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P內打開
    風險提示:防范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的非法集資風險。 ——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公證人機制能否創造出互鏈網時代的“支付寶”?

    白話區塊鏈 2019-08-29 00:19:00
    微信分享

    掃碼分享

    公證人機制(Notary schemes),基于多重簽名的見證人模式,也就是由智能合約來作為跨鏈操作的中介,充當公證人。

    作者:孫權 / 來源:白話區塊鏈

      最近幾天,大家的朋友圈都被這條振奮人心的消息刷屏了:中共中央、國務院支持在深圳開展數字貨幣研究與移動支付等創新應用。這無疑給所有在區塊鏈行業的追夢人打了一劑強心針,也表明了國家對數字貨幣的發展強有力的支持。

      不過,雖然近年來大量的資金涌入區塊鏈行業,區塊鏈技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由于區塊鏈行業處于發展的初期,大規模的商業應用落地短時間內并不能實現。此外,各大公鏈依然是“信息孤島”,跨鏈技術離真正的落地應用還有一段距離。

      之前,白話區塊鏈介紹了目前主流跨鏈技術方案包括:公證人機制(Notary schemes)、側鏈/中繼(Sidechains/relays)、哈希鎖定(Hash-locking)。

      今天,我們就來詳細了解其中的一個技術——公證人機制(Notary schemes)。

      其實根據所跨越的區塊鏈底層技術平臺的不同可以分為同構鏈跨鏈和異構鏈跨鏈,就相當于火車在相同規格的鐵軌上和不同規格的鐵軌上進行變道是一個概念,很顯然異構鏈跨鏈更加難。公證人機制不需要關注所跨鏈的結構和共識特性,更側重于資產的轉移。

      公證人機制(Notary schemes),基于多重簽名的見證人模式,也就是由智能合約來作為跨鏈操作的中介,充當公證人。對于更側重于資產轉移的公證人機制,我們可以通過支付寶來理解,因為它們都是通過都三方來解決信任問題。

      互聯網時代的支付寶它的歷史使命是為了解決淘寶交易中“先付款還是先發貨”的資金安全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是通過“擔保+交易”,也就是由淘寶擔任第三方擔保和仲裁的角色,由其先保管貨款待當買家收到貨并確認無誤后再轉賬給賣家。

      那么在區塊鏈技術應用的時代,資金轉移的信任問題仍然需要解決,只是這里的第三方從有資產背書的淘寶改成了應用加密技術的智能合約。

      公證人機制(Notary schemes)中,比較有代表性方案是 Interledger。

      公證人機制的代表性方案 Interledger 是由 Ripple 公司主導發起的互聯賬目協議,在這個協議下不同的記賬系統可以通過第三方的“驗證器”進行貨幣的交易,理論上它可以兼容任何記賬協議。

      但它的誕生還有一個小故事,因為瑞波公司的初衷是讓世界各地的銀行拋棄原有的記賬系統直接采用 Ripple 進行記賬,但是銀行出于擔心內部數據泄露等問題拒絕使用,就這樣瑞波公司打造全球統一的金融協議的夢想破滅,只能退而求其次,不能修一條互通的路那就搭一座能互聯的橋,所以這個理論上可以兼容任何記賬協議的互聯協議誕生了。

      從Interledger我們可以很直接地看出來,采用加密技術的公證人機制的好處:

      省掉過多的法律監管和審核

      保護交易信息不被他人獲取

      當然技術的安全問題我們也不能忽略,不過我相信它總會被化為一個小問題然后被解決。

      讀到這里我們會發現,其實關于資金問題歸根到底就是一個信任問題,只是隨著技術的變化,承擔減低信任的主體變了。我們甚至可以認為,它算不得上支付手段的革新,就像區塊鏈只是在互聯網的記賬功能上增添了價值屬性,但就是這一小小的步,已經足夠偉大。

      雖然不確定公證人機制能否真正的創造出一個新的支付寶,但它背后的跨鏈技術一定會產生等大的影響。

    下載白話區塊鏈APP

    區塊鏈世界入口第一站,人人都能看懂的區塊鏈;24 小時熱點實時追蹤。

    毛片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