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心永恒 / 來源:區塊鏈投資界
【人物導讀】馬丹:白話區塊鏈創始人,2015年接觸區塊鏈,2016年加入BCA俱樂部并開始翻譯區塊鏈相關資料,2017年7月創辦白話區塊鏈、快速完成天使輪融資,在創辦一年之際已完成Pre-a輪融資,估值一億元人民幣。
【導語】“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英國文學家狄更斯這樣描述工業革命發生后的時代。伴隨著無數的一夜暴富故事,區塊鏈如一場風暴席卷而來。而“區塊鏈媒體”號稱是最適合普通人ALL IN的行業,在2018年呈現出爆發之勢,最多時媒體數量接近2000家,作為融資超過千萬的自媒體——白話區塊鏈創始人馬丹該如何解讀有關這個新型行業的風云變幻和區塊鏈媒體定位和未來呢。

誠摯問答
區塊鏈投資界:請簡單介紹一下你們的團隊與核心人員。
馬丹:感謝陳朋總的邀請。從公司化運營算起的話,白話區塊鏈是2017年7月正式成立于南京,之所以叫“白話區塊鏈”,是源于當初幾個“區塊鏈”業外的朋友對區塊鏈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正好當時的我也做著一些工作之余的“創業嘗試”,在網上時常跟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們一起討論區塊鏈入門的事情,能經常聽到這樣、那樣的抱怨,說這個區塊鏈世界“黑話”、“術語”詞匯太多了,要是能都變成人人能夠用生活語言理解的“大白話”就好了,后面我們這個項目啟動的時候,自然就想到用“白話區塊鏈”這個詞。
將區塊鏈世界里面晦澀難以理解的"黑話”變成“白話”,讓區塊鏈業外的想入門了解這個奇妙世界的朋友們,可以通過我們的科普工作,更輕松更快速地入門、了解這個行業和所謂的“圈子”。
到目前呢,我們團隊有12名全職小伙伴,另外有十多位專欄作者及各懷絕技的兼職運營的小伙伴們。
我們團隊幾位核心小伙伴都很優秀,創業以來最開心的事情就是這個吧,遇到這么優秀的小伙伴一起并肩作戰,想想都很有成就感。
Foina是我們白話的聯合創始人,是PMP認證的資深項目經理,是之前我在國企的多年老同事,是我們南京鏈上總部的主要負責人;運營合伙人WJ有著10年個人站長經驗,互聯網系列的運營實戰經驗很豐富;產品合伙人Keven是來自騰訊的產品經理;內容和培訓的合伙人BF來自原北京新東方,密歇根州立大學的中美線教育研究員、訪問學者,也是我在大量了解創業知識的時候,在某個在線課平臺上花一塊錢聽課“買”來的小伙伴,想想真的特別的神奇,感謝幸運之神關照有心學習的人。
區塊鏈投資界:有本書叫《白話區塊鏈》,公眾號的名字和這本書有什么聯系嗎?
馬丹:這本書和我們的品牌號“白話區塊鏈”沒有關系的,之前公眾號后臺和我個人也莫名地接到過一些抱怨,說,你們這本書的內容版權和各類授權不清這一類的指責,慢慢的就習慣了,事實上,是沒有一丁點關系。
不過我們白話團隊和人民郵電出版社合作翻譯的科普書,已經進入了進廠印刷的階段,很快就要上線了,效果好的話,后面我們會持續精心挑選這個領域的好書出版,希望把國外的好內容科普到國內,給這個行業貢獻一份樸素的力量吧,畢竟現在國內在區塊鏈這塊優質的內容還是不充分的,給大眾科普是一個值得持續努力的事業。
區塊鏈投資界:據你所知,目前有影響力的區塊鏈自媒體有多少家?和你們形成什么樣的競爭關系?
馬丹:作為從業者,數據肯定是會關心的,今年7月10日在國內某次會議上有一個數據報告,顯示區塊鏈媒體已達48547個,雖然很多非區塊鏈垂直領域的媒體(包括官媒旗下、互聯網行業媒體等)都在18年新年前后高調進入區塊鏈,就我來看,這個數據還是有不少水分的,目前有影響力的區塊鏈自媒體應該不到100家,就占領用戶的認知來講,也就六、七個可以被記住的細分品牌,要做到用戶和垂直市場都認可,各家互相之間的競爭是非常的激烈。
不過我們白話區塊鏈定位于,做行業外入門級的增量市場,在科普入門這塊已經形成了初步的口碑和影響力,作為在這個定位上仍在堅持的品牌,白話算是頭部媒體號了吧。
因為我們的持續努力,白話區塊鏈公眾號在微信搜索“區塊鏈”長期排名第一,在目前熊市的行情每天也有數百精準用戶通過微信搜索懵懵懂懂地進入到我們公眾號,這個也是我們一大增量用戶來源,這也要求我們做“良心”品牌呀。
真的去分析“競爭關系”,其實,還不到時候,行業太初期了,是下苦功夫和快速摸索和應變的時候,等幾年之后真正的應用落地、鏈上和現實世界互動起來,在某一細分領域,開始有人用“紅海”這個詞的時候,再去談“競爭關系”和“競爭對手”吧,一些同行友商我們相互之間還是有著樸素的革命友誼的,都在為行業努力。
區塊鏈投資界:傳統自媒體或者說互聯網媒體本身帶有很大的流量,如果他們和你們競爭,你們能具備什么樣的核心競爭力而不落后?
