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ZIXUN / 來源:互聯脈搏
本次會議以“區塊鏈時代——產業協同與智慧政務”為主題,邀請了 30 余位大咖進行現場分享和交流。
“區塊鏈正成為社會加速變革的拐點,科學集群和技術混合的’技術奇點’,改變世界形態的關鍵力量”,工信部電子五所區塊鏈主管相里朋以“中國需要怎樣的區塊鏈”為主題發表了大會致辭,并以“區塊鏈發展立足中國,放眼世界,讓中國共識成為世界共識”的發言,拉開了此次峰會的序幕。
區塊鏈引領產業協同步伐
在“區塊鏈+產業協同理論研討”的主題會議上,數字資產研究院副院長、通證經濟之父孟巖分享了有關區塊鏈應用模式的思考。孟巖以數字經濟的發展為切口,論述了傳統中心化解決方案的優勢和不足,進而指出,區塊鏈技術可以有效解決數字經濟發展的若干矛盾。他提出,區塊鏈是一個創建“誠信特區”的“信任機器”。并介紹了區塊鏈的思路、區塊鏈的應用模式,以及區塊鏈在供應鏈金融、政務方面的實踐模式。
其后,迅雷鏈總工程師來鑫做了《迅雷鏈在 6 大產業的解決方案》主題演講,詳解了迅雷鏈在金融、政務、司法、醫療、工業、民生 6 大產業中的 16 個具體場景中的應用。來鑫指出,2019 年,全球區塊鏈商業應用開始小步快跑,中國成為領跑區塊鏈應用落地最快的國家。在整體應用環境向好的情景下,迅雷鏈已為 100+合作伙伴提供服務。同時來鑫還宣布,迅雷鏈將在 2020 年正式開源。
另一邊,超級賬本中國社區經理龍文選也分享了超級賬本的實踐經驗,并解析了如何通過區塊鏈來實現各領域的業務創新。龍文選介紹了超級賬本技術在國內外的醫療保險理賠、醫藥賠償、貿易融資、貿易金融、倉單質押融資、供應鏈金融、食品溯源、司法等領域的應用。
北京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副會長、易股天下集團創始人易歡歡發表了主題演講,并指出我們當前正處于區塊鏈 1.0 到 2.0 的過渡階段。2009 年是區塊鏈 1.0 的開端,而即將到來的 2020 年,將會開啟區塊鏈 2.0 時代。此時,區塊鏈將不僅僅是技術,所以這一輪技術革命中區塊鏈的影響要遠大于其他技術,可能會有顛覆性的業務、技術或者企業出現。而在 2030 年的區塊鏈 3.0 時代,區塊鏈將成為成熟的數字經濟基礎設施。
嘉賓演講分享后,埃森哲大中華區創新官劉東主持了《產業協同和區塊鏈的關系》圓桌討論,北京東港瑞宏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杜浩;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郭莉;象鏈科技創始人汪婷婷;青島鏈灣研究院執行院長閆昶德共同參與;國盛證券區塊鏈研究院分析師孫爽主持了《區塊鏈+產業:企業如何掌控命運》圓桌討論,安妮股份 CTO 郝漢、鏈享云 CEO 李林蔚、嘉楠區塊鏈副總經理羅增宇、武漢匿名科技創始人洪楊共同參與。各位嘉賓各抒己見,對“區塊鏈與產業的協同”做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為區塊鏈與產業協同發展提供了創新思路,并帶動了整場論壇的氛圍。
區塊鏈助力智慧政務發展
在“智慧城市與區塊鏈 2020 年技術方向”的主題會議上,火幣大學校長于佳寧率先發言。在《5G 時代的“區塊鏈+產業協同”》主題演講中提出,把握 5G 最好的切入點就是區塊鏈,在 5G 時代要有區塊鏈思維。5G 時代“萬物協作”是區塊鏈和數字金融應用的關鍵場景。并從“5G+無人駕駛+區塊鏈“模式方面總結出一些啟示:技術實現交易、交易創造公平、公平帶來效率、效率引發協作。5G 和區塊鏈將促成物與物之間的協作、交易,推進“萬物交易”的實現。
其后,張小軍從區塊鏈與智慧政務結合的角度,發表了演講《區塊鏈+智慧城市,實現應用新業態》。提出,2019-2020 年,政企和醫療行業會成為區塊鏈的一個較大的市場機會,其對數據共享和溯源的訴求強烈。并指出,當前區塊鏈業界有三點產業共識:一是區塊鏈天生具有聯盟屬性;二是節省交易成本是其關鍵價值;三是區塊鏈以合適的場景為其價值的根本。
