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ackyLHH / 來源:白話區塊鏈
前不久,一則關于以太坊全節點數量的消息在業內引起了軒然大波:
據TokenGazer數據顯示,以太坊全節點在2017年仍有2.5萬個,目前僅有8585個,每天減少約20個,已經不足1萬。
對此,有人評論說“以太坊之前的很多節點都是基金會做的,用來增加大家的信心,并不是普通人做的節點,普通人根本沒人愿意做以太坊節點。熊市一到,基金會也燒不起錢了,所以以太坊節點數就銳減了。”
為什么業內那么多人關心以太坊全節點呢?什么是全節點,對整個區塊鏈網絡而言有什么重要意義?
01
全節點VS輕節點
就其本質而言,區塊鏈是一個分布式的賬本。一個完整的區塊鏈賬本,包含了從創始區塊到當前區塊的所有區塊數據。當然了,因為數據全,所以占用的空間也大。
在整個區塊鏈網絡里,全節點用戶、礦工、輕錢包用戶等,都可以看作是系統中的一個節點。但是,出于存儲成本和便捷方便的考慮,并不是每個節點都會保存有完整的區塊鏈賬本。
以比特幣為例,所謂的“比特幣全節點”,就是載入比特幣客戶端, 下載并保有完整的比特幣區塊鏈數據的節點。根據Statista.com網站的統計,2018年第四季度比特幣全節點數據就已經達到197G了,從2010年至今,數據量增長幅度非常驚人:
▲ 2010-2018比特幣全節點大小
來源:Statista.com
由于運行全節點的成本高昂,很多節點選擇做“輕節點”,即不儲存完整的區塊鏈數據。舉個例子,目前可在手機端運行的錢包軟件,基本都是“輕錢包”,屬于“輕節點”。輕錢包會對數據進行分析,僅獲取并在本地儲存與自身相關的交易數據。當然了,輕錢包運行時還是要依賴其他全節點。
需要說明的是,獨立的礦工需要運行全節點,但是加入礦池中礦工,不一定需要自己運行全節點。
02
全節點的作用
因為全節點保存了所有的區塊鏈數據,所以全節點的第一個作用就是能夠獨立校驗所有的新交易,確保新的交易遵守共識規則,比如驗證一筆新的交易是否有足夠的“余額”(在比特幣系統中是UTXO)可供支出、是否存在雙花問題等等。
當然,全節點最大的作用是確保區塊鏈的安全。全節點的數量越多,意味著完整的區塊鏈賬本被保存的份數也越多,區塊鏈賬本的“不可篡改”特性越強,網絡安全性越高。
根據Bitnodes.earn.com網站的統計,截止3月25日,比特幣全節點的數量為10347個,將近1/4部署在美國,排名第二的是德國(將近19%)。
▲ 比特幣節點分布圖
來源:https://bitnodes.earn.com
相對比之下,根據Ethernodes.org網站的統計,截止3月25日,以太坊的全節點數量為8522個,其中美國占了41.7%,中國占了14.77%。相比于文章開頭提到的8585個以太坊全節點數量(3月9日消息),短短16天,以太坊全節點數量又減少了63個。
▲ 以太坊節點數據
來源:https://www.ethernodes.org
需要注意的是,當前的這8千多個節點中,絕大多數是“閹割版”全節點(修剪過的全驗證節點,以太坊官方將這類節點簡稱為全節點,而把完整存儲歷史狀態數據的節點稱為檔案節點,目前以太坊的檔案節點已不足100個)。
03
小結
隨著區塊高度的增加,數據量只會越來越大,運行全節點的成本也會越來越高。而全節點的數量,對區塊鏈的網絡安全至關重要。
針對以太坊全節點數量的下滑,以太坊官方回應稱并無大礙,但是不少業內人士還是表示了自己的擔心。不管怎么說,對以太坊網絡安全而言,全節點數量肯定是多多益善。同時,也有人看得更遠,擔心將來比特幣也會遭遇相同的處境。
你怎么看待以太坊全節點數量持續減少的現象?你擔心比特幣將來會遭遇相同處境嗎?歡迎在留言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