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ackyLHH / 來源:白話區塊鏈
1月24日,火幣網創始人李林在全員信中透露:2018年,火幣OTC日均交易額超過1億美金,已經成為全球交易量最大的OTC平臺之一。
第二天,傳出“微信支付、支付寶對火幣網發函要求下架OTC支付通道,停止非法使用其商標”的消息,隨后被火幣網辟謠“未收到律師函”。
今天,白話區塊鏈就給大家科普什么是OTC(場外交易)以及OTC的風險。
01
什么是OTC(場外交易)?
OTC交易,即場外交易,是相對于場內交易而言的,那兩者的區別是什么呢?
場內交易,買家、賣家分別把錢和幣存入交易平臺,所有的買單、賣單集中到一個交易池里,系統自動撮合匹配的交易。所以,在場內交易中,成交價格是實時變化的。很多交易平臺的場內交易,往往會提供實時的K線圖和掛單情況。
排除上面的場內交易,其他交易統統稱為場外交易,包括私下交易,以及通過第三方進行的一對一交易。
通過交易平臺進行的場外交易,類似淘寶:買家下單,交易平臺凍結賣家的幣,買家直接付錢(或幣)給賣家,賣家確認收款后,交易平臺把幣打給買家。
假如張三想通過交易平臺的場外交易購買比特幣,有兩種途徑:
1、直接挑選發布出售比特幣廣告的賣家,下單進行一對一直接交易,就像淘寶購物一樣;
2、直接在平臺上發布買入比特幣的廣告,當有賣家愿意接受該價格時,賣家會在平臺聯系張三進行交易。
所以,場外交易是點對點的交易,平臺提供信息聚合服務和作為中間人的擔保服務。
02
場外交易的風險
場外交易的主要風險有兩個。
一是可能存在的交易糾紛,比如PS轉賬截圖、收到款不放幣等等。當然,挑選信用較好的買/賣家,可以很大程度減少這類風險,況且隨著科技的發展,這類情況的舉證越來越方便了。
二是政策風險。雖然現在很多交易平臺都遵循了KYC(客戶身份識別)和AML(反洗錢),且公司注冊地址在國外,但不少平臺還是對國內用戶開放。由于相關監管政策的不完善,給國內用戶提供場外交易行為的合規性仍有待商榷。
微信、支付寶、銀行都有義務遵守相關的監管規定,“不得直接或間接為代幣發行融資和虛擬貨幣提供賬戶開立、登記、交易、清算、結算等產品或服務”,所以場外交易的支付如果被微信、支付寶或是銀行識別為可疑交易,相關的支付賬戶或許會被凍結。
此外,場外交易最好選擇信譽良好的大平臺,謹防小平臺跑路。
03
小結
雖然比特幣等加密貨幣在國內被定義為商品,買賣是合法的,但交易平臺向國內用戶開放的行為存在法律法規上的爭議。場外交易雖然方便,但也不能忽視潛在的政策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