瑞策科技 CTO 吉建勛作為特邀嘉賓,進行了《利用區塊鏈技術構建互聯網大數據生態》主題演講。吉建勛首先提出,互聯網具有開放、高效、去線下中介、數據共享的四大優勢,但也面臨數據不可信、數據價值壟斷、數據孤島、平臺中介的四大問題。基于此,未來區塊鏈必將顛覆當前的互聯網行業,創造一個透明、可信、共享、普惠、無中介、去中心化的互聯網。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區塊鏈業務主管王靖則是從區塊鏈全球應用的角度展開討論,他指出,區塊鏈技術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轉型意義尤其深遠。與此同時,四大轉變趨勢將使區塊鏈成為企業間互動的標準工具。其一,區塊鏈應用正由私有鏈向公有鏈轉型;其二,公證類向通證類轉型;其三,從加密貨幣到 token 化的法定貨幣的轉變即將到來;其四,現有平行的獨立系統正轉向與法律法規的融合。
同時,墨客科技執行董事袁英圍繞 MOAC 區塊鏈賦能實體產業的方案與實踐,進行了精彩的分享。袁英提出,對于企業發展區塊鏈,首先要去神秘化,企業須真正了解區塊鏈是什么,可以為企業帶來什么以及可能的實施路徑。其次,降低技術門檻是區塊鏈真正賦能企業的關鍵。隨后袁英指出,企業擁有自主可控的專屬應用鏈是行業應用趨勢。在傳統的全能型公鏈基礎上,會衍生出很多基于行業特性的行業鏈和專業鏈。
最后,京東數科集團創新科技業務部區塊鏈部技術負責人孫海波詳細介紹了京東在區塊鏈應用上的布局。孫海波提出,當下區塊鏈是“產業互聯網”的關鍵基礎技術,與物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密切結合,而這種技術組合正在開創智能商業體,應用在如數字金融、智慧城市、數字農牧、數字營銷等創新業務中。
同樣,在嘉賓分享環節后,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系副教授、北大光華征信數據分析與應用聯合實驗室主任王志誠,主持了主題為《區塊鏈在智慧政務的應用如何與市場的力量結合》的圓桌討論。青島鏈灣研究院執行院長閆昶德;湖南鏈城籌得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總經理謝緯;賽迪智庫網絡安全所區塊鏈業務負責人劉曦子;微眾銀行區塊鏈戰略合作負責人鮑大偉圍繞區塊鏈政務話題,展開了圓桌討論。由互鏈脈搏研究院院長王才榮主持,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教授、中國管理現代化研究會決策模擬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朱曉武;知名數學經濟學家、同濟大學人工智能與區塊鏈智能實驗室(AIBI)研究員劉志毅;GoFun 出行 CTO 晏科文共同參與的《區塊鏈+AI 對產業的革新》圓桌,對區塊鏈與新興技術的結合做了深入的探討。
十大公鏈、十大技術平臺的榜單重磅發布
嘉賓分享和圓桌激辯后,會議發布了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區塊鏈評測負責人指導的,互鏈脈搏聯合中央財經大學制作的《2019 中國技術團隊公鏈技術發展報告》、《2019 中國區塊鏈底層技術平臺發展報告》。
《2019 中國技術團隊公鏈技術發展報告》共收集了 38 條由中國技術團隊開發的公鏈項目。報告對這 38 條公鏈的技術能力、性能表現、應用能力、安全性以及社會責任 5 大指標,37 項細化指標進行評估。《2019 中國區塊鏈底層技術平臺發展報告》則是對非公鏈的區塊鏈底層平臺進行評估。互鏈脈搏共統計了 26 個對外宣稱具有自主創新的技術平臺,主要考察技術能力、應用能力和社會認可三大指標,28 項細化指標 。
最終,工信部電子五所區塊鏈主管相里朋發布了十大公鏈、十大技術平臺的榜單。十大公鏈依次是:享云鏈、星云鏈、本體、墨客鏈、conflux、初鏈、亦來云、小蟻、BUMO、MYC。十大技術平臺依次為:迅雷鏈、FISCO-BCOS、趣鏈區塊鏈底層平臺、螞蟻區塊鏈、JD Chain、XuperChain、Yunphant Chain、瑞策聯盟鏈、Z-Ledger、EleChain。
至此,“IN-Chain 全球區塊鏈峰會”已圓滿落幕,嘉賓獨特的觀點,圓桌論壇的激辯,促進了各區塊鏈領域生態的交流,深入挖掘了其在全領域的具體應用價值,為推動區塊鏈行業技術的創新、健康、共識發展做出了探索和貢獻。