸出鏡的演員,這本電影首映那天還拉著自己的父母一起去看了電影。海蒂·拉瑪屬于那種靠顏值和智商都能活得很好的人,在上世紀三十年代被公認為歐洲性感女神。但是她在演技上卻是一個花瓶的水準,因此后來她離開了演藝圈轉身投入科研,發明了我們現在出門開車必備的GPS。
4.2011 年,凌空網創始人徐蔚申請了二維碼專利。其實我們現在隨處可見的二維碼是一個叫做騰弘原的日本人發明的,在當時,普通條形碼儲存的信息量很小,只有 20 個日文字符,于是騰弘原帶領團隊經過兩年的研究發明了二維碼,其儲存的信息量高到達 5000 個日文字符。可惜的是,騰弘原感覺二維碼的技術含量不太高,就沒申請專利,于是就被中國人撿漏了。從此二維碼改變了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深刻地嵌入我們的社會,從街邊賣早飯的,到乘坐公交車,電影院取票,甚至街邊的乞丐乞討時都背著一個二維碼。
5.2003年,擔保交易出現,后更名為支付寶。
6.2007年,兩個窮學生靠租三張氣墊床賺到 1000 美元,可以算是 Airbnb 的雛形,共享經濟由此誕生。
7.2010年,人臉識別開始普及。網絡上開始流傳起一句話:風調雨順蕭敬騰,國泰民安張學友。在歌神張學友的演唱會上,通過人臉識別技術共抓獲了7次罪犯。
8.2019 年,人造肉推出了一款人造素食香腸。據說在味道上可以以假亂真,而且與傳統的香腸相比,蛋白質含量更高。應該挺多聽友都喜歡吃香腸,但是大家會擔心香腸用的材料不干凈。等人造素食香腸普及以后,不知道是不是就不用擔心香腸里面的肉是來自黑作坊的這種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