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ZIXUN / 來源:資訊
自從去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進行集體學習之后,發展區塊鏈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從中央到地方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來扶持行業發展,技術應用場景不斷拓展。在新冠肺炎的沖擊下,中國經濟面臨更加嚴峻的形勢,為此國家推出了“新基建”的政策,并且首次將區塊鏈技術納入到“新基建”的范疇中來,給區塊鏈應用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撐。在剛剛召開全國兩會中,如何發展區塊鏈產業也成為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熱議的話題,《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培育數據要素市場,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如何去理解這些政策帶給行業的機遇?為此,深圳市信息服務業區塊鏈協會舉辦了新技術、新動能、新機遇區塊鏈行業圓桌論壇,邀請了來自高校、協會、智庫和企業的代表一起交流探討。本次線上論壇累計參與人次達已達一萬次。
(出席嘉賓:陳朝暉,泉州市政協委員,清華大學客座教授,萬維區塊鏈研究院院長,國際區塊鏈標準化組織委員會理事,深圳市信息服務業區塊鏈協會專家導師;吳思進,33復雜美創始人,中國電子學會區塊鏈委員會專家,杭州之江實驗室成員,深圳市信息服務業區塊鏈協會專家導師,浙江區塊鏈協會、西安區塊鏈協會、中國聯通區塊鏈顧問;余維仁,深圳市信息服務業區塊鏈協會副會長,陀螺研究院兼道紀研究院院長;樊曉明,深圳市信息服務業區塊鏈協會秘書長,深圳超節點區塊鏈聯合創始人,《區塊鏈商業思維》編委專家委員;吳俊杰,深圳市南山區區塊鏈協會秘書長;歷星冶,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物聯網技術應用專委會副秘書長;黃海琳,前海傳媒副主編。)
論壇從新技術、新動能、新機遇三大視角出發,提出與區塊鏈行業和企業切實相關的問題,由七位專家從自己的專業角度進行解答分享。會議由深圳市信息服務業區塊鏈協會劉夏副秘書長主持。
在新技術這個視角,各位嘉賓從新基建的發展意義、區塊鏈為數字經濟重要基礎設施賦能、創新和監管平衡幾個方面進行了分享。33復雜美創始人吳思進先生分享了企業多年堅持創新,保持專利、知識產權全球領先的歷程。余維仁副會長從新領域、新地區、新方式、新主體、新內涵5個特點闡述了新基建的意義。
在新動能這個視角,嘉賓們從政策實施、應用落地、行業情況、區塊鏈賦能幾個方面進行了交流,大家普遍認為,在政府政策的推動下,區塊鏈與其他新基建項目將深度融合,保障疫后經濟建設穩定向好。萬維區塊鏈研究院陳朝暉院長分享了區塊鏈技術助力工業互聯網的戰略布局;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歷星冶秘書長分享了企業利用數字化對供應鏈管理賦能的具體案例。
對于大家最關心的新機遇視角,嘉賓們分享了自己多年的行業經驗,從自己的專業角度解析了區塊鏈在新基建生態中的機會和趨勢,前海傳媒黃海琳副主編分享了前海政府在落實新基建部署,推動數字化全面發展的具體進展。深圳市信息服務業區塊鏈協會樊曉明秘書長、深圳市南山區塊鏈應用協會吳俊杰秘書長闡述了區塊鏈行業需要自我約束,良性發展的自我意識,并表示協會將做好政府與行業的橋梁紐帶作用,共同推進區塊鏈行業的快速發展。
圓桌論壇線上直播實景
嘉賓觀點摘錄:
陳朝暉:“區塊鏈重構生產關系,為實體經濟提升協作效率、增強發展動能”;吳思進:“區塊鏈讓個體更好地建立信用體系,充分交換價值”;余維仁:“新技術造就新業態,產業沙盒適合區塊鏈創新發展”;樊曉明:“企業要積極破除舊壁壘,產業融合必然有一個主動和漸進的過程”;吳俊杰:“區塊鏈在農業和溯源方面的示范作用已經開始顯現”;歷星冶:“企業數字化是區塊鏈、人工智能、大數據多種技術共同演進的結果”;黃海琳:“區塊鏈+媒體,是深化媒體融合效果的一種有益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