馬丹:前面我們聊了,現在很多傳統自媒體或者說互聯網媒體已經開始進入區塊鏈行業,他們自帶流量,確實導致這個行業競爭加劇,但是我們知道,區塊鏈這個行業的內容本身是帶有很高的門檻的,曇花一現的項目很多,每天進進出出的我們也常聽到。
拿白話來講,目前團隊12名全職、另外加十幾名專欄作者及兼職運營,我們發布的內容近一個月原創率近80%,算是行業里面為數不多的一直認真生產內容的小團隊,目前來說在行業里面形成了不錯的口碑,是有一些聲音的,現在一些傳統媒體或互聯網媒體在遇到"區塊鏈"持續內容生產這塊的門檻后,其實在嘗試中,會轉向尋求行業內已成熟的生產內容的垂直媒體合作。
比如,目前我們一直在內容合作的36Kr,前面合作過的新華網及其他官媒,以及在海外擁有2000-3000萬用戶的Yeahmobi平臺,他們希望進軍區塊鏈媒體但內容門檻太高,目前也在和我們探討后續內容上的深度合作。
在細分行業中,有競爭才會推動團隊更快地進步,如果真的到了這個行業繁榮到劇烈競爭的那一步,我們也不會硬碰硬地競爭,而會基于我們的優勢和競爭對手一起合作共贏,畢竟這個行業前景太大路途也還很遠,從業者應該很容易理解,大家合作共贏能跑得更遠。
區塊鏈投資界:作為有影響力的區塊鏈自媒體,你們自己會投資項目嗎?或者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對某些項目進行宣傳嗎?
馬丹:我們不會以白話區塊鏈這個品牌的的名義投資任何項目,在這個細分行業現在我們被認為是媒體,那我們就得盡最大努力地保持客觀的立場。我們會對某些項目做深度解讀,可我們的前提和立場始終不變,即盡大所能地秉持中正客觀的闡述態度,給用戶提供需要了解的行業信息。
區塊鏈投資界:白話區塊鏈的定位,是看到了哪幾類用戶的哪些痛點呢?
馬丹:所謂定位,應該是找到某一處定位即可,即定位某一類用戶,定位太多可能相當于沒有定位吧,尤其是對于一個初創的小微公司而言,市場那么大,又很早期,什么都做,怕是要一事無成,先把一處做精做深,再尋求在這一處上的"T”形發展,再說,隨著行業和公司的發展,定位也需要快速調整。
上面第一條也說過,“白話區塊鏈“這個名字的來源,將區塊鏈世界里面的晦澀難以理解的"黑話”變成通俗易懂的“白話”,讓“區塊鏈”業外的朋友更輕松愉快地科普入門了解這個行業,或者以后能在這行業“起來”的時候,找到自己的機會,把這些做好,就是我們目前的定位:區塊鏈行業垂直媒體及科普入門品牌,讓對區塊鏈感興趣的朋友入門的門檻更低。
區塊鏈投資界:對于自媒體來說一直是內容至上,那白話區塊鏈是如何保證每期都能有優質內容呢?如何和現在的區塊鏈內容平臺(幣乎、幣車)等爭奪優質內容呢?
馬丹:要保證優質內容,我們看來無非兩點:一是選題能力,二是持續創作優質內容的能力。
選題這邊我們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面對“純小白”用戶,每天搜索“區塊鏈”進來的用戶,我們提供通俗易懂的科普入門內容;另外一部分呢,我們從去年7月份到現在,很多用戶跟隨我們一路走到現在,他們已經入門并不斷升級了,我們需要持續給他們提供進階版的內容,比如,行業熱點跟蹤、業內“大咖”訪談、項目深度解讀等,來滿足用戶進階之后的需求。
創作內容的能力這塊呢,除了我們自己的編輯之外,我們目前維護了十幾人的長期特邀專欄作者團隊,他們是區塊鏈垂直行業里面非常優秀的原創內容創作者,對于這些創作者,我們會盡量給他們提供成長的平臺,讓他們和我們平臺一起成長,在這個行業中共進。
至于您說的我們如何和其它平臺爭奪優質內容的問題,其實這個爭奪是不存在的,目前我們不存在正面競爭的關系,現在的白話區塊鏈是內容生產方,其它的平臺和我們更多的是合作關系。
區塊鏈投資界:2017年11月24日白話區塊鏈發表一篇文章《大白的賺錢小伙伴續集:生財有術里的互聯網賺錢故事》,文中簡要的敘述了白話區塊鏈的由來,能否簡單介紹一下當時做這個項目的初衷和想法呢?
馬丹:感謝對我們白話關注的如此詳細。我們旗下的“白話區塊鏈”的這個品牌,確實是從一個叫“生財有術”的知識星球中孵化出來的,當時生財有術組織了一期活動叫“大航海計劃”,去挑戰一個月內做成10000用戶關注的公眾號,我個人是16年才開始了解區塊鏈的,當時這個知識星球中有幾個朋友也對區塊鏈非常感興趣,大家琢磨著,要不,就做一個關于區塊鏈的公眾號吧,在“白話區塊鏈”起航之后,又得到圈內口碑不錯的老師和先鋒人物的推薦,很快達到了10000用戶的“小目標”。
當時的我正好在四處學習創業相關的信息、知識,打算離開可以養老的大型國企、追求些自己的事情,就趁著這個機會,義無反顧地堅持,讓這個項目開始公司化運營。很幸運,沒多久就拿到了天使輪融資。
區塊鏈投資界:我們這里有一個統計的數據,白話區塊鏈自2017年7月5日發表第一篇文章,至今天(2018.9.26)共計發表418篇文章,閱讀總量1995839次,點贊總量16764次,閱讀量過萬的33篇,你本人對這些文章都熟悉嗎?你最喜歡哪篇文章?這些數據是否已經是區塊鏈自媒體的頭部呢?
馬丹:感謝詳細的數據收集,我本人對這些文章幾乎都熟悉的,畢竟白話區塊鏈作為我們公司的核心品牌,從白話區塊鏈推出去的內容是需要通過幾道審核的。
喜歡的有很多,都是我們的作者辛辛苦苦的創作和編輯校對啦。個人最欣慰的是我們的“小白入門”系列。
其實創辦白話區塊鏈一年多時間,聽到的最讓我感到驕傲的評價有兩種:一種是身邊朋友說“每次我朋友要入門了解區塊鏈,我都直接把你們白話區塊鏈的公眾號直接轉發給他”;另外一種是,同行朋友說,“沒想到打開你們白話區塊鏈,看到我的朋友圈里,關注你們公眾號的人數比關注我們自己家公眾號的人數還要多。”
感興趣的話,陳總,您也可以做兩個測試:一個是,在公眾號搜索框中搜“區塊鏈”,排第一個的是不是白話區塊鏈;另一個是關注后看一看朋友圈有沒有三位數以上的好友在關注它。
就目前的數據和反饋來說,我們應該算是行業內的頭部媒體了吧。如果還沒達到這個小目標的話,我們也會繼續努力,把白話區塊鏈打造成為區塊鏈行業最大的知識和小白投資入門的入口,提供一站式的“生態”級別的服務。
區塊鏈投資界:2017年11月29日“分叉”出品牌號《比特之星》,2018年1月3日“分叉”出《比特之心》,然后又開設“白話區塊鏈”同名的知識星球和網站,對于白話的未來戰略是什么樣的呢?區塊鏈自媒體的發展方向都有哪些呢?
馬丹:我們白話區塊鏈呢,定位是專注于區塊鏈垂直行業的媒體和科普入門的系列品牌,現已擁有公共號矩陣、網站(hellobtc.com)、微博、海內外社群等渠道資源。未來我們會持續提供高質量的區塊鏈科普入門、項目解讀、海內外營銷推廣、區塊鏈科普培訓等服務,致力于打造區塊鏈行業「一站式」的全方位知識服務生態圈。
區塊鏈自媒體的發展方向的話不太好說,其實,整個自媒體這個大體系每天也都在發生大大小小的變化,更別說“區塊鏈”這個很窄很新的垂直領域自媒體了。其實大家的選擇很多吧,我們算是選擇了一條不太容易走的路,話說回來,越是難走的路,選擇的人可能就越少,這樣子我們“笨笨地”努力著,可能“口碑”和“壁壘”慢慢的就積累起來了,重視中長期價值,而不是爭一時之城池的短期利益,我們團隊的成員會毫不動搖地在這條路上走下去,也希望在這條路上走得穩,祝福我們吧。
最后,感謝陳朋總,感謝《區塊鏈投資界》對我們白話的關注。
【結語】一個項目是否成功或者一個企業未來能走多遠,領路人和團隊尤其重要,白話區塊鏈創始人馬總的細心、耐心與認真都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百忙之中對我們提出的問題都給予仔細的回復,并且每處回復都讓大家覺得無比的用心。
在此非常感謝馬丹總對白話區塊鏈的解讀與未來的規劃,讓我們從更深入的角度理解區塊鏈自媒體,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一顆細分領域的自媒體之星冉冉升起,祝福馬總和她的白話區塊鏈會成為更多進入區塊鏈行業人士的選擇,祝愿白話區塊鏈在“您”的朋友圈中朋友關注量持續維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